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人言 @ 2001-07-03
穿越心空的对话
吴人言
“七一”下午,一位朋友问我,你入党为了什么?为了理想,为了社会。没有考虑个人?考虑的,比如
也想升职,收入高一些,生活过好一些。回答了朋友的提问后自问:我入党是为了理想,为了社会吗?
这种意义的对话萌发在小学六年级时。那会儿读了两本书,一本是《青春之歌》,一本是《牛虻》,喜爱
程度可以用手不释卷来形容。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朦朦胧胧,而心灵的唤起却清晰和执着。读了《青春之
歌》,假想林道静就来到眼前,她对面一个是余永泽,另一个是卢嘉川,你将来做哪一个呢?我做卢嘉
川!毫不迟疑。读完《牛虻》,红衣主教蒙泰尼里与亲生儿子牛虻的对话一直盘旋在心头, 如果在狠心的
父亲面前,儿子只有做叛徒才能求生,你选择哪条路呢?我选择牛虻的路!带着这样的朦胧和清晰,读完
了初中和高中。
前不久回老家,在老同学聚会上,欢畅之际,一位高中老师问我,看来你一直不会唱歌,你知道当年
他们为什么整你吗?“具体情况不清楚。”就是指控你大家唱《东方红》时你只动几下嘴唇,缺乏阶级感
情。原来如此!我在高中时表现积极,学习不错,搞宣传,刻印快报,经常通宵达旦,可就是得不到领导
的信任,很有些“不让我革命”的味道,以前总认为是父亲的出身、我的家庭社会关系因素,现在明白还有
现行问题。在这次聚会前,我曾写过一组回忆高中生活的绝句,其中有一首属自我剖析,内容是:“言词革
命满篇堆,慷慨激昂上辩台。自谓青春无后悔,错将荒谬作应该。”假使在写诗前得知这个内幕,会增添几
分沉郁的。
高中毕业后下乡,好不容易入了团,并当了团支部副书记。有一段时间与村党支部老书记住在一个宿
舍里,宿舍用稻草盖顶,桃花汛发时连夜风雨大作,室内脸盆脚盆接漏,叮咚不停。老书记睡不着,跟我
说话。你说一个大队书记的标准是什么呢?要有能力。不够,主要的是立党为公。当时老书记正在考察他
的接班人,这句“立党为公”的话一直记进了我心里。
下乡六年半后,1979年,我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那正是共和国“文革”后的“第一个春天”。 在短暂
的三年求学时间里,我充满渴望地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与惠特曼对话,与
罗梭对话,与鲁迅、巴金对话,孜孜矻矻地学习课程,热情地从事社会活动,觉得时间不够用,力气使不
完。这个时期,我了解了星空竟是如此的灿烂,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坚韧和张扬,情感和理智一旦变成文
字从心底流出来竟是如此的优美或壮观,从而,打全新的角度,领略了“思想”的内涵和魅力。
大专毕业后不久,调进市委一个重要的部门工作,一年后被批准入党。机关党委书记按例找我谈话,
让我谈谈对党的认识,我说,入党后,要更好地将个人的小我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大我联系在一起,为理
想而努力。理想是什么?党章上写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此刻我的自励要求是,为了国家振兴、社
会进步,出自己的一份力。
每个人的誓言都是需要用自身的所作所为和对人生的演绎来证明的,我主观上比较努力地做了。1989
年5月,在颠簸于乡间便道的小车上,领导问我对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命运的看法,我回答,如果与坏分子
无组织联系,不会开除出党。这是我对党的领袖与党的整体关系的认识。相隔若干年,在我当了一个单位
的负责人后,领导又郑重地问我,你有没有经济问题?我坦然地回答:没有,这是我对廉洁自律的把握。
我真心感谢领导的关心,可惜的是后来领导自己失衡栽了大跟斗。一个秋日的午后,一位部下向我“挑
战”:你觉得自己虚伪吗?这是一场有关个人品质的对话。如果就两面三刀,人前人话、人后鬼话而言,我
绝不虚伪。但我也有保留,也说了不少因种种原因不能直说的话,也要掩饰某些真情实感,也会因个人利
益而表现出软弱,也有私心杂念。我对那位同志说,你认为这个自画相像吗?
近些年来,在一些场合,我也感到孤独。每当这些时候,我喜欢回味两段话。一段是从《周易》上摘
出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段是烈士李少石的诗:不能狮吼忍羊
驯,十载劳劳惯卧薪。今日岂辞缧绁苦,此生原自为他人。有一种信仰在,就觉得有了依托。于是,与朋
友对话,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200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