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培训
如何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作者:王兴亚 浦玉生 @ 2000-10-19
怎样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王兴亚 浦玉生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知道,信息,古已有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发、利用信息也有
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始终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当信息活动发
展到不得不由一部分人来专门进行的时候,信息工作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也就是说,从社会分工角
度看,信息工作作为一项专门职业,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能够为专门从事信息
职业者提供谋生可能,并且社会发展也对信息有迫切需求时,信息工作才能在社会分工中确立一席
之地。信息工作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
信息工作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信息服务、知识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独立的社会行业;一是附属
于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的专门活动。
1、信息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业,亦称“信息产业”。
狭义上是指专门的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采集业、信息加工处理业(如预测、经济分析)、信
息查询业(如数据库)、信息传递业、咨询业(如工程咨询、决策咨询)、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
业等。
广义上说,一切有关信息的收集、贮存、检索、组织传递方式、内容价值分析等方面的生产部
门,如出版、印刷、新闻、广播、通讯、广告、图书、情报、档案等部门,都归属于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的特点:一是以信息为劳动对象和主要资源;二是知识高度密集,技术高度密集;三
是具有很强的服务性。
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由于自身能够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通过它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经
济发展提供先进的服务工具和信息处理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将最终成为社会的主
导产业。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直接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倍乘因子。
它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社会净产值=各部门物质生产(人力和资金)投入总和×信息流
信息工作作为附属于其他社会行业的信息系统的专门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现
代社会,几乎每一个行业或社会系统,都设立了专门机构来从事专门的信息工作,这已成为一个普
遍取向。
2、党政信息工作及其特点
党政机关设立专门机构或利用相关机构收集、反馈或处理党政领导机关决策、实施正确领导所
需信息的专门性活动。
党政机关信息工作是整个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工作大家族中的一支。党政信息工
作除了一般信息工作的共同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殊特点。
一是从属性。即从属于一级党委和政府,并为其提供政务、事务服务。
信息工作是秘书部门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秘书部门工作的从属性,决定了信息工作的从
属性。
二是服务性。即党政信息为领导及领导机关进行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发挥参谋、助手和
耳目作用。这是党政机关开展信息工作的根本目的。
三是广泛性。各级党政机关是社会的神经中枢,处于总揽全局的位置,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
况,并随时对各类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其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信息工作的广泛性。一是覆盖范围
大,在党政机关管辖范围内,各地方、各行业、任何一个社会角落都应在信息的视野之内;二是涉
及内容广,包括政治、经济、文教、法律、卫生、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党政信息工作的对
象。
四是内部性。内部性是党政机关信息工作区别于其他部门、其他系统信息工作的又一个显著特
点。事实上,党政信息工作是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系统,说它是开放的,体现在信息收集的广泛
性,处在总揽全局的位置,面向全社会收集信息,传递信息;说它是封闭的,是指信息处理的内部
性。
3、党政信息采集的主要渠道
俗话说:“行车要有路,过河要有桥。”采集信息要有通畅的渠道。党政信息的采集渠道主要有
6条,其中网络信息渠道为主渠道。
一是网络信息渠道——从党政信息网络上采集信息。网络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大、传递速度快、内
部性强的特点。一要注意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在本地区、本部门建立起高效、快捷的信息纵向、
横向网络;二是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收集信息的主渠道。
二是会议信息渠道——通过参加会议或收集有关会议材料,从中采集有价值的信息。采集会议信
息中,要特别注意采集核心信息,就是发生在领导层或紧贴领导活动的信息,直接、准确地把握领
导思路及意图。
三是公文信息渠道——从公文材料中挖掘信息。公文,按功能分,有正式行文和参考行文。正式
行文,一般指文件;参考行文,指简报、情况反映等。公文信息是指从正式行文中和参考行文中挖
掘出来的信息。包括各类报告、简报、党刊、政刊等中挖掘的信息。
四是新闻信息渠道——从广播、电视、报刊中收集信息。新闻信息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传递时效
迅速、反映问题尖锐的特点。新闻信息要注意采集那些只在新闻报道或内部参考中出现、未在内部
文件上登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在一些重要会议、活动中的讲话;外地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重大
