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大师
江泽民写给江彤的信
作者:大地 @ 2001-06-19
江泽民同志写给江彤同志的信 及抄录三首诗词的原文和注释
《大地》编者按:
在全国人民胜利跨入21世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之际,我刊发
表江泽民总书记1994年4月5日致江彤同志的一封信和他亲笔抄录的江上青、江树
峰写的三首诗词。我们认为,总书记致江彤同志的信,表达了总书记和我们党对
革命老同志的怀念及其家庭的关心。江上青、江树峰的三首诗词立意深远、文采
瑰丽、生动地表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境界和革命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对我们广
大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我刊以此专稿揭开新世纪的首页,纪念建党八
十周年。今后,我刊还要陆续推出党的八十华诞纪念文章,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珍
贵的文献史料和线索。
江泽民同志写给
江彤同志的信的原文①
江彤同志:
我抄录了江上青②江树峰③的三首诗词,其中表达了对刘瑞龙④顾民元⑤同
志的怀念。乍暖还寒,请予珍重。
专此即致
敬礼 江泽民
一九九四年四月五日晚
注释:
①江彤(1919年10月——1999年12月),原名姜希兰。刘瑞龙夫人。山东蓬
莱人。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淄博特委妇女部长、苏北特委妇女
部长、皖东北区党委妇委组织委员、泗宿县民运部长、华中淮北边区总妇联组织
委员、华东局苏皖地区总妇联组织部副部长、华中局黄河大队工作组组长等职。
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妇联执委、缝制工厂党组书记、副厂长、国棉三厂党委副书
记、纺织部劳动人事处处长、上海纺织机械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副经理、高级工程
师等职。1962年以优异的学绩毕业于清华大学。“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刘瑞
龙逝世后,完成了《刘瑞龙农业文选》、《难忘的征程》、《刘瑞龙回忆录》、
《第三野战军后勤文献资料选编》、《刘瑞龙诗稿》的整理工作。
②江上青(1911——1939),江苏扬州人,原名江世侯,曾用名蕃臣。父亲
江石溪擅长诗文音美,尤精医学,有爱国民主思想。江上青早年在南通中学、扬
州中学学习时,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27年11月在南通读中学时,由刘瑞龙、
顾民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秋,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旋
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创作了大量追求革命理想的诗歌
。两次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用以《前进曲》为代表的诗篇表达革
命情怀。1931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到上海暨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继续秘密
从事学生运动。1932年2月,回扬州创办《新世纪周刊》。1936年,与于在春、
顾民元等人创办《写作与阅读》杂志,宣传抗日主张。抗战爆发后,发起组织“
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编辑出版《抗敌周刊》。1937年11月,和陈素、莫朴
等人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辗转4省17县开展抗日救亡宣
传活动。1938年11月起,利用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秘书,第五游击区
政治部主任身份,在皖东北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担任中共
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他坚定执行党的统战政策,推动国民党六安县长盛子瑾抗
日。创办《皖东北日报》;主办“皖东北抗日军政干 部学校”;建立由我秘
密党员控制的抗日武装;作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
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少奇同志高度评价说:“抗战初期
,我党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统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9年8月29日,江上
青在率队谈判返回途中,遭反动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江上青夫人王者兰,长女泽玲,次女泽慧。江上青长兄江世俊、长嫂吴月卿
手足情深,按当地传统习惯,将次子泽民过继江上青为子。
③江树峰(1914——1993),江苏扬州人。原名江世伯,字达臣。江上青之
弟。
江树峰幼年与江上青一起在扬州琼花观小学读书。1927年间由于北伐战争,
当地局势混乱,与江上青一起到江苏南通的大哥江世俊处。1936年与江上青等人
创办《写作与阅读》杂志,担任编辑工作。参加了江上青等人组织的“江都县文
