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区
对发展盐城交通业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浦玉生 黄实 朱晓荣 @ 2001-07-10
加快盐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它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其他各个产业
和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八五”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市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比较严重的实际,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快上”战略,确立了“主攻公路、快上铁路、
扩建机场、突破海港、提高内航”的交通发展思路,使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改善了我市对
外交通条件,缩短了盐城与上海、南京、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
的健康快速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一书中这样写到:“随着公路、桥梁的建设、民用
航空的开通,促进一些原先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开始腾飞,城市脱颖而出,如温州、佛山、盐城、烟台等
市”。
一、我市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快上”战略初见成效
我市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河网密布,历史上的客货交通以水运为主。建国初
期全市有航道1253公里,公路总里程仅为557公里。即便是到了建市前的1982年,全市也只有公路2298
公里,且等级低,路况差,通过能力低,仅204国道等少数干线公路是沥青表处路,最高等级也只有三
级,其余绝大多数为四级简易砂石公路。经过建市以来15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严
重滞后的状况得到了改变,初步形成了陆、水、空、海综合运输体系,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
对外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
1、“主攻公路”战果辉煌。5年来,我市先后投资20多亿元,建成一级公路191公里,二级公路557
公里,三级公路598公里,黑色化总里程1405公里。先后完成了204国道南段117.6公里二级甲型砼路面
改造工程及北段101公里一级公路建设工程、宁盐一级公路(半幅)工程、射阳河千秋公路大桥、盐金战
备路工程、盐海线一级路改造工程、盐淮线建湖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陈李线100.8公里改造工程、疏港
公路一、三、五号线改造和建设工程、县乡道路黑色化工程和村村通公路工程等十大主要公路重点工程。
目前,标志我市公路建设跨时代意义飞跃的工程,投资3亿元、总长15.48公里的西绕城高速公路,以及投
资5.8亿元、总长17.2公里的宁靖盐高速公路盐城段两大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将于2001年底竣工通
车,从而实现我市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2、“快上铁路”付诸实施。总投资62.4亿元的新长铁路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东北至长江三角洲地区
陆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一级干线,全长638公里。新长铁路途经我市7县(市、区)25个乡镇,
全长157公里,是新长铁路过境里程最长、工程量和投资量最大的市。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一批
6039亩的征地拆迁任务,拆迁安置农户1004户,面积近12万平方米,拆迁公用设施9197平方米,支付征
地拆迁费用4631万元。在工程建设上,我市划分为9个标段,分别由12个铁路工程局、29个工程处承担施
工任务,进场人员已达9100人,进场机械2270台套,开工点756个。目前,路基工程已全线展开,已开工
建设的桥涵604座,占沿线桥涵总量的82%;3座特大桥、14座大桥和27公里的软路基处理工程等控制性工
程已抢先开工建设。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2亿多元。目前,各施工单位正抓住当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时
机,加班加点,赶抓进度,确保完成4.27亿元的年度投资任务。到明年10月1日,新长铁路即可铺轨到盐
城站,2000年上半年盐城段投入试运营,2001年底新长铁路全线建成开通运营。
3、“扩建机场”进展顺利。经过多方努力,我市于1988年创办了盐城联合航空公司,先后开通了盐
城至南京、上海、北京、佛山、惠州等航线,累计运送旅客近30万人次。目前有盐城—北京、盐城—佛山两
条航线,每周3个班次,平均实载率超过80%。“八五”期间完成了盐城机场一期改扩建工程,实施了机场跑
道加厚和新建滑行道、助航灯等工程,安装了盲降设备,使盐城机场初步具备了起降大型客机的条件。为
开辟我市航空运输的新局面,解决我市单纯依赖空军联航,航线少、航班短缺的矛盾,盐城民航站工程已
开工建设,该工程包括兴建民航候机楼、航管楼、扩建机场跑道等多项工程,总投资1.2亿元,预计明年
10月竣工投入使用。将建成国家二级标准民航机场,可使我市加入国家航空网,开通盐城至北京、上海、
西安、成都、武汉、厦门、海口等多条国内航线,航班密度也将大大增加。
4、“突破海港”取得进展。我市拥有长达582公里的海岸线,但长期以来有海无港的状况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我市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6年,射阳港3000吨码头工程完成,目前已建成二类开
放口岸,分别与韩国丽水港、釜山港等港口通航,并相继开通港澳航线,与国内20多个港口城市通航。同
时加快了港口配套建设,增加了集装箱吊装设备。与此同时,大丰港2座5000吨级码头和滨海港3座千吨级
码头等工程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大丰港建设被省政府列为今年25件“实事”工程之一,作为我省填补沿
海港口布局空白带的一项重点工程,同时被列入我省规划建设的9个中心枢纽港中的3个沿海港(南通港、
连云港、大丰港)之一,大丰港将是我市今后沿海港口建设的重中之重。
5、“提高内航”取得成效。几年来我市共完成航道驳岸1.4万米,整治航道40多公里,疏浚航道120
万方,航道养护总里程4417公里。经部省级批准的等级航道42条,计1730公里,省级文明航道304公
里。总投资18亿元的通榆河工程扩建工程明年10月1 日前全线贯通后,在发挥其引江灌溉输水的水利功能
的同时,为我市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高等级黄金水道,将大大提高我市的内航运输能力。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带动了我市的交通运输业务量显著增长。1997年与1982年相比,全社
会旅客运输量由2934万人次增加到5339万人次,年均增长4.1%;货物周转量由8749万吨公里增加到
165974万吨公里,年均增长21.7%。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
流,有力地推动了盐城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可以说,我市建市15年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跨越,
是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大投入、大建设密不可分的。
二、进一步加快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市面临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机遇,省委提出:“奋战五年,决战苏北,确保全
省高速公路联网畅通”。最近,中央又决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国家把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持的重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项目审批程序明显加快;全国公路建设计划规模由
最初的1200亿元调整为1600亿元,现又调整到1800亿元。省里也出台了对列入“网化工程”的项目给予贷
款担保、对路网改造项目给予定额补助、对县乡公路黑色化和村村通公路工程实行“以奖代拨”等政策。我
们要抓住机遇,掀起新一轮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来统筹规划和实施。
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前提。规划是建设的先导,是交
