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区
实施名牌战略 加强质量管理
作者:马志宏 @ 2001-08-15
以实施名牌战略为龙头 全面推进企业质量管理
马志宏
目前,我国加入wto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入世以后, 外国著名的商业企业、工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将
畅通无阻。我们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全球一场规模空前铺天盖地的商战即将拉开
帷幕。纵观形势的发展,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始终掌握“制空权”重要的武器就是产品的品牌,实施名牌战
略,全面加快我们的质量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是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业生产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生产,中心是提高产品质量,把质量摆到第一位”。
从价值规律的角度来分析,全面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就等于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节约了活化和物质劳
动的消耗,实现了经济效益有效增长。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们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据有关部门的抽查统计,我国的企业产品
的质量问题形势依然严峻,而且因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质量下降已占到所有不合格产品总量的83%左
右。 因此近几年来中央多位领导同志明确提出必须以质量管理为纲,对全面的质量管理要大声疾呼,大讲
特讲。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产品的质量问题,必须以实施名牌战略为龙头,全面加强企业
内部的全程质量管理。
一是全面实施名名牌战略争创国际品牌,必须树立和培养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我们企业要想在下一
步的品牌大战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质量管理体制上有所创新。这里所讲的质量管理不单是指工序质
量和降低不合格产品率两个方面的工作,还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以及计划采购、制造、环保、
销售服务等全过程质量的管理。一方面我们要善于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另一方面要更善于引进国外智力,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质量管理制
度。同时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为创名牌,
提高品牌竞争力,质量改进已经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发展到企业成本、利润和竞争力上。对此我们必须尽
快树立新的全程质量管理观念,以便迎头赶上。
二是全面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际品牌,必须选准改进质量管理的突破口。 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入
世以后国外一些名优产品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必将对我们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我们的产品不仅
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发展方向,而且要在研究开发特色产品、差异化产品上做文
章,从而开发市场空白点,减少产品竞争阻力,形成错位竞争形式,同时我们在开展质量改进工作时,不
能停留在一般的质量标准上,而要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质量需求。其一是全面了
解掌握消费者目前对企业产品的质量要求。其二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中最注重的方面。其三是消费者能够
容忍忽视我产品部分质量问题。从字面上看这三层都是在要求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就其实质来讲从
第一层到第三层则是质的飞跃,第一层仅是让消费者了解了商品,而到第三层消费者已从心里全面接受了
企业的产品。这就是提醒我们作为生产商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实际质量需要,从而去创造产品的质
量特色为建立国际品牌奠定基础。当年日本的汽车就是以省油、噪音小、无污染的质量优势战胜了美国、
德国的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质量优势而大量占领市场成为世界名牌。
三是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际品牌,必须进行超前性的质量开发。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信息时代,科学
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全球的名牌创立过程大大加快。作为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只有率先
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率先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才能创名牌,才能保证名牌产品和声誉不衰。我们必须尽快
缩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差距,全面了解社会质量需求变动和特点,探索产品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过
程,从而开发出具有质量优势和质量特色的新产品和新品种。从产品的质量构成来看,随着时代和消费观
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美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质量方面提出了不同发展要
求。如在服装产品上,消费者对其美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对实用性、耐久性则有所下降;在
机电产品尤其是在家用电器方面消费者则对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美观性的要求不断上升,而
对其经济性的要求则相对有所下降。企业只有真正把握这些趋势才能搞好超前性质量开发。
四是全面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际品牌, 必须抓住时机努力扩大品牌质量的影响。在产品质量的开发过
程中,我们不应把目光紧紧盯在是否拥有牌子而是要紧盯市场,时刻掌握自身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和在消
费者中的信誉度和知晓率。与此同时要适时掌握时机通过重要质量展示帮助消费者不断提高对同类产品质
量的辨别力,使企业产品的高质量得到关键消费者的认同,以此扩大品牌影响。此外要通过维护质量信誉
等方法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当我们企业出现意外质量事故或产品被假冒而损害质量信誉时,千万不能保持
沉默,而必须迅速采取行动,要通过新闻媒介公布事实真相,全力维护产品的质量信誉,哪怕付出昂贵经
济代价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