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晓燕 @ 2001-05-02
心灵·海洋
覃晓燕
读过一篇短文,对我触动颇大,撷来与中学生朋友共赏:记得小时候,有一回,不知怎么地,竟将自
己反锁进了屋里,想尽办法都不得出去。因为焦急而束手无策,最后只知道绝望地大声呼喊。终于引来了
几位街坊邻居,可是他们也无法打开门锁,除非砸门。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人试探着问:"你有钥匙吗?"
对呀,我怎么就忘了呢?钥匙从窗户里递出去,门立即就开了。
以后的许多日子里,这件事都使我长久地沉思,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是不是也常常无意中将自己锁
进了生活的小屋里而不得出去呢?
世人常说心有囚室,我想这也只不过是自己关住自己吧。偏偏自己又无法突破,只能痛苦地叹息、哭
泣。囚室外的人虽想帮你,却往往缺少一把打开这扇心门的钥匙。
青春无意设防,心灵之门需要经常开启,所以别忘了,必要的时候,给别人一把开启心门的钥匙。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作何感想呢?我们是否也常常将自己的心困在囚室里,不得解脱呢?是否也常常
因为一些过一年两年也许都想不起来的事情而自寻烦恼,影响学习和工作呢?是否会因为别的同学的成绩
超过你而嫉妒诽谤呢?是否会对于父母的严加管教而耿耿于怀呢?是否会因为遭受一点挫折而悲观失望、
萎靡不振呢?是否会由于拖延恶习而耽误学业呢?是否会因为懵懂的早恋而无法自拔呢?如果你回
答"是"或"有一点"的话,那么说明你的心还经常被困在囚室里。如何打开心门呢?下面的两篇短文也许会
给你一些启示。
学会幽默 幽默理论家徐侗先生说: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一种观点和把握世界的眼光、心境
和情态,是一种承受和应对悠悠万事、芸芸众生的姿势、方法和力量。
有一次,马克吐温从斯托夫人家回来,他妻子吃惊地问:"你怎么不结领带就去了呢?"在西方,不结
领带是一种失礼,他妻子怕斯托夫人见怪,为此闷闷不乐。于是,马克吐温赶紧写了一封信,连同一条领
带一起装在小盒子里,托人捎给了斯托夫人。信上写着:"斯托夫人,我今天早晨未结领带在您那儿谈了大
约30分钟,现送去领带一条,请您不厌其烦地看一下……"
"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幽默可令心头的愁云化为乌有,可令胸中的抑郁一扫而光,可使人们
的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幽默者的生活愉快而充实。我们不妨把幽默作为拓展心胸的一把钥匙。
深深的体谅
这是我母亲到西班牙的马约尔加岛看望弟弟要返回那天发生的事情。马约尔加岛不是城市,出租车不
会经常往来,当然也无法通过电话叫车,只能在路边等着,谁也不知道出租车何时能来。
大约过了20分钟,从相反车道过来一辆出租车,弟弟立即起身招手,但他看到车内有乘客时就放下
手,出租车缓缓而去。
然而,那辆车驶了30米左右就停下了,那位乘客下车了。
弟弟对这个偶然感到很高兴,他迅速地把施行旅行箱装进车的后备箱。坐进车后,弟弟告诉司机:"去
机场",并说:"我们真幸运,谢谢你。"司机耸了耸肩说:"要谢就谢那位老先生吧,他特意为你们早下车
的。"
弟弟和母亲不解其意,于是司机又解释道:"那位老先生本想去更远的地方,但是看到你们后就
说:'在这里下车,让那位乘客上车吧。这么早拿着旅行箱站在路边,一定是去机场乘飞机的。如果是这
样,肯定有时间限制。我反正没什么急事,我在这里下车,等下一辆出租车。'所以你们要谢就谢那位老先
生吧。"
弟弟很吃惊,他恳请司机绕道去找那位老先生。当车经过老先生身边时,弟弟从车窗大声向那位悠然
站在路边的老先生道谢。老人微笑着说:"祝你们旅途愉快!"
后来,弟弟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对他人的体谅程度与那位老先生相比完全不同。我即使体谅他
人,自己在心里也会想: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错了。自己随意决定体谅他人的限度,我对自己感到羞耻。我
现在真想成为像那种不经意之中就流露出对他人深深体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