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hc @ 2001-08-05
精 武 大 侠 霍 元 甲
霍家父子
霍元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人称“津门大侠”,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的事迹在天津曾被人们
传为佳话。
霍元甲,字俊卿,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天津西郊)人,生于一八六八年。其父霍恩弟,武艺超群,常
出入关东,为客商保镖,在武林中颇有声望。霍元甲幼年身体瘦弱,常受乡里顽童欺负,在弟兄十人中也
常被取笑。霍恩第心中大为不悦。他怕有损家风,便禁止霍元甲练武,而让他去读书。这大大刺伤了性情
刚毅的霍元甲的自尊心,他便偷着练武,暗中和兄弟们比赛。
小南河村有个枣树林子,是一块坟地,平时人迹罕至。霍元甲每偷偷向父亲和兄弟们学个三招五式,
便到枣林深处练习,边练边揣摩。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风霜,进步很快。后来,他练武的事被父亲知
道了,遭到了一顿训斥。但霍元甲决不半途而废,他答应父亲不与任何人较量,不丢霍家的面子。
一八九零年的秋天,霍家来了一个武林好汉,说是久仰霍家“迷踪艺”的大名,其实是来比武。言语之
间,他侮辱了霍家父子,霍元甲三弟元卿与之较量,哪知三个回合便败下阵来。霍恩弟正要亲自上场,只
听一声“看我的!”霍元甲旋风般地一跃而出。老人家一看是他,气得不得了,但挡阻已经来不及了,两人
已经动起手来。只见霍元甲进攻如闪电,站马步稳如基石。只几个回合,霍元甲趁对手收腿未稳之际,俯
身一腿扫去,对手一下子跌倒尘埃。霍元甲一步向前抓起对手扔出丈余远,把对手的腿摔折了。
这出人意料的一幕,使大家又惊又喜。霍元甲“武艺高强”的名声也传扬开去。
从 脚 行 到 药 栈
一八九五年的腊月,霍元甲挑着一担柴到天津卫去卖,这时他已娶妻生子,日子过得有些窘困。他的
柴担可与众不同,一条特制的榆才扁担又长又厚,柴担足有三、四百斤,可他挑着却轻松自在,这使行人
言议论纷纷,赞不绝口。
霍元甲来到西门外的西头弯子,生意还未开张,便有“混混儿"前来要什么“过肩钱"、“地皮钱",两
人由口角到动起手来。“混混儿"哪是霍元甲的对手,他当众出了丑,便一溜烟地跑了。一会儿工夫,一
伙“混混儿"拿刀枪棍棒前来报复,霍元甲见势也抽出扁担严阵以待。等到那一帮人包围上,他突然大喝一
声,挥舞扁担左突右刺,前扫后抡,只听见风声呼呼响,“混混儿"们手里的武器也纷纷落地,接着,他又
为了个“古树盘根"大扫膛,把扁担冲着“混混儿"们抡了一圈,“混混儿"们哇哇大叫着抱头逃窜。
时间不长,又来了四十多人,把霍元甲团团围住。霍元甲也红了眼,他把扁担“咔嚓"一声断为两截,
一手拿着一截,准备应战。就在这剑拨弩张的时候,忽听到有人大喝“住手!"原来是“混混儿"的目冯掌柜
到了。他把霍元甲邀入家中,设宴款待,并想让他接手脚行,维持这块地盘。霍元甲答应回去和家人商量
再定。
第二年的春天,霍元甲因生活窘迫,便到天津卫投奔了冯掌柜。他接手脚行以后,陆续取消了勒索农
民和商贩们的“苛捐杂税",招致了脚行里的“混混儿"们的不满。此后,他辞去了脚行的差事,来到北门外
竹巷怀庆药栈做了搬运夫。
一天,药栈进了一批生地,每捆重五百斤。有一个大汉想和霍元甲较量较量,便一个人扛起这五百斤
重的生地捆,一连扛了三趟,然后当着众伙计的面说:“霍师徒,人们都说你武艺高强,力大无比,今日你
何不当众哥们的面露一手,也让我们开开眼。"霍元甲早就听说他在栈里依强称霸,便想借此机会扫一扫他
的威风。于是,霍元甲向他笑了笑,找一最粗最沉的木杠,挑起两大捆生地,不慌不忙地走进库房。伙计
们见他力挑千斤,无不喷舌喝彩,那大汉羞得满面通红,第二天就离职不干了。
过了不久,又出了一件事,一天早晨,杯庆药栈的伙计去挑水,只见两个大青石碌碡斜靠立在井口
上。那形势,稍有触动,碌碡便会坠入井中。伙计无奈,只好回去请霍元甲。这时,井台周围已围了不少
