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岛
集合住宅城市新景观
作者:京青 @ 2001-08-07
集合住宅城市新景观
目前,旅日建筑师周静敏博士在遍访了世界上著名的集合住宅(住宅小区)后,
为国内的建筑界带回了一股新空气———《新住宅设计》。书中集结了近二三十年
的杰出项目,堪称未来城市持续性集合住宅开发的典范。在周博士的书印刷之际,
北京青年报从中选择了三个最新的小区,让读者先睹为快。
楼梯是垂直走廊
1998.日本岐阜县
1996年,位于日本中部的岐阜县政府,在著名建筑师矶崎新的主持下,邀请了
四位女建筑师来规划设计岐阜县的理想县营住宅。在此介绍的是霍利住栋的第一期
工程。
霍利教授认为,理想的住宅设计既要注重室内平面推敲又要兼顾外观设计特色。
创造室内公共场所丰富的空间形态,以及明确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范围是霍利住
栋设计的基本概念。
在住宅类型上她选择了二层一户式,将公共性较高的空间如客厅、厨房放在一
层,二层用于设置各自独立的寝室。
两层高的采光庭设有很大的开口部,保证了室内充足的阳光,也加强了与户外
空间的连续。楼梯被定义为“垂直的走廊”,其新颖的细部设计很受青年人的喜爱,
同时也起着通风的作用。各自独立的寝室用推拉门相隔,既满足了私密性的要求,
又增加了将来空间变化的柔韧性,可以随家庭成员的改变而重新分割。
对于外观的设计,霍利教授有她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考虑到将来的住宅维修与
改造的费用,集合住宅不可能像其他建筑那样运用细部来刻画立面效果。她巧妙地
利用了不规则的地形,并以有规则的反复在较单调的立面上部分地施加色彩,使立
面显得简洁而又生动。
差环境中的好住宅
1996.英国伦敦
Proctor Matthews Architects的建筑师长期从事城市再建项目的研究与设计
工作。特别是对小规模建筑的处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当他们开始设计这个位于伦敦
南码头区的只有11户规模的小集合住宅时,首先对其所处的居住环境做了一系列调
查。从当时的统计数字上看,伦敦是英国城市中生活环境最差的地方,而该住宅所
处的Tower Hamlets区又是伦敦32个区中居住环境所得评价分最低的。在这种情形
下,建筑师决定建造一种现代的联排式住宅来对应城市的基本构造和地区特征。
该住宅建于一个拆毁的旧宅遗址上,处于乔治时期的联排住宅及一些新改建住
宅的包围之中。其正立面朝向大街,但拥有一片绿化地作为缓冲地带及步行道。窗
户很大,有两层高,灰色的金属窗棂、门框处理得简洁而具力感。木构架的阳台与
砖砌外墙在颜色上很统一,但由于材料质感的不同而建立起层次感,特别是由于金
属窗门框的介入,使得这种层次感更显清晰。该住宅曾获1997年英国住宅设计奖
(国家奖)。
悬空的老人住宅
1997.荷兰阿姆斯特丹
欧洲田园都市里最具特色的绿化空间正日益受到城市高密度化的威胁。本设计
“100户老人住宅”即为在城市高密度化的进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公共绿地空间所做的
尝试之一。
基于住宅法的日照规定及地形的限制,计划安置100户的居住栋只能容纳87户。
其余的13户该如何解决呢?如果拉细每个单元,南北向将过宽,如果另建别栋,势
必减少公共用地的空间。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建筑师将这13户“悬挂”到北
面。
因为基本型单元在结构上采用了合理的规范化设计,所以节省了7%~8%的预
算,足够用来补充“悬挂”部分的超支。为取得良好的隔声效果,户与户之间的隔
墙比构造的需要加厚了8厘米,但由于让它与单梁的桁架相连,这个厚度并未加重承
重墙的荷载。
南立面的窗和阳台的色彩绚丽多样,其位置的丰富变化创造出不同的景观视点。
而在北面,悬于空中的设计处理手法既丰富了立面的表情,又节约了地面空间,使
之能用于更多的绿化建设,成为这一地区名副其实的设计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