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记坊
亦师亦友张袁祥
作者:乔木 @ 2001-08-07
7月24日 亦师亦友张袁祥
我在中学读书时,张袁祥是我的音乐教师,他手风琴拉得绝对娴熟,边拉边唱。
我离开中学后,他到了施耐庵研究会从事专职的施耐庵文物史料的研究工作。音乐家摇身一变成了文
史专家。
我从部队复员时,一次路遇,他正在以文联的名义印发一本家乡的文艺作品集。因刚刚从部队到地
方,人们也不太了解我,此时他知我写写散文,并发表过一些作品。因书即将付印,还是收了我的一篇获
奖散文。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在施耐庵文物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里仅记点
滴。
日前,中国水浒学会向张袁祥先生寄来了证书,聘请他为该学会的常务理事和学刊《水浒争鸣》编
委。同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水浒争鸣》第六辑,发表了他的1万余字的文章《施耐庵研究的演
进过程》,该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自明代以来数百年间,特别是解放以来五十年代始于今日的关于施氏
问题的研究进程。原为专业文物工作者的张袁祥同志在他奉命从事施耐庵文物史料调查搜集和研究工作
中,对搜集到的多件施氏珍贵文物史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写有供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参考的宝贵资料《施
耐庵文物史料调查报告》数千册影响学术界。民间传说和连环画《施耐庵》在海峡两岸四次出版发行超过
十万册,并被台湾列入《中国文学家丛书》,并为海内外所注目。为策划筹建白驹施耐庵纪念馆以及纪念
馆展馆陈列设计的阶段性工作曾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这几年半路出家我也关注这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邑人施耐庵,苦于资料有限,我从张袁祥先生处获
益不少,至今我借阅他的一本《施耐庵研究》的书已历数年还珍藏在我处。这多少有点像时下有人借债
的,不赖帐,就是没有准备还债。
这几年在我生活、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不少不求索取、真情奉献的师友,张袁祥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亦师亦友张袁祥,人生难得是知已。
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