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承志 @ 2000-10-25
登 泰 山 的 回 忆
洪 承 志
今年初夏,我赴山东参观,经泰安。经泰安,就是为了登泰山。
登泰山,当争取看日出。这是一个顺理成章而实际上又很流俗的目的。
先一天晚上,我就开始为如何能顺利登山看到日出而访泰安市民。老妪老翁言之不一。有的说该凌
晨三时起步。有的说夜半时分就得动身,有的干脆告之曰,当日即该登山,夜宿山顶宾馆,凌晨起
身,笃笃定定看红日从东海里升起。
我与五六个建湖小伙子结伴而行。全是有血性的青年人,说是既然上泰山,就要看到日出,于是还
不到凌晨两点,就背起行囊开始进发了。
黑夜。泰山。我与之同行的又是一群争强好胜的小伙子。石级倒是有的,只是陡得很。两旁是黑森
森的山林。他们是用长跑的速度登山的,我就高一脚低一脚地死活跟着他们。捱过一程又一程,前
面的路有多长也不知道,峰回路转,在我前面是永远的陡峭山路。
至中天门,山风刚烈,瞬间如历冬寒。以远远高于山脚下的价格购得一瓶汽水、两只五香茶叶蛋,
聊垫饥饿。但终因前半程耗力太过,不长时间就气力难支了。每登一级阶梯我都是手扶石栏,手足
并用。其时的我,已把登山的目标转化为同自己作斗争的意念了。在十八盘,我想到,这里是举世
公认的需要付出毅力的地方。目标在望,你能够成功,但必须努力。多少人经受过这样的考验,我
今天也经受着这个考验。这是一个可供普天下平凡人彻悟哲理的地方。
南天门,其壮也若此!奔涌的云烟,贴着南天门的门楣。过南天门,为天街,风云拂面,真是高处
不胜寒。回首来路,星汉灿烂,那是千万个同我一样“朝圣”者的灯光。
玉皇顶,天风浩荡。
大自然寒冷的曙光在泰山周围渐渐显现。我眼中的泰山之巅,是荒凉的,孤独的,苍老的,坚强
的。但是,没有看到我们理念化了的冉冉的日出。不见东海,不见黄河。只有同样质朴的群山。不
是没有红日,而是在一阵云障雾翳过后,我们见到了那轮同平原上无数个平凡的早晨见到的一样的
太阳。
一个中国人,登泰山算不得什么壮举。但可以反过来说,一个中国人,不登泰山是件憾事。登泰山
的日子过去越远,我越这样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