动向、工作部署;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新思路、新观点、新情况;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批评意见和建
议等。
五是信访信息渠道——通过信访渠道获取对领导决策、了解基层情况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称之为信
访信息。信访,是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一定意义上讲,信访是党和国家的政治“气象台”,是
社会稳定情况的“晴雨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情绪、呼声、建议等。
六是自采信息渠道——信息工作人员深入实际亲手采集来的信息。党政机关的信息工作人员,要
想向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提供直接、准确的信息,就要经常不断地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而这种
调查研究,对信息工作人员来说,就是深入实际采集信息。自采信息具有更强的目的性、针对性、
及时性和有用性。自采信息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个别访问、座谈调查、现场观察、问卷调
查、亲身体验、网上调研等等。
采集信息,除了上述6个渠道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辅助途径,就是收集积累资料。
4、党政信息的写作特点
党政信息总的要求是:及时、准确、全面。就写作而言,其特点和要求集中起来8个字:“简
练、具体、精确、明白。”
简练——言简意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党政信息不允许长篇大论,领导同志不允许信息语言罗嗦、堆砌,容不得空话、废话、套话。
这就要求撰写信息时,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争做到“字字珠玑,句句铿锵”,使撰写的信息短
小精悍,一般在500字以内。
撰写信息要简练,并不等于要简陋。简陋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词不达意。信息语言的简陋
必然会使所要表达的思想简陋,使信息缺乏表现力。我们提倡用精练的语言反映重要的情况,使信
息既不显得臃肿、累赘,又不失其丰满、充实。撰写信息难就难在这里。
具体——就是用事实说话。
事实不是抽象的,它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用事实
说话,就是要把事实的真相不是笼统地、抽象地展示在领导面前,而是用生动实在的事实,使领导
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从而获得具体切实的感受。也就是说,撰写的信息,要如实记叙具体人、具
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和结果,有时甚至还要有必要的现场、细节描述等。
精确——就是在撰写信息中,对事实的性质、程度、空间、时间及前因后果等叙述必须准确无
误,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树立“实事求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精心遣词造句,
使撰写出来的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原貌。
明白——通俗易懂,浅显明白。
有的领导同志把每天阅读信息内刊称为“精神快餐”,这就要求我们编撰的信息,向领导同志提
供的信息不需细细咀嚼,不必慢慢欣赏,而是一目了然。因此,我们的信息要尽量少使用或避免使
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能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如:陈词、古字或冷僻字;方言土语;艰
深的专业技术用语等;更不能使用自己生造的字或句子。
信息的撰写,看似简单,写起来却不容易,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
撰写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最根本的途径是多写多练,多在实践中探索规律。
如何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有人总结为“四抓”,对我们很有启发:宏观信息抓广度,微观信息抓
深度,突发信息抓速度,同样问题抓角度。
5、党政信息的类型及编写要求
一是动态型信息注意及时性,动态型信息是指工作动态和社会动态,对上级党政机关工作部署
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切忌成为“昨日黄花”;对突发性事件要在4小时之内上报。
二是政策型信息注意针对性,上级的某项政策带来的新情况或贯彻碰到的难题,都可进行反
映,要具体实在。
三是经验型信息注意普遍性,经验型信息是指那些有推广价值的做法、办法及新事物等,尽管
这些经验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情况,但在面上要具有普遍意义。
四是问题型信息注意倾向性,报忧信息或叫负面信息,有助于领导同志保持清醒头脑,要通过
挖掘信息的价值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五是民意型信息注意代表性,社情民意的显著特点是旨在表述人们对某一事物具有一定代表面
的心态和意向,它对领导的科学决策有好处。
六是言论型信息注意启迪性,一般为领导论坛,或知名人士的有关言论,要有真知灼见,看后
给人以启发,注意尽量避免要怎么样等口吻。
七是预测型信息注意科学性,对经济运行情况、农民收入情况等等,都是领导关心的问题,要
依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结果,体现科学性。
八是建议型信息注意可操作性,信息工作是为领导和领导机关服务的,主要是为领导的科学决
策服务,要能够说清楚可操作的那一部分, 使得操作起来切实可行。
6、敢于和善于报送问题性信息的问题
敢于——就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对事业负责的原则,组织和报送信息,
做到有什么报什么,什么重要报什么;
善于——就是对问题类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顺利地将信息报送上去。问
题性信息上报难,难就难在一些领导那儿有时会有一定的阻力。主要是一些领导怕问题性信息上报
以后,影响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实绩。怕影响工作实绩,就不让报问题性信息是不对的,这样不
便于上级部门和领导同志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
问题性信息一定要报,而且要及时、准确地报。具体操作时,可以适当作些处理。比如,在报
送问题性信息时,将本地区、本单位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情况,将单位领导到现场解决的动作一并
上报,这样做领导同志那儿的阻力可能会少一些。这不是弄虚作假,因为,一个问题发生了,当地
领导都会有所动作,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问题,将问题和这些情况一并上报比较主动,比较容
易被领导同志所接受。
总之,报送问题性信息,是信息报送的重要内容,是高质量信息的重要方面,要下功夫报准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