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木 @ 2001-05-08
4月18日 搬书记
现在我的住房加车库现快有120平方米,所以我得将老宅里的书籍搬到新居。
我万册藏书,曾在一次藏书家评选中名列前茅,老宅在五楼,共有七个书橱都是“顶天立地”的,顶天
这个天是天花板,立地指床底下的一寸地。无乃地方狭小,连床底下也塞满图书或资料。由于这个原因,
有时候要找一本书是很难的,“只在此室中,书深不知处。”等到不用时,书又跳到我眼前。
我是个杂家,妻子常埋怨,研究一个总是要买一摞书,所藏的书籍资料范围极广,数量极大。人们常
说著作等身,我的著作等多少且不去说他,资料等身,甚至超过等身。现在要去搬图书和资料且按秩序摆
放,其工程量是很大的。
前后搬了几个月。第一批,我将文史方面的书籍装了一卡车搬到了新楼,需急用的书籍资料基本上有
着落了。如果有时需用的书籍不在手头,就回老宅一趟。后来就是整理,其他人还插不上手,别人不知道
按什么来分类。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做着。
书不会说话却似乎又可与我对话的,在与我交流。……
妻不让我自己搬书,怕邻居的笑话,似乎有失身份。而我却坚持当个搬运工,一点一点都是自己从楼
上搬下来,从五楼搬下来我是将它当作体育活动进行的,邻居说我力气大,一点也不吃力,我窃喜。人有
一种本性好听赞扬。一次搬一点,急用的先搬,搬搬停停,无乃搬了竟有三四个月。
时间不容许我再旷日持久地拖下去了。
这一次,将整理好的书籍装在纸盒子,请了农民工帮忙。这次的书籍大概占三分之一,我用纸盒子将
书收入纸盒中,两个农民工则从五楼搬下,整整用了三个小时。书这东西是个实在货,年长一点的他是用
绳子背的,小盒子一次可三个,若大一点的像海尔空调的盒子,他得取下一点再搬,他说太重了。至于2
9英寸彩电的盒子,装满了书,两个人用绳子托着向下抬,相当艰难。
一吨半的车子装满一车往回运,将小屋挤满。整整忙了一天,将这部分书籍有了一个粗分类,上书
架。政经类的书装了五个书厨,加上文史类的七个书厨。还有搁子也用上了。还有一些手稿和资料几大蛇
皮口袋,未来得及整理,先置放在床底下睡觉,这些东西在别人的眼中,形同垃圾,在我眼中,却如同珍
宝。这些东西不小心丢了一张半页,写文章时可能是关键资料。这些东西有时候是可遇而不求的。它们身
上凝结着我的心血,凝结着我兀兀穷年溽暑酷寒的心血。
这次请的农民工,其中之一是拾荒货的,他干活很卖力,并且工钱20元即可,他是看中了我装书籍
的几十个纸盒子要卖给他。
将书装满书架,有人问,你们从哪里买来,再卖到什么地方去?也有问,是不是开店的,人家开店的
也没有你多。妻也戏言,等她下岗,只要进一点言情的小说就可从事出租业了。
至此,我可以在三处七个房间读书创作,哪儿都有我的桌椅。特别是一号书房和二号书库,我身在万
册图书的包围之中,睥睨一切,想想昨日的搬运工,今天颇具王者气象。
乔木于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