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望海 @ 2001-05-27
汉画像石纪念馆
望海
导游说,目前徐州市出土的汉画像石有700多块,馆内展出的180多块。过去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
来,才展示出来让其参观,连同博物馆的汉室遗珍,现在都对普通百姓开放了。
铜山县苗山汉墓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有《黄帝升仙图》、《炎帝升仙图》,熊面人身,日月合
璧。“飞黄腾达”的成语源于“黄帝升仙图”。车马出行图、羽人麒麟图、伏羲女娲图是人首蛇身交尾状,龙
凤交颈(交尾)图、比翼鸟、木连理图等等,《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所以汉画像
石图案中颇多出现。
汉画像石纪念馆座落在徐州市“歌风戏马”的岩石背景下,那阴线勾刻、浅面浮雕、相映成趣、浑然一
体的粉壁黛瓦,无不使人追怀
据介绍,汉画像石是汉代艺人雕刻在墓石、棺椁、祠堂的一种石刻装饰,盛行于西汉和东汉、魏晋年
间,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文物资料。汉代的徐州经济文化较为发达,这里是帝王之乡,多王亲、贵戚,
时厚葬之风盛行。加上地方盛产适合雕刻的石灰岩、沙岩,故成为我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地域。徐州的汉画
像石,与南京的六朝石雕、苏州的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
于1989年9月30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的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背靠云龙山,面临云龙湖,是一座仿
唐宋建筑,占地15亩,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馆藏汉画像石镶嵌在6个展室墙壁四周及展室的岛室上,展
线长达400余米。这些汉画像石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若干画面,有上层贵族求仙祭祀、宴饮
狩猎,也有平民百姓农耕丝织、舞乐百戏,以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雕刻技法分为线雕和浮雕两大
类,均注重强调气势,夸大动态。画面雄浑古朴、沉稳遵劲。
馆里还陈列现代雕塑艺术家取材于汉画像石创作的彩色蜡像、泥塑,分别反映汉代宫廷歌舞升平及农
工百姓耕作、渔猎的情景。
我们细细地观赏着,从这些汉画像石体察到文化品位的追求、艺术技巧的精湛,体察到美的空间瞬发
于石工雕刻之手的那种综合艺术素质的积累。
2001年4月2日云龙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