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恩泽 @ 2001-07-03
为官当学于成龙
★蔡恩泽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再现了康熙年间,两江总督于成龙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官场
生涯和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情感经历。历史上的于成龙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在满清王朝
腐败成风的官场上卓尔不群,引领一股清风,实为难能可贵。在当前全党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中,领导干部
以古为鉴,是很有裨益的。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44岁的于成龙做了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地处山区,瑶、侗、汉杂
居,民族之间械斗频繁,加之匪患成灾,县城只有6户人家、十几间草屋。他带着老家的4个仆人,头枕大
刀,怀抱包裹,住在破庙里,不到数月4个仆人逃的逃,死的死,只剩他孤身一人。尽管如此,他还是费尽
心思,历经坎坷,招抚百姓回城,设计捉拿盗匪,调解民族矛盾,不到一年,罗城风气大变。于成龙在罗
城为官7年,视百姓为亲人,百姓称他为“衣食父母”,当他离任要走时,罗城百姓追送数百里。他任湖北
黄州同知时,清剿吴三桂叛军,单骑直入贼巢,凭着大智大勇和赫赫威名,缉捕盗贼,招抚反叛的百
姓,“不费国家丝粟钱粮,破贼十万”。当他升任福建按察使离开湖北时,数万百姓追送至九江,沿岸边哭
喊声与江潮共鸣。
于成龙在福建任按察使期间,平反了因郑成功抗清而被株连的数千人冤案。任直隶巡抚期间,
大灾之年,他冒着杀头的风险,在未得到朝廷旨意之前开仓放赈,“救活饥民无数”,并多次如实禀报灾
情,恳请豁免赋税,赈济灾荒。
于成龙当官不是为了发财,当初他典房卖地,抛妇别雏,从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千里迢迢去
盗贼四起、瘴气弥漫的广西做官,只是想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他官至两江总督,权势显赫,炙手可
热,却一贫如洗,两袖清风。于成龙病逝后,同僚察看他的遗物,床头小柳条箱里只有官袍一袭、靴一双
及换洗的内衣一套,瓮中粗米数斤和几个装有食盐、调料的小罐,除此之外,就是几十册书籍而已。跟那
些敲骨吸髓地搜刮民脂民膏、过着花天酒地生活的贪官污吏相比,于成龙在当时实在是天下难觅的廉吏。
于成龙65岁时受命于两江总督,江南那些挥霍无度的名门望族听到他任职的消息,立即换掉豪
华服饰,过起简朴生活。于成龙赴任时只带一名随从,租驴车一辆,自找旅馆,当江宁百官出城远迎时,
他早已悄然单车入城了。到任后,他不住装饰一新的府第豪宅,拒收礼品,不吃接风筵席。于成龙严整吏
治,革除多年积弊,令贪官污吏心惊胆战,劳苦大众拍手称快,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人民政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