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广场
普京上台一年追记
作者:小莉 @ 2001-06-24
小莉看时事:《普京上台一年追记》
吴小莉:不可讳言,普京就任总统一年以来,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
就,稳住国内的局势之后,普京展开外交出击,一年便出访了十多个国家。普京强烈反对美
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并且加强了与中国、越南、古巴、朝鲜和印度的关系。俄罗
斯前总统叶利钦甚少出国访问,而且经常酗酒误事,和普京年富力强的形象无法比拟。无疑
使得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刮目相看。
普京虽然出访了亚、欧、美洲多国,却偏偏还没有访问美国的计划。这一周美俄两
国更爆发了15年来最大规模的驱逐外交官事件。美俄关系一下子崩紧,甚至让人忧虑:东西
方冷战的时代将会重临?
普京所采取的军事方针的确比前总统叶利钦时代较为激进。月终与伊朗总统哈塔米
会谈之后宣布将不再遵守1995年与美国达成的禁止对伊朗售武的协议。再度销售防御性的武
器给伊朗,并且完成伊朗的荷兰电厂工程。这项宣布引起美国强烈不满。美国向来反对俄罗
斯将高性能传统武器用于研发长程导弹、或者是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技术卖给伊朗。白宫也
担心,荷兰电厂将有助于伊朗发展核子武器。
1989年到1995年之间,俄罗斯销往伊朗的军火总值高达50亿美元。但是叶利钦于95
年与美国签订秘密协议,同意不再将武器与军事技术卖给伊朗。
俄罗斯的政府官员以及军方都曾经表示,为了回应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俄罗斯
计划重新扩张其导弹生产能力。尤其是在俄罗斯的海军方面,导弹的生产量估计将是以前的
数倍,俄国军方还在波罗地海沿岸部署了核导弹。
90年代早期,俄美关系出现缓和趋势,俄罗斯放缓了改进海军装备的步伐。但是自
从美国积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以来,两国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明显冷却的迹象。美国国务
卿鲍威尔更坦言,虽然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已经10年,俄罗斯也不再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
美国不能够希望俄罗斯会成为忠实的盟友。鲍威尔认为,美国仍应将俄罗斯视同80年代晚期
的苏联,并且以务实路线与之交往,明确表达白宫的不满。
前苏联反间谍局副局长卡努辛:普京上任之后,就不曾停止过致力去挽回形象,挽
回旧日可敬可威的形象,他对克格勃的眷恋显而易见。
吴小莉:要挽回这个形象,首先就必须从培养人民的服从性以及爱国心这两方面着
手,例如重新采取强制服兵役的措施。普京虽然有意借用前苏维埃的治国之道,但是并不认
为他要走上回头路。前俄罗斯的官员认为普京在草船借箭,目的是建立起一个簇新的国家。
"
普京竞选经理巴夫罗夫斯基:普京认为我们要了结的不单是过去10多年,而是自
1917年至今的日子。过去10年和之前的70年,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分别,都不过是一整场革
命的不同部分。
吴小莉:普京强调,国家现在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一场接一场的革命,而是法纪。在
他眼中,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最快捷和方便之途就是沿用苏共的一套方法。
也因此,苏联国歌的旋律再次在俄罗斯的国会响起。
老一辈的俄共议员看见此情此景当然非常高兴,相反,许多官员却是不以为然,甚
至大表不满。当年将普京介绍到克里姆林宫丘拜斯便是其中之一。
丘拜斯:这简直是疯狂透顶的行为,我并不是唯一有这想法的人。
吴小莉:然而对于普京来说,来自民间、政客,又或者是反对派人士的不满,根本
不足以考虑,最重要的是要或者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曾经从旁协助普京上台的智囊巴里索夫斯基目睹这一切转变之后,决定抽身而退,
现在旅居伦敦的他认为普京的决定其实是身不由己。
巴里索夫斯基:我仍然认为他是真诚的,只不过这却更是令人悲伤。他并不如我所
想般独立,背后深受外来压力或势力的影响。因为他势孤力弱,普京决定迎合大多数,大错
特错。他应该跟随少数,因为这些人懂自由为何物,普京却不以为然。我们曾经和他讨论这
一点,他对我说:巴里啊,俄罗斯仍未准备好实行民主,我们是要把她推上民主之途。当前
之策是搞好经济,之后才谈人民的自主,但我认为这非良策,他这样子只会失去有识之士的
支持。
丘拜斯:这些人对他的用途远高于其它百万人,能否获得这些人的支持,异常重
要,现在这些人对他的信任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他犯下了弥天大错。