看热闹的人,霍元甲来到一看,笑着说:“这人真有本事,我佩服他。这分明是冲着我来的。"说着,他来
到井台,猫上腰来,用两手捧住碌碡,只听“嗨"的一声,就把两个碌碡同时推出去。围观的人齐声喝彩。
后来,霍元甲才知道这事是北京源顺镖局的人干人。这几件事,更使霍元甲名声大震,人们给他送了
一绰号“霍大力士”。
河 海 岸 边
一九零零年初春,怀庆药本掌柜农劲荪趁活计不忙,邀霍元甲出去闲逛。二人来到海河边,找了一个
茶馆,边喝茶边聊天。农劲荪曾留学日本,知识渊博,他常给霍元甲讲一些中外的事,使霍元甲大开眼
界,明白了不少道理,也激发了霍元甲爱国报国之心。
二人谈兴正浓之时,忽闻河边有一阵嘈杂之声,原来是运皇粮的船只要在这里停泊。押粮的李刚跳上
岸来,转了一圈,没有找到打桩的地方,他有些着急,抬脚把一个席棚的立柱踢断了。席棚的主人是山东
逃荒的,靠炸果子为生,席棚倒塌,便赶紧跑出来,向李刚求情。李刚不容分说,扯掉席棚,把木桩尖头
朝下,以臂做锤,打起桩来。只见木桩
一寸一寸地被打进地里,一下子惊动了不少的人。那果子铺的主人跪求李刚给点赔偿,李刚不耐烦地
一脚把他踢开,在木桩上拴好缆绳,扬长而去。
就在这时,只听霍元甲一声大喊:“那黑小子,回来!”
李刚自恃是皇家粮船的保镖,怎把霍元甲放在眼里?他回转身来,对霍元甲说:“混小子,你是活腻
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当他得知对面的就是霍元甲时,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但他表面上不甘示弱,便
说:“姓霍的,别不识好歹,这事你还是别管的好。”二人言语不合,终于动起手来。霍元甲见李刚身手不
凡,便使出家传“秘踪艺”中的“闪步擗拦掌手雷”的式子,跳到李刚的背后,在其背猛出一“铁沙掌”,只见
李刚朝前踉跄几步,“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一头栽倒。
这时,船上的运粮官见保镖被打倒在地,大喊大叫,叫人捉拿霍元甲,清兵把霍元甲捆了起来。农劲
荪急得顿足捶胸。他见当朝体仁阁大学士徐桐恰巧在此下船换桥,便去喊冤。徐桐问明情由,慨叹霍元甲
是条好汉,又得知霍元甲是乡亲,便让人放了霍元甲。
一九零零年旧历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攻陷了天津。北京源顺镖局的“大刀王五”在与洋鬼子斗争中惨
遭杀害。霍元甲耳闻目睹了不少洋鬼子血淋淋的罪行,这使他种下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清政府的愤懑,
他回家乡招众练武,以报效国家。
为 国 争 光
一九零一年,霍元甲三十三岁。有一天,他的徒弟刘振声拿来几张广告传单,上面印着俄国大力士在戏
园卖艺的事,声称:“打遍中国无敌手,让东亚病夫们见识见识,开开眼界。”霍元甲看后拍案而起:“真
是欺人太甚!”他立即带着刘振声赶往天津卫。
他们先找到懂外语的农劲荪,然后到戏园说明来意。戏园管事久仰霍元甲大名,不敢怠慢。安排他们
在头等席坐定,便去向俄国大力士通报。
戏台上的俄国大力士出场了。他身材高大,体壮如牛,他先打了一套拳来活动浑身的肌肉,然后仰卧
台上,两手各举起一百磅的哑铃,双腿再夹住一个,在三个哑铃上放一木板,木板上放一张八仙桌,四把
椅子,然后有四名大汉上去坐在椅子上打牌,而木板毫不动摇。接着,他又表演平卷铁板。他先拿一厚铁
板让人用大锤砸三下,铁板毫无变化,然后他运足力气硬是将铁板卷成了筒。最后是断铁链。他把一条粗
铁链一头用脚踩住,然后绕身几周,另一端从肩上回过来用双手拽住,只听大喝一声,铁链咔嚓挣断,落
在台上发出巨响。这些表演,使台下的观众惊叹不已。表演过后,他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并扬言
表演三天,“欢迎'东亚病夫'的能者上台较量"。
霍元甲哪里还坐得住,他一个箭步跳到台上,大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当众与你较量,
怎么样?是君子斗还是小人斗随你挑!”
