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承志 @ 2000-10-25
观 沧 海
––––读毛主席诗词拾感
洪 承 志
有同学嘱,读毛主席诗词有什么心得,可写点文字。欣然之余,便感不易与不宜。诗为文之极
品,毛诗又为诗中之极品,且多有大家评说,岂是平常人可以置喙的?可又一想,不然,难道因为
泰山至雄至伟,我们就不能仰视并说出我们自己的观感吗?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壮丽何极!毛诗
浩瀚恢宏,此沧海可比。
多大的胸怀,才有多大的视野。孟浩然写洞庭:“气吞云梦泽,波动岳阳城。”不能说没有气魄。
杜甫的视野更开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可谓大矣!可是,这眼界仍无法与毛主席相比。
看毛主席写昆仑:“横空出世”,雄视东西两个半球;毛主席把长城与黄河并收眼底,“望长城内
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主席笔下的地球,是“小小寰球”,不可一世的反动派也
不过是“几个苍蝇”;毛主席说,“吾把世界看秭米”;还不够,毛主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
一千河”,上句是地球自转,下句是地球公转,笔下不只是地球,而是运动着的宇宙。一千河,是
一千个银河这样的星系。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多少年?几十万年;
人类的童年时期,是多少年?几百万年哪!毛主席把它压缩成这样两句话,而且很生动,真是“形
象思维第一流。”
嘻笑怒骂,皆成诗章。“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这也是前无古人的。
毛主席写爱情,极尽青年情态:“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是
恨,热泪欲零还住。”这种情感,最能说明毛主席是人而不是神。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如此炼字,如此清亮明丽的画图,王维又如何?王安石又
如何?
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两个比喻:柳永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东
坡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那么,毛主席的诗词呢?
配得上几万万人站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唱“一唱雄鸡天下白”,唱得四海翻腾,唱得
五洲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