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1-03-24
素质教育蓝本
情境教育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小在课堂教育中展现“生活的情境”,关注长期以来被忽略的学生的
情绪和学校环境,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其感受性和贯穿实践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愉快教育 北京5所小学进行了愉快教育实验,他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尊重和热爱学生,建立民主
合作的师生关系,为他们创设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如此,学生们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苦学变成了乐学,
学会变成了会学。
创造教育 上海和田路小学开展以科技发明为中心的教改,总结出加、减、缩、变、改、联、代、
搬、反、定等的“和田创造12技法”,增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们创新制作的不少作品获得国际
青少年作品最佳奖和全国一、二、三等奖。
成功教育 原为薄弱初中的上海市闸北8中“偏爱差生”,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性,帮助学生
成功,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积极的心态,主动学习,开发自我潜能。毕业生合格率由以前的20%上
升至98%—100%。
希望教育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对中差生实施“希望教育”,设计了总体、心理和能力三大类16类目标
64项标准,让学生据此制定出16类在1年、2年、3年、4年、10年和20年后分别达到的目标。由此,让
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点燃进取之火。
学分教育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融基教和职教于一体,新生第一年必修高中文化基础课,第二年根
据个人特点和社会需要全面展开选科,获取必修学分后分别从普高、职高和职业中专三个口子毕业。
学习教育 北京市第15中学实施“教会学生学习”教改,传授学习的科学规律和方法,训练学生学习的
技巧技能,指导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品质。
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