俄国大力士怕当众出丑,便让翻译向霍元甲解释说他刚才那番话都是夸张宣传,为的是挣钱,请不当真。
霍元甲再三叫板,他始终不肯比武,最后答应在报上承认错误,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一九零三年,武清李侍卫邀霍元甲比武。第一项是在空簸箩的边上走三圈。霍元甲此功不深,只走了
两圈半便把簸箩踢翻了,引起了李侍卫和门徒的嘲笑。第二项是每人各击对方三掌。李侍卫第一掌出击霍
元甲没事一样,只是脚下的青砖裂开了。第二掌下去,霍元甲纹丝动,脚下的青砖成了小块。李侍卫不同
倒吸一口冷气。他拼出全身力气击第三掌,只见霍元甲的以郐陷进青砖地里三坟多深,而身体稳如泰山。
霍元甲拔出双脚,微微一笑说:“老师傅请了!”李侍卫哪知他“铁沙掌”的厉害?只一掌,他就已经受不住
了,晃了晃,一头栽倒在地。李侍卫笑脸相赔,承认失败,并邀霍元甲诠下,以后再比。谁想他居心叵
测,竟把霍元甲锁在小阁楼里。霍元甲在天黑以后使出神力把铁窗整个推了出去,墙壁也塌了一块,方才
脱身。
一九零九年,上海来了个名叫奥匹音的英国大力士,在张园设擂,并在报上大登广告,自吹自擂,侮
辱中国人。当时上海苦于无人对敌,便来函邀霍元甲前往。
霍元甲一到上海,便也在张园设擂,并在广告写着“专收各国大力士,虽有铜皮铁骨,无所惴焉。”这
在社会上立即引起了轰动。奥匹音感到事情不妙,便以一万两银子做赌注要挟霍元甲,没想到胸有成竹的
霍元甲一口应承,奥匹音不得不签订了赛约。可是,在比赛的那天,奥匹单却再也不见踪影,原来他已溜
到南洋去了。
日本柔道会得知霍元甲挫败英、俄大力士,很不服气,便精选了十几名高手,来找霍元甲一试高低。
霍元甲先让他的徒弟刘振声上场,刘依照师傅的嘱咐,开始纹丝不动。日本武士见状猛扑过去,抓住刘的
衣服想把他摔倒,哪知刘的功夫较深,日武士使出多种招数,都无济无事,刘连败对方五人。
日领队非常恼火,便亲自上阵与霍元甲较量。他自恃技艺纯熟,但一交手便知道了霍元甲的厉害。他
企图黑手伤人,被霍元甲认破,虚晃一招,用肋急磕其臂,日领队骨断筋折。日方承认失败。
赛后,日方设宴招待霍元甲,席间,日本人知道霍元甲身患“热”“疾”就介绍一个叫秋野的医生为之看
病。哪知服药后,病反而逐渐恶化,仅月余,一代武术大师就含恨离开了人间。事后朋友们把药拿去化
验。才知是一种慢性烂肺药。这是日本浪人暗下了毒手。
霍元甲卒于一九零九年一月十四日,年仅四十二岁。国人闻此噩耗,无不深感痛惜。
霍元甲逝世后,他亲手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墓地在上海北郊,碑上刻有“大力士
霍元甲之墓”。
一九一零年,在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操党校的基础上,成立了精武体育会。该会成立十周年时,孙中
山先生亲自题赠匾额,书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并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
霍元甲被日本浪人暗害后,霍妻王氏抚养着两子三女艰难度日,于一九六零年去逝,终年九十一岁。
霍无甲的遇害,给霍家带来极大的悲痛,集家仇国仇于一身的霍元次子霍东阁即随叔交霍元卿前往上海,
扶持创办不久的精武体育会,志在强民强国。经几年苦心经营,使精武体育会的威望日益提高,全国许多
地方都成立了分会。一九一九年,霍永阁应精武广东分会邀请,前往广州任教。在此期间,他得悉旅居南
洋的华侨也在筹建精武体育组织,不胜欣喜,便于一九二三年携侄子霍寿嵩前往印尼组织、宣传精武体育
组织,得到当地人民的赞扬。第二世界次大战期间,他积极组织反日活动,被日本宪兵逮捕。一九五六
年,霍东阁逝世,许多华侨组织联合发出讣告,悼念这位客死异邦的爱国武术家。他在印尼遗有一子一
女,现已加入印尼国籍,开办制药厂。霍寿嵩到达印尼后,随叔父在精武组织教习练武,后开设医院,以
行医为生。霍寿嵩生前曾写信给祖国的亲的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对不能重返故里引为憾事。临终
前,嘱咐家人在他死后把骨灰撒入大海,取水流千遭归大海之意。霍寿嵩妻子叶水娘带着丈夫的遗愿,在
一九八零年携子女回国观光。霍寿嵩有一子三女,儿子霍公正继承父业,在印尼任中医骨科大夫。霍公正
有两个女儿在广州工作。
霍元甲的大部分后代现在天津市,以小南河村为最多。他的长女霍东清(一八九六年生)现还健在。
他们至今还留有习武遗风,一些后代使拳弄棒很有功底。
原载中国功夫 智慧城校订,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