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培训
"三个一"的信息工作机制初探
作者:浦玉生 朱晓荣 张玉辉 @ 2001-04-12
“三个一”的信息工作机制初探
浦玉生 朱晓荣 张玉辉
信息工作作为党委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系统联系基层、掌握动态、了解民情、发现典
型的重要途径,是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当好参谋助手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们围绕党委工作中心,以
搞好“三个服务”为宗旨,瞄准争创一流目标,不断强化信息工作力度,探索信息工作规律,努力提高信息
质量,使信息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一等奖,1999年,信息工作综合积分考核居全省
各省辖市之首。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信息工作,必须强化“三个一”的机制。
一、规范运作,建立一套制度。建章立制,科学管理是做好信息工作的保证。近年来,我们结合实
际,从制度建设入手,以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办、省委办有关信息工作文件精神,使
信息工作从无序走向规范和成熟,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信息工作制度,保证了工作有条不紊、规范高
效。一是信息采用情况月度通报制度。将采用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上报信息的情况以及中办、省委办
采用信息点上报信息的情况,于每月10日前通报一次,其作用有三:导向、交流、竞争。以激励各县
(市、区)、各部门信息工作争创一流。二是市直部门信息工作片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有市直部门负
责信息工作的同志参加的碰头会,开展信息“会诊”,通报信息工作情况,研究近期信息工作,排出重点信
息线索,确定上报信息题目。片会由市直部门轮流承办。三是信息年会制度。每年第一季度召开一次全市
性的信息工作例会。总结上年度全市信息工作开展情况,交流经验体会,表彰先进,学习贯彻中办、省委
办关于信息工作的最新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当年信息工作。年会根据情况邀请省委办信息处负责同志到会
指导。四是信息碰头会制度。每周一上午9时,办公室有关科室人员集中回顾上周信息工作情况,传达、学
习、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确定本周信息报送重点和选题。五是业务研讨制度。近几年,我们每年编辑一
本信息业务方面的小册子,精选信息进行点评,研究探讨信息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交流信息工作的经验、
体会。六是重要信息急办及督办制度。对紧急信息的报送处置,我们根据中办、省委办有关文件精神专门
发了贯彻意见,并加强与重点和敏感单位的联络,落实紧急信息的报送责任,对紧急信息迟、漏、错报进
行通报,要求经办人员对紧急信息“一条龙”服务到底,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领
导。另外,我们还本着规范、实用、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信息科室工作职能、信息人员守则、
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培训制度、考评制度、奖惩制度、值班制度、信息稿件审核制度等等,编印成《信
息工作规范》,统一印发到基层各信息直报点落实。制度建设促进了信息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优化载体,建好一块阵地。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做好信息工作,必须建立窗口、阵地,通过
灵活多样的信息载体来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是做好“三个服务”,办好信息内刊。我们按照立足本级,兼顾上下,以搞好为本级党委服务带动
对上与对下的服务这一思路,通过《盐城今日重要信息》积极向中办、省委办报送信息。通过《综合信息
快报》、《盐城快讯》、《盐城通讯》等刊物,重点为同级党委服务。《综合信息快报》以服务基层为重
点,专门反映各地、各部门的新情况、新经验、新成绩、领导的新思路,突出“短平快”的特点。《盐城快
讯》(内参)专门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基层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建议,重点反映市委领导
关注的紧急信息、重大问题及社会稳定方面的有关情况,强调内部性的特色。《盐城通讯》主要摘报各
地、各部门每月工作要点,登载综合性的信息调研文章,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强调参考性的特色。目前
《综合信息快报》经过两年的运行,已成为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了解全市情况的重要窗口,成为
各级领导一份不可缺少的“信息快餐”。1999年,共编发《综合信息快报》40期,采用信息2000余篇,
对沟通情况,推动工作,正确决策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是坚持“三动”并举,丰富信息载体。这几年,我市各县(市、区)信息工作态势良好,去年,我们
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市直部门、省属单位信息源的培植上。在具体工作中坚持考核推动、交流带动和活动驱
动。通过考察、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各部门交流信息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典型引路,指导面上的信
息。去年下半年,我们共组织9次市直部门信息片会,在市直部门信息点中反响良好。
三是注重“三个结合”,实现新的突破。近年来,我们在开展正常工作的同时,从效用第一的原则出
发,着力启动“大信息”工作。1、信息工作与调研工作相结合,实现信息效用由小(反映局部情况)向大
(反映全局情况)的扩展。加强信息调研,一方面使上报信息提高了质量和层次,另一方面将零散的信息
综合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可参考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了更加适销对路的服务。1999年,
