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苑
感悟"现代稻草人''
作者:崔新华 张君 @ 2001-05-03
感悟“现代稻草人”
□崔新华 张 君
千百年来,稻草人一直在保护庄稼方面发挥着特有作用,然而,木然呆立的稻草人对鸟
类产生的吓唬作用是有限的。一家农业实验单位在研究鸟类行为后发现,侵扰农作物的野鸟并不那么畏惧
人形,倒是自然界的天敌才是它们真正的“
克星”,于是人们就用栩栩如生的塑料猫头鹰代替稻草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稻草人也
在更新换代中不断现代化,产生了更有威吓作用的“现代稻草人”。在乌鸦为害的田地,放置一些猫头鹰活
捉乌鸦的模型,这些乌鸦正在猫头鹰的利爪下挣扎,还不断发出凄惨的叫声。“现代稻草人”的出现使鸟害
大为减轻,更加有效地保护了庄稼。
稻草人是人们把威慑思想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的一种方式,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悟出这
样的道理:要实现有效的威慑,至少要具备力量、决心、信息三个条件。其中,力量是实施有效威慑的基
础;使用威慑力量的决心是威慑力量得以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通过多种信息传递渠道,使潜在的对手认
识到并确信上述两条,则是产生威慑作用的必要条件。
小到田间地头的“现代稻草人”,大到国际间的军事斗争,威慑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
域。就国际斗争而言,进行威慑的一方通过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军事力量,影响对方在战略判断中的“代价
评估”与“风险评估”,使其因得不偿失而放弃采取某些军事行动。“兵者,国之大事。”一旦威慑理论被运
用于国际间的军事斗争,它对“力量”、“决心”、“信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要求更高、更严。
力量是实现威慑的基石,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人口、自然条件等,其中
军事力量是支柱,特别是在当今高技术条件下,战争节奏更快,强度更高,并且交战双方都在尽力避免战
争的全面升级,使得一些威慑力量还未投入使用战争已结束。因此,要实现有效威慑对军事力量的依赖性
就更高。威慑力量越强大,就增大了对方的“代价评估”,使其不敢轻易点燃战争的导火索。但是只有强大
的威慑力量而没有“非使用不可”的决心,就会减少对方的“风险评估 ”,就达不到有效威慑的目的。相
对而言,决心在威慑要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往往决定着威慑的成败。决心越坚定,给对方造成
的“风险评估”就越大,在对方的心理上就形成了前途难测的阴影。如果既有了强大的实力,又有了“
非使用不可”的决心,但对方却根本不知道这些,他仍然会冒然行事,这同样达不成威慑的
目的。所以“可信度”就成了威慑力量转化成威慑效应的中间环节,也就是设法让对方知道己方的实力和决
心因素。“可信度”越高,就会使对方确信强大威慑力量的存在,并且有使用这种威慑力量的信心和意志,
威慑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就越差。在某种意义上说,衡量威慑作用的最终标准,不在于威慑信息的强弱,
而在于被威慑者接受信息后的信服程度。
威慑是一种交互行为,威慑实力与敢于使用威慑力量的决心是实现威慑的双翼,缺一不
可,二者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威慑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现代稻草人”
的威慑效应是靠害鸟对天敌的一种“恐惧惯性”而形成的,毕竟是一种虚张声势、色厉内荏的
恫吓。而在现实军事斗争中,运用威慑政策必须以使用实力的决心和扎扎实实的实战准备作后盾,以便在
危机出现后使威慑力量变成打击力量,增强威慑的可信度。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一旦让对方
摸清底细,突破
“威慑底线”,就会束手无策。好比一旦害鸟知道“现代稻草人”只是摆设而已,就会无所
顾忌地糟蹋庄稼,对此,“现代稻草人”也只能无可奈何。
(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