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 木 @ 2000-10-24
品味人类智慧
人类的文明将向何处去,又如何整合人类智慧?《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一书作者指出:“只有在对
古今东西智慧全面整合的基础上,经由现代人类创造性实践,方有可能寻求在通览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观
的基础上。”该书作者对人类思维发展史作了如下的全景式描绘:人类思维史大体经历了古典的整体思维,
近代的分析、实证思维,进入现代,则在古典与近代的思维奠定的基础上产生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新的整体
思维,从而完成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螺旋全过程。 东方智慧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的
历史长河中如何定位。新经济的出现,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东西方文化在各自
的转型与复归中趋向形成一种双向互动关系,由此诱发的共振效应又推动着这种互动关系的发展。
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认为它一方面不等同于现代文化,另一方面也不等同于帝国主义文化。西方文化
中的科学技术,是现代文化的一部分,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含有真理的颗粒。如美国人爱护环境
的美德、改造大自然的科学态度。
东方的学子应积极投身于东西方文化这一互动关系的潮流中去,适当改变传统的文化学术风尚,放眼
全人类,留意东亚各国各地区文明发展的动向,努力把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将有可能为
创建人类新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用东方人的眼光看,这将是被推向高层次的东方文化,这将是带有东方
特色的新文化。
烛照于这种新文化,人们将能够在现代经济生活的条件下重新寻回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平衡,重
新寻回生活的意义。
儒家阐释的人一生的五个阶段,经向庶民到士子,到君子,到大人再到圣人。古人有言:“食色性
也”,那是指人的“生物性”,“人性”则源于劳动。依靠劳动生存,人类从此踏上了一条艰难困苦、充满
风险,而又无尚光荣的文明创造的不归路。
近代史上,以魏源、王韬、姚莹、林则徐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努力学习西方,他们以现代文化
叩击国人灵魂之门,作出了奇功。
面向新世纪,寻求人类的文明智慧,走向现代文化的路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中
的真理颗粒,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三者结合,这才是现代文化。
乔木200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