吴小莉:普京延用苏维埃式的治国方针,是否可行?仍是未知之数,但是普京倚重
克格勃式的政府运作模式,却是不争的事实。
吴小莉:普京的另外一个强项就是善于和国会下议院合作,特别是国会第一大
党——俄罗斯共产党,基本上是支持普京的强国方针的。俄罗斯十年来终于首次出现了比较
安定的政局。但是普京上台之后,也逐步的收紧对国内的牵制,首当其冲的是传播媒体,俄
罗斯民营电视台NTV就是武装军警突击搜查,公司的老板更被控讹骗罪名锒铛入狱。
俄罗斯民营电视台NTV在俄国可以说是稀有产品,独立的运作模式对官方毫不买账,
也是唯一一家在俄国置疑车臣战事的媒体。但是这个立场对于普京来说等于是叛国,也认为
严重打击克里姆林宫的威信。
车臣事件的报道播出之后,NTV电视台总监基沙约夫(音)马上成为克里姆林宫报复
的对象,而NTV的母公司米迪摩斯特也成为克里姆林宫治压的目标。
基沙约夫:在普京获选前一年,我们母公司的管理及编辑人员获邀请往克里姆林宫
和高层官员开了数次会议,他们开宗明义地说,要不我们力挺克里姆林宫所要的侯选者,要
不我们便会吃眼前亏,结果我们决定不会和克里姆林宫妥协。
吴小莉:这个决定使得基沙约夫和他的同事处境极为不妙,没有多久,普京颁令严
打贪污,NTV顿时成为头号对象,老板古辛斯基更被指控借着俄国而敛财无数,公司上下可谓
人人自危。
俄罗斯反对派议员亚巴托夫:许多高官臣贾与古辛斯基差不了多少,大家不相伯
仲,只是他被指政治上不够效忠,才会因而受罪。
吴小莉:事态接下来急转直下。NTV的总公司被武装部队突击搜查,古辛斯基仓皇出
走国外,但最终却在西班牙被捕,罪名是诈骗罪。而在莫斯科的NTV办公室多名节目主持也被
带走盘问。事后普京强调,检查局只是公事公办,然而整间事件看起来却有一点政治威吓的
味道。虽然不至于全面镇压,却发放了一个明显的讯息,那就是克里姆林宫只会容许有限度
的民主。
俄罗斯反对派议员亚巴托夫:对他(普京)来说,有限制的民主包含了有限制的传
媒自由度,在楚河汉界这前提之下,不越界限者,大家相安无事,否则就要冒失去独立自主
之险,这讯息事实上清楚不已。
吴小莉:事实上对NTV上下员工打击最深的并不是受到军警的突击搜查,而是社会上
的反映。许多俄罗斯人支持普京的铁腕政策。
俄罗斯电视台总监基沙约夫: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工资和补贴能否准时发放,家里
的热水和电力何时能恢复,他们许多人都已对民主价值观再没有憧憬,管他什么言论自由,
什么新闻自由,一概都不管了。
吴小莉:这一切都是源于十多年来杂乱无章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俄罗斯人民当初对
于改革的期望早已成为泡影,他们现在所关注的就是如何维持生计。
吴小莉:普京上台之后,贯彻了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也由于国际石油市场油价走
俏,俄国外汇收入因而大幅度的增加,虽然不一定是持久的经济效益,但是毕竟使民众看到
了希望。
在民生方面,政府不仅补发了养老金和退休金,还增加了这两项福利的金额,使得
过去生活最困苦的老年人生活大有改善。再加上工人的工资也有所上调,这都是普京获得民
众支持的主因。
在俄罗斯和爱沙尼亚边境地区伊斯布斯克的这一条破路小村子,人烟罕至,屹立在
村里的中古城堡游人向来寥寥可数,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彭洛夫却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够把这里
开发成为主题公园,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却纵然之间变的实在了起来。因普京在夏天的
时候曾经到此一游。普京所曾经驻足之处,所曾经触摸过的东西都成了游人的热点。
伊斯波斯博物馆主任彭洛夫:总统站在这棵许愿树下良久,可以看出他在沉思,接
着他便许下了心愿,我想他必定心想事成的。
普京到底许下了什么心愿,当然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是对于彭洛夫和其他村民来
说,普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牢牢的记在心头。
彭洛夫:这泉水能够使您培元养气,必需喝下它,总统他脱下了外套,往山泉上走
了一少段路,之后碰了一把泉水洗脸,再拿出了手帕试干了手和脸之后,穿回外套和我们一
块儿离去。
就算是对于满脑子要创一番事业的彭洛夫来说,中央计划的经济绝对仍然有其可取
之处。
彭洛夫:依我说该扭转私有化进程,国家理应重掌重要的资源,这样便能太太环顾
了。
普京曾经小忆克格勃的往事,就更使得许多俄国人觉得他有一股能够化险为夷,粉
碎敌人阴谋的能力。
彭洛夫:人们深信国家必会渐入佳境,他将会引领我们改善生活,我们对总统信心
十足。
事实上,抱有这种想法的俄国人并不仅限于老一辈,就是年轻一代也大有人在。
莫斯科——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的核心,两名小伙子彼得和吉维尔正摩拳擦掌准备
要大展宏图。
彼得和吉维尔在西方受教育,在著名大学毕业,而且成绩名列前茅,是什么使得他
们放弃纽约华尔街的高薪回了俄国?