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并随团先后到六安、颍上、浠水等地广泛开展抗日
宣传、组织民众工作。在浠水分手后,江上青经常给江树峰写信,并曾有诗寄江
树峰。1941年曾主持新四军东进后的《东南晨报》(《江海报》的前身)工作。
建国后,任江苏省民盟常委、扬州市民盟主任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毕生从事教
育,研究中外文化,曾任扬州师范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文联常委、
江苏省作协理事。老年移居北京,是中华诗词协会发起人之一,任中华诗词学会
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
④刘瑞龙(1910年10月——1988年5月),江苏南通人。1925年到1927年在
南通师范学习期间参加革命学生运动。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通师
范支部书记、南通城区区委书记、南通县委书记、通海区特委书记、江苏省外县
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长、江苏省委农委书记兼省军委委员、
川陕省委宣传部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豫皖苏区党委副书记、苏皖军
政委员会书记、淮海军政委员会书记、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华中北线后勤
司令部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兼政委
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改委员会副
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华东局农委主任等职。“文革”中受到
残酷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历任上海农业局顾问、农业部顾问、五届政协常
委、农业部副部长兼党组成员、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农
林口整党工作指导小组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百
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等。1988年5月,赴广州参
加全国农史学会会议期间,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脏病。5月25日,在广州逝世。
⑤顾民元(1912——1941),江苏南通人。其父顾怡生在南通师范任教,是
有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顾民元早年入南通中学读书,在其姨兄刘瑞龙的影响下,
与江上青一起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参与组织革命青年社。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南通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后,转入上海艺术大学、成都大学继续求学
,开展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启东县政府第一科科长、启东县抗日民主政府
县长等职。1941年2月24日被误杀,同年4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江上青同志一九三九年
寄给江树峰的诗
过隙光阴似白驹,
十年患难早相扶。
雄心拼付三期战①,
别绪全凭一雁书。
春水绿杨②思故里,
秋山红叶走征途。
天涯兄弟成劳燕,
互问风尘老病无。
注释:
①“三期战”,江树峰在此诗后自注为“毛泽东《论持久战》里面的三个阶
段”。
②春水绿杨,扬州瘦西湖畔有冶春、绿杨村等景点。
江树峰一九八二年
怀念江上青之词
调寄青玉案
腾腾晓雾秋山去,
竟一别、
难重聚。
梦魂几绕蕉窗叙:
街头宣讲,
广场歌剧
星月何从数。
碑铭已勒洪湖渡,
英烈江淮生死处,
翠柏丹枫千万句:
青阳①春早,
广陵②梅吐,
嘱我行兄路。
注释:
①青阳,指青阳镇,江苏泗洪县党政机关所在地。江上青即牺牲在青阳镇小
湾村五圩,时为安徽泗县。1949年由泗宿、泗南、洪泽湖管理区等地组成泗洪县
,取泗水、洪泽湖之意得名,1955年划归江苏。泗洪县烈士陵园座落在县城南郊
,江上青烈士墓位于陵园中心。
②广陵,指扬州。
江树峰怀念顾民元书
赠刘瑞龙同志之词
调寄八声甘州
忆通城①南角,
正书斋净几作诗文。
想狼山②登眺,
啬园③凭吊,
天石初敦④。
讵料汇龙一别,
竟作浪花奔。
《写读》⑤成绝响,
中道星殒。
何处诗觥三百,
慰精魂安憩,
大地皆春。
喜海天雨露,
乃健⑥继家声。
望江边、
粮棉新土,
记当年、
鼓吹费艰辛。
浩歌荡、
泉台携手,
上与兄⑦斟。
注释:
①通城,指南通市。
②狼山,地名,位于南通市南长江之滨。海拔106.64米,其东为军山、剑山
,其西为马鞍山、黄泥山,总称五山或五狼山,宋淳化年间地方官以狼字不雅,
改狼为琅;又因山岩多紫色,故别名紫琅山。
③啬园,位于南通,清光绪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私人园林。1949年后
改为南郊公园。近年重新恢复啬园旧称。
④天石,指吴天石,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作者
在《写作与阅读》杂志社工作时的老友。“初”,最初;“敦”,敦促。
⑤《写读》,指《写作与阅读》杂志。
⑥乃健,指顾乃健,顾民元之子。
⑦兄,指顾民元。
(原载《刘瑞龙诗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