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广场
撞机事件为何无一国支持美国
作者:阮次山 @ 2001-04-18
联合早报电子版
撞机事件中为何无一国出来支持美国?
● 阮次山
在这次中美撞机事件中,无一国站出来为美国撑腰,各国宁可保持观望,保持沉默。本文分析
其中原因。
从4月1日,中美发生军机互撞的意外事件迄今,全球舆论及各国政府,尤其是一些被美国视为
盟友的政府如日本、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在此事件上的态度,可以说是“冷处理”,并未支持美国,大都
采袖手旁观态度。
以欧洲为例:此撞机事件发生后,西欧的媒体及政府几乎都基于人道考虑,呼吁中国政府先放
人,并且依据国际法进行谈判,对于中国扣留24名美国机员及那架侦察机的行动,美国在欧洲的盟国不见
得支持,但也不支持布什政府的“牛仔作风”,欧洲许多媒体甚至批评布什在处理此事件初期暴露了他暴躁
好斗及不成熟的个性。
在全球媒体报道那24名美国机员获释前后的新闻中,几乎都用正面角度报道这24人在海南所受
的待遇,只有英国《每日电讯报》在4月14日报道此新闻时称,24名美军曾遭中国当局“虐待”,因为这些
机员在降落后不久曾遭中国官员长时间侦讯,睡眠时间因而减少。但是,那位美军机长欧斯本在抵达美国
本土后告诉记者们的话是说,中国当局对他们很有礼貌,伙食也很好,很尊重他们,唯一“不愉快”的地方
是侦讯他们的时间过长,但从未对他们有肉体上的虐待。因此,美国媒体无一家用“虐待”一词来形容这24
个人在海南的遭遇。
最紧张的是日本政府
在亚洲方面,各国政府大多对此事件保持中立或沉默立场,许多媒体,譬如日本及南韩媒体则
希望中,美双方的冲突不要扩大,以免亚洲各国遭池鱼之殃。对此事件最紧张的是日本政府,因为日本长
久以来和美国进行军事结盟和情报交换工作,日本政府因而担心,如果美军机员在迫降后没有完全销毁该
机上的机密资料,日本的军事情报侦察系统可能面临严重危机。
当然,其他亚太地区国家更担心,如果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国会执意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可
能引发台湾海岸两岸的军事冲突,因此,对中美撞机事件也予以“冷处理”。
综合来说,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国与友邦,对此事之所以持观望态度,主要原因有二:
一、布什上台后,在不到一百天里,先后得罪了日本(因潜艇撞沉日本渔船)、韩国、
朝鲜、中东和西欧(因布什宣布不履行京都环保公约)以及俄罗斯,各国政府都想知道,这位被美国社会
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保守的美国总统,在外交战线上四处点火之后如何收场,尤其在对中国的政
策上,出了这么大的风波,虽然暂时解除了热度,但双方今后的近程与中程关系,随时面临危机,各国乃
想袖手旁观:布什如何从危机训练中汲取教训。
二、从西欧到亚太诸国,过去几乎都垂涎于中国的市场,对中国自然有许多经济乃至于政治
梦,尤其这次撞机事件,目前的责任谁属还真相未明,各国当然力求中立,不愿意站边,尤其一些亚洲国
家对于美国侦察机过去任意飞临亚洲国家领空或极接近其领空的边缘进行侦察活动,早已怨声载道,过去
敢怒而难言,如今见到中国能横刀立马与美国争长短,这些国家领袖们自然“乐观其成”,不致于出声支持
美国,许多亚洲国家的舆论甚至认为中国是这次事件中的胜利者。
英国外相为美国说话
即使从日本政府的角度去看,美军飞机及军舰早把日本当成其国土,恣意进入,很少按照双方
协定,通知日本当局,譬如一艘6000吨级的美国核子潜艇芝加哥号即在4月2日进入日本佐世保港,却未依
1964年的一项美日双边协定在24小时前通知日本当局。
因此,在撞机事件发生后,西欧及亚太诸国,唯一为美国说过话的政府官员是英国外相库克,
但是库克当时也只是表示,中国不可能期望美国会为此事道歉。有些西欧国家甚至于怀念美国上任总统克
林顿与中国打交道时的务实态度。
对于布什政府在外交问题上,尤其对华政策上,出现这种四处树敌而且自讨苦吃的现象,一般
认为有几种可能性:
一、布什和他那批大半军旅出身的外交团队,的确能力不够,不熟悉外交工作;
二、布什真的如一般美国保守派人士那么好斗,真想制造五十年代的冷战环境,加强国防开
支,使美国真能独霸全球;
三、布什及他的核心幕僚真的信奉极保守的精神,真以为美国凌驾全球任何国家,美国
对全球各国可以予取予求,美国的民主原则,全球应齐一奉行。
美国优先的作风
这些假设虽然都带点讽刺性,但是也栩栩如生的描绘出布什及其团队在上任后的一些作风和其
执政的一些轨迹。欧洲一些媒体及学术界人士把这种牛仔作风称为“单边主义”,因为布什这种“美国优
先”的外交思想,已和国际间交往时惯用的“双边主义”大异其趣。连一向与美国交往密切的英国与加拿大
都受不了布什政府这种美国优先的作风。
加拿大外长曼里就曾在4月13日表示,自从布什接任总统后,在实施对外国的保证时“经常出一
些意外”。其实,曼里是间接的指责布什言而无信,除了不履行京都环保公约之外。曼里说,加拿大总理在
布什上任后曾访问白宫,当时布什曾向他保证,美国在作任何重大国际性政策时,会与加拿大先磋商,但
迄今未曾履行承诺。
正因为如此乱糟糟的外交表现,导致各国在这回中美撞机事件中,无一国站出来为美国撑腰,
各国宁可保持观望,保持沉默。
就不知道,经过这场风波,布什和他的幕僚们是否已从这个当头棒喝中,汲取到了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