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岳岭 袁志永 @ 2001-04-14
公退民进 股份合作
──对射阳县海河镇卫生院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
商岳岭 袁志永
射阳县海河镇卫生院创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
面积2100平方米,固定资产435万元,现有科室(包括辅助科室)30个,职工58人,其中业务技术人员
52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院与其他一些乡镇卫生院一样,由于处于运行机制不如村卫生室
灵活、医疗设备不如县级以上医院这一两难境地,虽然面对该镇6万人口的医疗市场,但门诊量日见萎
缩,面临生存危机。对此,射阳县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子,于2000年6月对海河镇卫生
院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逐步退出公有资产,将原防保科划出成立独立的防保所,承担社会防疫和行业
管理职能。该院改制后,通过半年多时间运行,在投入机制、运营机制、激励机制上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
道。
1、自我筹资,自我积累的投入机制初步形成。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资金主要靠上级行政拨
款。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使卫生院无力发展。通过改制,将医院内部职工的闲散资
金吸纳到医院经营中,成为医院长期性的周转资金,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医院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卫生院
集中力量发展业务。该院股份合作制改造后,股东投入的103万元股金,以债转股的方式归还了原职工集
资款和仪器设备股份款约60万元,支付原建筑欠款约20万元,另投资13万元添置了“综合牙床”、“脑地
形图仪”、“微机化管理设备”、“胎心监护仪”等一批医疗设备,并对现有病房进行了维修,改善病人住院
条件。通过加强硬件投入,改善病人诊疗条件,提高了社会信誉,增强了对患者的吸引力。
2、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机制初步启动。卫生院改制后,在人事、分配、投入等方面都具有了
自主决策权,运行机制有了灵活性。该院自改制以来,一方面深入开展以“双满意”争创活动为主要内容,
狠抓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药、护、技人员的三基训练,严格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努力提
高全员整体业务素质。去年该院作为乡镇卫生院创造了治愈一例100%面积的烧伤病人的奇迹,在第六届全
国烧伤会议上,病人被评为“烧伤康复明星”,该院也同时被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方面设法加大特色
专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该院在加大对原有的“烧烫伤专科”和“气管炎哮喘专科”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近期
又招聘了两名具备执业资格的个体牙医与本院一名刚培训过的口腔科医生联合举办了"口腔特色专科",这
不仅规范了本乡镇口腔科的医疗市场,同时也增进了医院效益,专科成立不到一个月,每天该科就诊病人
10多例,效益明显。另一方面严格管理,避免人情检查,人情收费,堵塞跑、冒、漏、滴,杜绝私收夹
带。目前,该院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效益与技术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出现了稳步增长的势
头。去年该院在药价下降1/3的情况,营业收入仍与上年持平。
3、联股联利、联股联心的激励机制初见成效。试行股份合作制后,职工由于拥有股份,医院的运营
状况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所有干部职工由过去的单纯的劳动者,变成了劳动者、投资者、管理者
兼而有之的身份,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使职工更加关心医院的运营管理。作为院
长,改制后要对股东和本人负责,因而增强了抓经营管理的责任感、紧迫感;作为职工,由于卫生院的兴
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实行岗位聘任和绩效工资制,建立风险、竞争
和激励机制,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突出表现在职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改制前,部分
职工对晚来早走,上班期间外出办私事,出工不出力习以为常。改制后,从院长到职工人人都感受到一种
无形的动力和压力,不约而同地把心思用在怎样才能把卫生院搞好、搞活上。大家自觉坚守岗位,尽职尽
责,提前上班,推迟下班的情形多了,串岗、溜班的现象少了,对临近下班时间来的患者,医护人员主动
加班加点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风气。
该院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主要是:
一、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实行股份合作。该院在全面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确认的同时,参照《公司
法》和《江苏省城市企业股份合作制暂行办法》,起草了试行方案和章程,经职工大会和股东大会反复讨
论表决通过后予以付诸实施。根据该院实际情况,试行了院内职工控股、国资参股,并按投资的主体不同
和产权归属分设职工股、国家股优先股两种股份。设置总股额150个股份 ,每股1万元,计股金150万
元 ,其中国家股40股(剔除防保科净资产46.52万元和剥离非医疗性资产55.29万元),职工股
110股。职工股认购:董事长兼院长20股;董事兼副院长和监事会主任各5股,监事、中层干部各3股,
普通职工各1股。首批职工一次性认购股份103个,股金103万元,储备股份7个,股金7万元,职工参股
率100%。
二、在运行机制上,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按照股份合作制《章程》,该院建立了股东会、董事
会、监事会和院长管理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董事长兼院长负责制。“三会一层”机构和成员按照章程规
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制
约的领导管理体制。
三、在用人上,实行全员聘用制。为打破铁交椅,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该院在产权
