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承志 @ 2000-10-25
苏北腔与莎士比亚化
––––我看《金龙与蜉蝣》
洪承志
淮剧如果说不上古老的话,确是非常民俗、非常土著的。我们这个非常民俗、非常土著的淮剧,能
演出这么一台很有莎士比亚味的戏来,着实让人欣慰。虽然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各有千秋,但淮戏
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成果,总得借鉴并汲取戏剧这一门类艺术中的最精萃甚至是最高的成果(比如莎
士比亚戏剧成就);除了生活写真,还能溶进哲学;不光看到舞台下面坐的是“农民兄弟”,还要顾
及到让更多的文化人成为自己热心的观众。只有这样,淮戏才能在戏剧艺术的殿堂里占据一块新天
地。《金龙与蜉蝣》的成功即在于此,它使我们习惯于表现“家长里短”,至多是稗史传奇的地方
戏,开始作某种历史剧的探索。剧烈的人物个性,尖锐的宫廷斗争,紧凑的矛盾冲突,浓重的悲剧
色彩,这些,都是历史剧的共同特征。这些特点使得历史剧成为戏剧中的黄钟大吕。《金》剧可以
算是一出历史剧,但又不完全是。它舍去了具体年代王朝,对历史上这一类的故事作了抽象。因此
《金》剧使淮戏莎士比亚化,历史剧化,主题变得厚重,题材变得凝重,我们差一点能从淮剧中听
到李尔王的独白,哈姆雷特的叹息,这是《金》剧大胆探索取得的突破之一。
突破之二是让鲜明的哲理贯穿全剧。主要是人生的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由偶然性而戏剧化,由
必然性而同一化。金龙与蜉蝣是强大与弱小、帝王与平民、永恒与短暂对立统一的象征。从终极意
义上来看,金龙与蜉蝣,蜉蝣及更幼小的蜉游之子也具有金龙的能量,也能够变成金龙。
此外,简炼的台词台景,现代的时空错位和灯光照明,印象强烈的音响效果和造型等等,也都值得
称道。
作为艺术上的大胆探索,是值得肯定的。突破是成功的。但突破不一定就是全面大丰收。我在肯定
它的探索和突破,并且无法掩饰我对这种探索和突破由衷喜爱的同时,不能不说,作为戏剧,它没
有给我震憾人心的力量,不能给我长久的回味—我觉得一个成功的戏剧,历史背景的特定化,情节
的具体化,气氛对比的充分渲染,人物性格的着力刻化,都少不了。因为我们看戏剧,既不是听历
史学家讲历史规律,更不是听康德讲哲学。再苛刻一点看,《金》剧的关于历史演进的逻辑提示,
作为一种主题思想,基本是虚无主义,《金》剧的哲理寓意,主要是因果报应,一报还一报等等。
这些寓意和蕴含都比较老套、简单。
一边赞扬它的艺术上的突破,一边指摘它的阙如。这时我似乎意识到,探索,只能如此。因此,我
坚定地认为,《金龙与蜉蝣》在艺术上的探索很了不起,它给我们所有传统文化寻求新生路以响亮
和明确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