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乔 @ 2000-10-09
情 系 巴 乔
张 乔
在国际足坛上,巴乔是意大利人的象征,犹如一朵怒放的奇葩,圣洁美丽。我对巴乔顶
礼膜拜,是因为他有精湛的球技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更因为他对祖国对事业无限忠诚和
热爱。不知多少次,我幻想着亲眼见到自己的偶像,还得到了他的亲笔签名,但是我却
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这个愿望会变成现实。
1996年5月28日,这是我永远值得骄傲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意大利的足球豪门AC米兰
队应邀访华,巴乔也随队前往,在上海,我见到了巴乔,离别之际,我真的得到了他的
亲笔签名。印象中的这个场景极富有诗意,就象是电影镜头似的成为了一个定格。在游
丝般的细雨中,AC米兰队的大客车缓缓启动,巴乔打开车窗向我们挥手道别,他英俊的
脸上带着友善的微笑,那条几乎成了他的注册商标的马尾辫精致地束在脑后,那深邃的
眸子,真如人们传说的那般迷人……。
我相信全世界所有喜爱巴乔的人们都象我一样,想亲眼目睹这位“辫帅”的风采,与他合
影,得到他的亲笔签名,遗憾的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够实现,就这个意义上来
说,我真是太幸运了。
当然,我对巴乔一往情深绝非空穴来风,这一切还得追溯到七年以前。毫无疑问,1993
年对于罗伯特·巴乔和他的支持者们来说都是快乐和难忘的一年。巴乔在国际赛场上和
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中光芒四射,充分展现了继贝利和马拉多纳之后新一代球星的风
采,因此,巴乔被评为当年的欧洲最佳球员,并荣获金球奖,接着又被评为世界足球先
生。
凭借特有的天赋和刻苦的磨炼,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即将拉开帷幕的时候,巴乔的球技
已经达到了刚柔并济、水乳交融的境界,主教练萨基对他青睐有加,十分器重。作为巴
乔的支持者,我自然而然地对意大利国家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巴乔带领蓝衣军团
染指世界杯冠军寄予了无限希望。
然而事与愿违,1994年6月18日,意大利队在小组赛中首场迎战爱尔兰队,开场不久就
被攻入一球,此后蓝色军团一筹莫展,最终以0:1失利。首场比赛的结果令意大利举国
哗然,巴乔赛后也承认,这简直就象一场恶梦。然而,对于巴乔个人来说,真正的恶梦
还在后面。
意大利队的第二个对手是挪威队。上半场进行到20分钟时,对方组织了一次有效的进
攻,瞬间便突破了意大利队的防线,意大利队守门员帕柳卡冲出禁区飞身封堵对方危险
的进攻,化解了对方的攻势,但他也因为战术犯规被红牌罚下,意大利队必须换下一名
前锋,以10人应战身材高大的挪威人。这时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主教练萨
基居然做出换下队中头号球星巴乔的决定,此举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当然也包括巴乔本
人。巴乔尝到了苦涩的滋味,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现实就是现实,裁判举起了
换下10号的显示牌。巴乔认为萨基一定是疯了,为什么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换下他。下场
时他感情冲动地质问萨基:“你是否会在同样的情况下把马拉多纳换下场?”这种质问太
孩子气了,并且于事无补,他警告巴乔:“不要自以为穿10号球衣有多了不起。”
在足球世界里,一切都是这么尖锐和直截了当,主教练有时候就是一把尖刀。而作为一
个球星,就必须学会面对并且忍受这一切。不过萨基绝不愿意在大战之际将矛盾激化,
在他的阵容里巴乔是绝对主力,是一张王牌,他需要巴乔为他夺取每一场比赛的胜利,
包括最后的冠军。于是萨基任命巴乔为队长以示信任与抚慰。
6月28日他们与墨西哥队交锋。对于想出线的意大利队来说,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开场
后,巴乔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反越位进攻,一脚妙传将球送入墨队禁区,这个球进了,这
是巴乔在十天之内恶梦连连之后的警醒之始。历经坎坷的意大利队辗转反复终于勉强获
得小组出线。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小组赛踢得平淡无奇,乏味不堪。
接着是精彩的八分之一决赛,胜者将进入八强,负者则必须打道回府。人们发现意大利
队逐渐进入了状态,更为可喜的是,巴乔在经历了艰难的波折之后坚定自若地出现在比
赛中。这是意大利队与有“非洲雄鹰”之称的尼日利亚队之间的淘汰赛,这场比赛里巴乔
自始至终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多次不知疲倦地组织全队发起进攻,每次精妙的配合和
传球都足以置对手于死地,但他们打得不太走运,离终场只剩下两分钟时居然还以0:1
落后,很多人含泪关掉了电视机,不愿接受不公平的结局。然而奇迹就在这个时候出现