制度改革的同时进行了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全员聘用聘任制,坚持双向选择,择优聘任,优化组
合,竞争上岗,逐级聘任的原则,在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目标的基础上,本着股东优先、在编人员优
先、具备执业资格人员优先,实行公开、公平竞争。后勤岗位面向社会实行社会化承包。对落聘的在编在
册人员妥善做好转岗分流的安排,凡不服从转岗分流安排的落聘人员一律实行待岗或下岗。
四、在分配上,实行绩效工资制。为打破工资分配中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按照效率、效益优先、兼
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将原工资作为档案工资,建立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
资、效益工资、特殊奖励和股份分配五部分组成的新的绩效工资制。基本工资是按国家原规定的职务工资
(含保留和浮动的职务工资);岗位工资是依据新的岗位设置,参照原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以及领导
岗位责任制津贴的标准,按照各专业人员一、二、三级岗和一、二级科室,结合职称高低,工龄大小重新
研究制定的;效益工资以原档案工资浮动津贴为基数核定。基本工资固定发放,岗位工资考核发放,效益
工资核算发放,特殊奖励按绩发放,股份分配年终决算发放。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工作质量、劳动纪
律、工作业绩四个部分,每月由科、院考核小组按照考核细则,对每位职工进行评分,同时结合门诊、住
院病人的评议得分,综合考核兑现。
五、在内部管理上,实行重奖重罚。为进一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经董事会反复讨论出台了《医院管
理制度与奖惩规定》、《各科各类工作人员考核细则》、《医院管理有关补充规定》和《关于开展“双满
意”活动的意见》等规章制度,提出“树形象、创信誉、抓质量、上效益”12字口号;强化考勤考绩的力
度,实行重奖重罚;对医院有突出贡献的实行重奖,对影响医院形象信誉的实行重罚;对医德医风优良的
实行重奖,对违章违纪的实行重罚。
三、启示和思考
1、产权制度改革是一条激发乡镇卫生院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从我院改制后的初步实践证明,制约
乡镇卫生院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活力不足,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其根源在于计
划经济条件下遗存的僵化的内部经营管理体制和吃大锅饭的依赖思想。卫生院要发展,出路在不断深化改
革。通过试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改革,职工与卫生院结下利益共同体的联盟关系,并随之配套的人
事、分配制度改革,可以有效地在内部建立起风险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从体制上解决了卫生院负
盈不亏和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由此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广泛宣传发动是卫生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础。我院在改制初期,对卫生事业单位能否实施产权
制度改革?部分职能部门对卫生产权制度改革的不理解,阻力相当大。后来我们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和组织
职工认真反复学习讨论,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公司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
和发展的决定》,学习外地卫生改革成功的经验,邀请县卫生局和镇政府领导进行动员,组织职工围绕“乡
镇卫生院面临着事业要发展,国家投入不足,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等总是展开大讨论。通过学习动员讨论和
广泛的宣传发动,绝大多数职工和社会群众及有关部门逐步认识到: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变政论
独家办医为职工、社会和政府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医形式,变条块共管的模式为法人治理,加快了医疗卫生
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同时,进行人事、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要求和自身特点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医疗卫生管理制度和运行机
制。认识的提高,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宏观环境的疏通,改革的阻力小了,为我们成功的实施产权制度
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规范运行程序是卫生产权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虽然外地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但本县无先例,怎么改?如何确保试点改革成功?等等一系列问题,县卫生局改革领导小组和我院改制筹
备领导小组虽经认真筹划,但毕竟缺乏经验,对特殊复杂情况估计不足,致使运作途中受挫,后学习了企
业改制经验,采取先确定募股牵头人(或称发起人)的方法,按照《公司法》,严格规范了运作程序,避
免了“无序竞争”、“盲目竞争”,纠正了“钱多就能当董事长”的错误观念,以公开条件,公开报名,公开演
讲,民意测评,组织考察的综合考核方法选出了职工信得过,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志作为改制的牵头人,
即董事长候选人。使改制工作得以健康运行。由此可见,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按规范程序运作,这是改革成
功的关键。
4、搞好配套改革是卫生产权制度改革成功的保证。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根本的改革措施,但是也不
是万能的措施,我们绝不能存有产权制度改革“一改就灵”的错误观念。必须结合各医院本身实际选择改革
的路子。就产权制度改革而言,必须还要进行必要的人事、分配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等配套改革措施,必须充分利用好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按照“股份合作制
章程”规范运行。仍需继续在“改革、发展”上做文章,在“树形象、创信誉、抓质量、挖潜力、堵漏洞、
上效益”上深钻研、方能保证产权制度改革的最后成功。 智慧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