仅市委办信息科就对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农村稳定、职工因工资集访、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经济
发展战略、2000年工作建议等方面撰写了30多篇信息综合、调研报告,85%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市
政府领导的肯定和批示,对全市的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起到了推动作用。2、信息工作与督查工作相结合,
实现信息效用由“虚”(认识)向“实”(实践)的转化。我们不仅抓信息报送的全面、准确、及时,而且对
问题信息有续报、有落实、有反馈。一年来,我们对《盐城快讯》登载的180期内参信息、120余篇领导批
示均进行了跟踪督办,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领导,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待。3、信息工作与宣传工作
相结合,实现信息效用由“内”(党委系统)向“外”(社会)的转化。对一些适宜公开的信息,我们及时将
它转化为新闻。1999年,由省委办公厅转报和我们直接发稿,被《中国商贸》、《中国乡镇企业报》、
《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省级以上报刊采用70余篇,发挥了信息的“边际效应”,得到了有关方面的
好评。
三、夯实基础,健全一个网络。网络是信息工作的神经,是收集、传递和加工信息必不可少的渠道,
是信息源与信息需求者之间的媒介。要迅速准确上报信息,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一个纵横交错、反应快捷
的网络。网络健全,渠道畅通,信息才能源源而来。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信息网络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
程来抓,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党委系统信息工作网络。信息触角延伸到全市各个角落,构成了全方
位、立体式的格局。
一是开展系列活动,提高信息队伍的整体水平。经过多年培育,我市党委系统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数
量的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信息工作队伍。为切实提高全市信息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着眼于四个
方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着眼于信息源的拓展,健全完善了工作网络。明确了各县(市、区)和
市直各职能部门上报信息分管负责人和信息人员,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增加信息直报点,扩大覆盖面,
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为了及时掌握和报送信息,我们将信息分管领导及工
作人员的电话号码编印成册,每年做一次登记,做一次调整。目前全市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1000多人,市
级基层信息直报点15个。二是着眼于工作能力的提高,大力加强业务培训。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跟
班学习、业务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积极主动培训基层业务人员。三是着眼于实践和理论的创新,认真
组织理论研讨。去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信息工作理论研讨活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信息工作的地
位、作用以及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信息工作等问题进行研讨,并将研讨成果汇编成册。四是着眼于工作交流
与提高,坚持定期召开信息工作例会。每会一个专题,交流情况,研究问题,探讨路子。一系列活动,激
发了广大信息人员的工作热情,也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才干。近年来,全市一批信息工作者被
提拔任用,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是加强网络开发,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层次。加强信息综合分析,提高信息工作的服务水平,最终要
体现到开发高质量、高层次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上来。领导对信息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不同时期
有不同的重点,但也有规律可循。从决策和指导工作的要求来看,他们既需要适应于指导工作、推广经验
的本地典型信息,也需要拓宽视野、优化决策的外地信息;既需要零星的、原始的个案信息,更需要“沙里
淘金、集零为整、变缺为全、化浅为深”的经过整体开发的具有深层价值的信息。为此,我们瞄准热点,抓
住重点,主攻难点,把握领导信息需求的脉搏,积极开展网上调研,加强对网络的综合开发。定期将从网
上搜集下来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综合加工处理,提炼出对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有重大参考价值和借鉴
作用的综合信息,有情况、有观点、有建议。我们通过网络调研开发的《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几个值得注意
的问题》、《江苏各地接轨大上海的思与行瞭望》、《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探析》、《对假日经济情
况的分析与建议》等,都引起了领导的关注,对领导决策起到了很好的启迪、借鉴作用。
三是加快信息工作办公自动化步伐。我们着力加速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现有软硬件设施,对信
息处理、传输、存储手段进行了改进更新,并增购了电脑、更新了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达到“人手
一机”。改拨号上网为光纤传输,并在全省首家实现了与各县(市、区)的光纤传输。同时,加强培训,使
所有信息人员都学会计算机操作、网络管理,探索在计算机条件下的信息工作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