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记坊
出了湖与出了江
作者:乔木 @ 2000-10-18
10月17日 出得湖与出得江
湖南人有句俗话,说一个有出息,就是“出得湖”,说一个人没有出息,就是出不得湖。到长沙
的湖南大学去看看千年学府,原来这个千年学府是从岳麓书院开始算起的,不过不管怎么说,一部
近当代中国史不能抹煞湖南人的功劳。从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谭嗣同、毛泽东、刘少奇、彭德
怀、贺龙等等政治家军事家都是“出了湖”的湖南人。齐白石、沈从文、周扬、黄永玉和台湾的龙应
台、琼瑶等文学家也都是“出了湖”的湖南人。多了不得。
从江苏的情况看,出得了江的江苏一流人才多多,而在江苏的一些城市本土上近当代很少出现
过一个一流的人物。中国二乔,一个毛泽东的秘书,中共党内一枝笔胡乔木,一个著名外交家、前
外交部长乔冠华,都出生在江苏,外出求学乃至出国,然后“出了江”做官,成为一流大家。再向前
看看,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 1483-1541),在海边一隅有他的经济思想的流布,多年前我研
究中国经济思想史时关注过他。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第一个启蒙学派,王艮是中国“早
期启蒙思潮的先驱者”(侯外庐语)。王艮也是出得了江的人,壮年曾师心学大师王守仁,在王守
仁死后他才回到家乡开门授徒,自立门户,创立了与王学有着根本区别的泰州学派。苏北施耐庵
是“出了江”的,先“官钱塘二载”,又“五年随断梗,千里逐飘蓬”,然后才有阅历写就煌煌巨著。
出得了湖与出得了江,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才有了一流。
我常听一些地级市的领导说,某城人出去的都是龙,在家的都是虫,因为窝里斗,没有一定的土壤
和条件,要出类拔萃,谈何容易。汪道涵说过、余秋雨也表达过他夫人的故乡的安徽,“我们家乡
啊,历来是热衷内耗、自相猜忌,只要出色一点就会活得很累,一到外面倒变得生龙活虎。”这种
群体文化心理是多么值得研究。
如今是因特网时代,我想过去是信息僻塞,看来这个问题有可能有所缓解,不过江也能成为一
个人才,一个一流人才。现在我们生活在小城,这个小城目前已有3万多人上网了,电子邮件不是
通信时代,一封寄到美国的信要20多天,现在寄同样信一天可以几个来回了。
出得了江与出不了江的,由下一次的人才地理问题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