我相信国家亟需新血,年轻力壮之人,现在国家有这些人了,我认为倘若要建筑新
厦,就必先要清理好颓垣。
普京目前可谓占尽天时,就如亚历山大大帝以及斯大林时代一样,我由衷的希望他
能充分掌握这机遇,有所作为。
彼得和吉维尔对于国家满怀希望,更加开设了一个网站,有利他人回流祖国。
上一次大规模人潮回流发生在70多年前,但是却时奉政治迫害的高潮时期。彼得的
爷爷就是命丧于斯大林连串的政治运动中。
吉维尔:如果这里变成了警察国家,我们的对话也被监听录取,又如果再没有传播
或资讯自由,再没有健全的法律和营商环境,那我们必定会离去。
吴小莉:去年是二次大战结束55周年,莫斯科的红场出现了久违的壮观阅兵场面,
让人差点儿以为回到了苏联时代。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舒芙洛娃:普京此举是利用人们对前苏联的缅怀,因为他可能以
为可以使用前苏维埃的管制方式来创造一个新的俄罗斯,但结果却是令到国家陷入了窘境,
半新不旧的好不尴尬。
吴小莉: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支持的普京去年8月份险些大意失荆州。这全因为一宗
使得举国震撼的海难事故——俄罗斯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事件。
普京当时因为没有取消在黑海的度假返回莫斯科处理危机,因而备受全国上下的批
评。
设备先进的俄罗斯核子潜艇库尔斯克号可以说是整支俄国舰队的象征,也正因为如
此,当库尔斯克号与冰冻的白蛉海域发生爆炸入水沉没的消息传到了克里姆林宫之后,俄国
的高层官员齐谋对策,当时困在舰艇内的118名官兵,那时候相信还大部分仍然生还,拯救行
动刻不容缓。此时身在黑海避暑的普京对事件反映却显得迟缓。哥什尼科娃的新婚夫婿迪米
特里是被困的官兵之一,他们才刚成亲三个月,在事件发生之后,遇事官兵的家属全部被蒙
在鼓里。
库尔斯克号遇难官兵遗孀哥什尼科娃:我好肯定政府及海军高层已对事故一清二
楚,但是我们又到何日才会得知真相呢?我想永不会,因为自事发之后至今他们一直满口胡
言。
吴小莉:俄罗斯人民看到的并不是十万火急的营救行动,而是恰好相反,甚至是外
国表明愿意提供援助,也受到了普京政府的冷淡对待。
库尔斯克号遇难官兵遗孀哥什尼科娃:我们的总统铸下了大错,他本应该亲自出海
监督营救工作的,也应该尽快亲自慰问我们这些遇难者的家属,这都是我们所料想的。
吴小莉:悲痛的家属终于等到普京和他们会面,但是普京的态度却使得整个事件火
上加油。
哥什尼科娃:我们均希望能听到同情和慰问的说话,料想不到的他劈头便只懂谈赔
偿!! 这真是令人反感不已,叫人更加痛苦。
吴小莉:迪米特里的尸首终于被寻回,虽然说死者不能复生,但是对于许多俄国人
来说,对普京的信心的确是已经大不如前,只是感到他是一个不管民间疾苦的领导人。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舒芙洛娃:人民首次看到原来普京是有名无实的领导人,在危急
存亡之时,完全反映不过来,其无能的表现使人民吃惊,更可说是麻木不仁。普京他意想不
到这其实是大好良机,凸现自己的领袖风范,但是却白白的错过了。
吴小莉:汲取了库尔斯克号的教训之后,普京的确是学乖了,在月中发生的劫机事
件就正好让他将功赎罪的黄金机会。
俄罗斯一架载有174人的包机,上周四从土耳其起飞后不久遭到3名车臣人士劫持,
前往沙特阿拉伯的圣城麦加。混乱当中至少有一名机员被斩伤,正在度假的普京立刻宣布成
立紧急委员会应付这一次的危机,前身为克格勃的联邦安全局也成立了一支特别队伍。事发
的第二天,沙特阿拉伯的反恐怖特种部队人员突袭遭挟持的俄罗斯客机,在短短的几分钟之
内制服了劫机者,结束持续了22个小时的劫机事件,行动当中,酿成了3个人死亡,多人受
伤,包括了其中的一民劫机者。这一次的劫机的消息传出之后,仅数分钟,普京就立刻取消
在西伯利亚的假期,并且成立了紧急委员会,又飞返莫斯科亲自主持,显示出普京急希望利
用这一次的事件晚会民心。
普京一年下来慢慢的站稳了阵脚,对外重显前苏联的军事强国本色,对内也开始有
所动作。俄罗斯国会第一大党的共产党较早之前提出了对总理卡西亚诺夫政府提出不信任动
意,使他无力解决经济问题。共产党的这一项动意竟然意外的得到了下议院当中最大的亲普
京政党统一运动的支持,这无疑是普京上台以来首次面临的政治脚力铺好了路,并且使得普
京有一个完美的理由以亲信来更换卡西亚诺夫这位前总统叶利钦的忠实门徒。然而这项不信
任的动意却在月中被下议院被否决了,主因却是统一运动临阵改变了主意。
这到底改变了什么?是普京和政府在幕后取得了共识,或者是他仍然没有决定要让
总理下台,暂时无法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俄罗斯与新世纪的国运将会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这一位不到50岁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