作者:金 鑫 @ 2001-02-26
●读书小札
故书不厌百回读
□ 金 鑫
宋时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余平生嗜书,购而藏之,细品慢读,受益非浅。近
日逡巡书橱,察视诸书,挑出喜好的10本,略加点评,以期与众人共享。
1、《杨家将》:初读此本,约莫10岁,不能遍识全书之字,竟被个中情节感染。想那杨家一门忠
烈:七郎八虎闯幽州,笑别故土裹尸还;英雄抚剑战沙场,奸佞朝中进谗言。更有杨门佘太君,百岁挂帅
复西征;不为自家门显赫,只盼边疆万年长。由此想到,热爱国家,比热爱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
2、《平凡的世界》:作家路遥以毕生心血,塑造了孙少平等一系列“负重前行却不趴下”的人物形
象,平凡的人生里,折射出伟大的人格。读着读着,泪水一次次涌出眼眶。书出来了,可年轻的路遥却永
远地离开了我们。
3、《中国人史纲》:柏杨在狱中,坚持“国家民族和人道人权”的标准,以其独特的体例和分期方
法,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作了深入浅出的评述,“展示出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文明所作的尊严贡献”。柏
杨用一种新的叙述手段,为我们借鉴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4、《西游记》:这是一个妖魔呈凶的神话空间,吴承恩的如椽巨笔恰似孙悟空的那一根铁棒,上天
入地、伸缩自如,极度的夸张,超人的想象,却又是人们追求心灵自由的最好诠释。作为一只猴子,并不
影响人们对于孙悟空的亲切感。此书其实就是一部被赋予了兽性、人性、神性、魔性于一体的孙悟空传
记。
5、《鲁迅杂文全集》:一个文化巨人、斗士,孤独地坐在那一间屋子的藤椅上,嬉笑怒骂,皆成文
章,一把把标枪匕首,直投向那黑漆的世界。几十年后,我们还为那一篇篇激昂文字拍案叫好,热血沸
腾。一想到他那张严肃的脸庞,我们仍心生敬意,不敢懈怠。
6、《围城》:语言文字对于钱钟书先生而言,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中国的、掺杂着一些西式的幽
默,将生活在沦陷里人们的愁怅、沉闷心境驱散了。“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
鸡呢?”这句话恰恰代表了该书的艺术水准。
7、《水浒传》:这本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数十个光辉的艺术典范,它强调了
民生的艰幸不是老百姓自己所期望的,刀架到脖子上,再柔弱再温和的人也要反抗。梁山只有一个,而由
其所继承下来的民众觉醒意识,才是最主要的。
8、《唐诗三百首》:以李白杜甫为首席代表的墨客骚人,吟哦山水,击节而歌,以诗言志,造就了
诗体的鼎盛时期。我们如今已没有了作诗的雅致,只是在说话和写作时,不时从中引出一句,作为辅助表
达。文化的反刍,有时足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人成为朋友。
9、《明清性灵小品》:人类的心灵总是相通的,500多年前湖北“公安派”的袁宏道提出“性灵
说”,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张岱、李渔、袁枚等一呼百应,或游历山水,为诗作画,
或读书交友,参禅学道,莫不流露出率真、洒脱的休闲品味。性灵余风,及至近代林语堂等人文风,仍可
窥见一斑。
10、《三国演义》:纵横捭阖天下事,斗智斗勇真豪杰。诸葛亮若是延寿十年,也许没有我们今人
的“不能一统天下”的蜀国情结。但作为一部描写战争的书籍,《三国演义》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书本身,
这部千古奇书,至今仍是常读常新,无有望其项背或出其右者。(智慧城原创)
通联:江苏省盐城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金鑫
邮编:224002 电话:0515-8362540 Email:jx1974@pub.yc.jsinf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