了,巴乔接到队友的妙传,用漂亮的假动作晃过对方后卫,突入禁区,冷静施射,以一
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小角度破门,将比分扳平,从而赢得了加时赛的机会。在加时赛中,
巴乔不负众望罚中点球,帮助球队反败为胜,硬是将准备打道回府的意大利送进了八
强。赛后,意大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万人空巷,各种场合都可以听到人们在谈论这场
比赛和他们的“救世主”巴乔,他们不仅为国家队进入八强欢呼雀跃,更重要的是巴乔在
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壮举和他一腔报效祖国的热忱结合在一起爆发出了排山倒海般的神
力,这一点感动了所有人。有人称巴乔第88分钟的进球简直价值连城。我想真正价值连
城的是巴乔,他是一位英雄,意大利人应该满足了,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球
员。
在接下来迎战劲旅西班牙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巴乔再次施展绝技。63分钟时,西班牙
队将比分扳平,意大利队门前频频告急。当比赛战至89分钟,形势再次发生了逆转。巴
乔接到传球一举突破西班牙的防线,晃过守门员苏比萨雷塔将皮球送入空门,锁定了胜
局。一切终于云开雾散,巴乔再次在危难之时挽救了意大利队。全世界的巴乔迷们欣喜
若狂,他们为巴乔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而倾倒。此时的意大利队更是众志成城,士气高
涨,有了巴乔,他们已经毫不犹豫地把目标直指冠军宝座。在这种情况下,称巴乔为
“救世主”似乎并不过份。但历经坎坷的巴乔却非常朴实地告诉人们:“我不认为自己是
谁的救星,我只是做好份内的事。”
7月14日,在与保加利亚队的半决赛中,巴乔表现得更加光彩照人。尽管对方重点冻结
巴乔,但他还是发挥自如,游刃有余。上半场进行到21分钟时,巴乔在大禁区前沿带球
甩掉后卫贴身紧逼,闪开空当后抬脚便射,皮球射入死角;5分钟后,几乎在同一地
带,巴乔如法炮制,再入一球。上半场就以2:0领先的意大利队,凭借滴水不漏的防
守,把优势保持到了终场,他们终于挺进决赛。比赛结束后,巴乔在队友的拥抱下流下
了激动的泪水。在世界杯赛中曾三度捧杯却又失去荣誉长达12年之久的意大利队凭借巴
乔一次又一次关键时刻的精彩表现,终于昂首挺进决赛。
7月18日,第15届世界杯决赛在美国洛杉矶玫瑰碗体育场举行。这一天烈日当空,炙热
难当,气温高达35摄氏度。巴西队在这次杯赛中表现出色,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以六战不败的战绩进入决赛;意大利队的历程并不顺利,但在巴乔的率领下也打出了极
高的水准,状态渐入佳境。巴乔有伤在身,但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最后的决战。比赛
中双方小心谨慎,互有攻守,争夺极为激烈。第81分钟,巴乔在外围射门,球高出横
梁;加时赛中,队友头球摆渡,巴乔劲射,又被对方门将扑出。两支实力相当各具特色
的球队打满120分钟仍不分伯仲,最终只得以互罚点球决定冠军归属,这在世界杯64年
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意大利队的巴雷西和马萨罗先后罚失点球,当巴乔在难以名状的伤
痛和巨大压力之下去主罚点球时,巴西队主帅佩雷拉抱住了头,不敢看这残酷的一幕,
然而意大利的英雄却将这粒关键的点球射向了洛杉矶灼热的天空。
梦醒时分,巴乔难过地低下了头,他为自己从事足球事业以来第一次距离大力神杯如此
之近却又失之交臂而伤感不已,在从前数不清地罚球中,从来没有失误过的巴乔,偏偏
这次射失了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点球,一切来不及细想就发生了。
当人们认为一代巨星将从此在足坛上消声匿迹的时候,巴乔已经理智地接受了世界杯亚
军的结局,很快走出了点球的阴影,站到了足球生涯新的起点上。在随后的意大利甲级
联赛中,巴乔风采不减,纵横驰骋,为AC米兰队夺回盼望已久的联赛冠军立下了赫赫战
功。回顾这些年来巴乔的经历,如同1994年美国世界杯赛那样一波三折,起伏不定,可
谓是喜忧掺半,尝尽人生五味,那届杯赛似乎就是巴乔足球生涯的一个缩影。
巴乔是一个坚强的人,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依然能够镇
定自若,迈步从头越。我想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性格,才能促使他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
赛场上有勇气再次站在点球的罚球点上,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新的挑战。
淳朴与高贵,平静与激情,淡泊与进取,这些彼此矛盾的性格在巴乔的身上竟然融合得
如此完美,这是巴乔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正缘于此,使得巴乔作为一个男人,他显得那
样迷人和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