通建设、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确保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避免盲目、分散和重复建设的重
要手段。(1)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之相互协调、衔接,保证规划的配
套性。应从大局出发,邮电、电力、城建、第三产业等规划编制和修订要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协
调,保证规划的统一性。各县(市、区)的交通建设规划应服从全市交通建设规划,全市交通建设规划应
以各县(市、区)的规划为基础,以全省交通发展规划为导向,保证全局一盘棋。规划应当形成体系,保
证规划的完整性。不仅要有宏观规划,还要有站场系统、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系统等专项子系统的规划。
(2)强化交通发展规划的法律地位,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报市人大常委会
审批;各县(市、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规划
一旦确定,不能轻易变更,要坚决制止“领导调动,规划重弄”的不正常现象,严格按规划实施。规划制订
过程中要建立一套科学、可靠、操作性强的规划技术方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积极应用先进科技成果,
逐步普及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手段的规划应用技术,使规划工作从人工型、粗放式向定
量化、科学化、信息化转变。(3)规划要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保证规划的连续性和超前性。远期规划要
与长期规划衔接,中长期规划要与近期衔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超前
性。规划要明确阶段重点,并制定分步实施方案,如我市的沿海港口群建设规划,在当前要以大丰港重
点,在港口的规模、功能定位等方面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2、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多渠道、多途径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禁锢,交通基础设施一直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沉淀的存量资产数额
巨大,不仅不能保值增值,而且形成了“高投入,低收益,甚至无收益”的不合理现象。我市交通基础设施
要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其商品属性,进一步确立“谁投资、谁经营、谁
收益”的思想,利用利益机制来充分调动全社会办交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吸收各方面的资金进入交通建
设领域。在取消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基金及部分地方交通收费项目以后,应从转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中
找出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行业主管理,改变过去单纯由政府投资的传统做法,逐步建立起项目法
人制度和项目资本金制度,实行“借钱修路”、“合作修路”、“卖路修路”,到市场中找资金,形成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的良性筹资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谁投资谁收益”与“谁收益谁投资”相结合的原则,并制定相
关的优惠政策,加大“以股融资”、“以资引资”、“以路引资”、“资产重组”等多种筹资办法的探索实践力
度。我市在204国道盐城北段改造建设过程中,组建了全省第一家以经营公路建设为主要任务的股份制公
司----盐城市新阜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并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以及鼓励和提倡以股份制或个人独资的
形式有偿投资代渡桥建设的实践,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建湖县以盐淮线建湖段33.6公里一级公
路和收费站作价1.2亿元,与香港百亿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合作经营,外商控股80%。外商将在8个
月内将近亿元的资金一次性全部支付到帐。当前,还可以大胆尝试BOT和转让经营权等经营方式,改变目
前外资占交通建设投资份额较小的状况。拿出最好的项目,舍得让权、让利,以较优惠的条件吸引国外资
金参与我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实施“科教兴交通”战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含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交通人才队
伍。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
交通运输业走向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1)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提高科技进步对交通基
础设施建设的贡献率,通过提升技术层次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在交通工程建设上,要大力推广应用高
等级公路建设技术体系,包括公路勘察设计、施工中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装备等,积极借鉴
和引进国外高速公路建设技术,全面提高我市交通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2)改变传统管理模
式,实现科学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管理,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管理和高等级公路管理方
法,推广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CPMS)和桥梁养护管理信息系统(CBMS)。开发和推广以地理信息技
术(GIS)为主的公路、桥梁的管理数据库。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我市交通运输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
化程度。(3)抓好交通“人才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交通人才队伍。目前我市交通系统职工专
门人才的比重为9.25%,低于全省“八五”期末13.89%的水平;专门人才群体结构不尽合理,大专以上学
历人数偏少,全市交通高级专门人才30人,中级人才315人,中高级人才所占比重仅为2.96%。我们要在
抓交通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抓好交通人才工程。一方面要广泛吸收和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成
人教育和在岗职工的培训,使交通职工队伍的素质从体力型、单一型向智能型、复合型发展,到“九五”期
末全系统专门人才比例达到16%。
4、围绕“基础设施快上”战略的实施,发展与其相关联、相配套的产业群体,充分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有关专家分析,公路建设投资1元,就可带动
社会总产出接近3元,公路建设投资1亿元,可创造或保留2000个就业岗位。如果考虑到公路建成后对经济
的带动等因素,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加可观。航空、铁路建设更是如此。当前我们应抢抓机
遇,积极发展建材、旅游、建筑等与之相关的产业。我市建材业的发展,要解决好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
的矛盾,建材企业要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入手,降本节耗,努力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
额。同时要大力发展土工器材等新型建材,开辟新的建材市场;交通工程施工企业要迅速改变结构松散、
组织分散的状况,采取有力措施,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跨地区、跨行
业、跨所有制形式,组建我市交通工程建设的“集团军”抓大带小,以强扶弱,积极开拓市场,在市场竞争
中不断壮大实力;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必然会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从而带动我市第
三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浦玉生 黄 实 朱晓荣 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