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1-09-06
小学生作文宝典
我班的壁报
黑龙江虎林县八五八农场小学 董婧
别看我们六(3)班人不多,壁报办得倒丰富多彩。
你看,壁报左上角是“美术”栏目。这儿有昂首阔步的大公鸡,有沉思的丹顶鹤,还有精美的书签设
计。
壁报左下角边上是“我太穷了”栏目。因为我们的知识太贫乏,才办起这个栏目。它包括古诗、好词好
句。这些诗词、句是要求大家背下来的,这对我们写作方面很有帮助。接着是“别跑调”栏目,这上面抄着
一些我们喜爱的歌;旁边是“哈哈角”栏目,上面的幽默画和笑话准保让你笑得合不上嘴。
壁报中间的上方还设了“五讲四美”标兵、学习进步新人、劳动标兵、班级骄子等六个栏目。
提起“班级骄子”栏目,那可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班张黎、弥丹等八位同学,先后在全国的作文和篆刻
比赛中获奖,该栏目就是他们的情况介绍。他们不仅是我们班的光荣,也是我们八五八农场学校的骄傲。
最引人注目的是壁报中间的“发表园”,发表的是作文和篆刻作品。作文部分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读后感》,还有对一幅画的见解,介绍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张黎同学用笔名发表于《农垦日报》的报道,
还有慕姝楠、张黎、王金丽三位同学在“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中的获奖作文。篆刻可以说是我们的“一枝
红杏”。弥丹、白晟、夏春苗、金春等四位同学的好几幅作品分别在各级的书法、篆刻比赛中获奖,作品分
别被选入《当代经济文化明星画册》、《中国书法作品精萃》两本书中。“方寸之间,变化万千”,这一枚
枚精致、富有个性的图章,饱含着他们的多少心血和眼泪,又凝聚着老师的多少汗水。壁报右上角是“书
法”栏目,贴着同学们的书法作品,有的字刚劲,有的字秀丽。这些字,各有各的个性,会让你直伸大拇
指。
壁报右下角是“七十二小时”栏目,三天学一条格言;还有“面包”栏目,它包括歇后语、小知识等,这
些都是作文的调料。
我相信:我们会把我班的壁报办得更加绚丽多彩!
文章开篇,作者先用一句话概括了班上的壁报办得丰富多彩,然后用准确的方位词按照从左到右、从
上到下的顺序介绍了壁报每个部分的栏目。从这些栏目介绍中,读者不仅清楚地知道了壁报的内容,更为
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抓好德育、广泛地获取知识而感动。文章在介绍栏目内容时,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
法,使人读后不但了解了壁报的结构,也从壁报中看到同学们努力学习的精神和狠抓素质教育所获得的成
果。
奇妙的电脑
重庆市望江机器厂一小 张启明
在一个幽静的峡谷里,一座多角形的黄色大楼在绿树林中拔地而起。这就是望江厂的“计算机中心”。
一天,我们“电脑夏令营”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计算机中心”参观。我们脱了鞋走进大楼,来
到1号机房。啊,这儿的规模真大!乳白色的墙壁,落地式的玻璃窗上挂着天蓝色的窗帘。叔叔、阿姨整齐
地坐在一台台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电脑前,像弹钢琴似的操作着电脑。这么大的房间,这么多精密的电
脑,使我大开了眼界。
这时,一位戴眼镜的伯伯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接待了我们,他亲切地对我们说:“电脑是人们的得力助
手,能干许多工作,减轻人们的脑力劳动。比如电脑能计算数字……”说完,他在一台红色的电脑旁坐下,
为我们亲自操作。只见他的双手熟练地按着键盘,电脑的显示屏上就出现了几行绿色的数字;一会儿又出
现了一簇簇鲜花;不一会儿,它又唱起了美妙的歌曲。电脑的这些精彩表演太妙了!
接着,我们随着戴眼镜的伯伯来到一间像水晶宫一样亮的玻璃机房,电脑的显示屏上就出现了“欢迎小
朋友!”五个红色的大字。咦!它怎么知道我们来了?真奇怪!这时,一位叔叔走进来,将一张图纸从电脑
的“大嘴”里送了进去。叔叔神秘地睁大眼睛,用一根指头暗示我们到打印机旁去。我们转过身一看,嗬!
打印机正张着“大嘴”往外吐着一张张彩色的图纸呢!电脑怎么有那么多彩色笔呢?我正不解地思索着。“你
瞧。”我随着叔叔的说话声望去,什么也没有看到。“再仔细瞧瞧。”叔叔再叮嘱说,我踮起脚尖,伸长脖
子往打印机里一看,真想不到,玻璃罩里有一个放着彩色笔的圆盘,正飞快地旋转着。啊!这电脑太奇妙
了!
电脑还在不停地工作,打印机张着“大嘴”,还在不断地吐送出一张张图纸,这图纸仿佛变成了一支支
火箭,一颗颗卫星,飞向了太空……可是电脑是怎样把图纸传给打印机的呢?打印机又是怎样来完成那一张
张图纸的打印工作的呢?我多么希望自己早日掌握这些知识啊!
全文按照参观顺序介绍所看到的电脑的功能,小作者亲眼看到电脑能计算数据,能画出美丽的图画,
能唱美妙的歌曲,还能进行彩色打印。对于计算机工作这种高新技术,作者感到非常奇妙,因而头脑里产
生一个又一个问题,渴望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体现了作者渴求新知,热爱科学的好思想。
可爱的大熊猫
广西南宁市天桃小学 冯小樱
在各种动物中,我最喜欢的要算是大熊猫了。大熊猫是我国的珍贵动物,它们的故乡在四川。
大熊猫的长相可有意思了,它胖乎乎、圆滚滚的,很逗人喜爱。它们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
眼圈、耳朵和肩部是黑褐色的,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了一副墨镜,再加上
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可爱极了。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经过饲养员叔叔阿姨们的训练,还会表演许多节目呢!如钻圈、直立、翻跟头和推
小车等。我最喜欢看大熊猫翻跟头了。它把胖胖的身体缩成一团,像个大皮球似地滚来滚去,引人发笑,
非常好玩儿。
大熊猫不像猫那样嘴馋,吃鱼吃肉,也不像猴子那样专吃鲜美的野果。大熊猫喜欢吃的是竹叶和竹
笋。可是,前几年,四川的冷箭竹和华桔竹开花枯萎,大熊猫不能吃了,它们只好外逃觅食。在觅食途
中,听说还饿死了好几只,我知道了,心里可难过啦!国家发出了“救救大熊猫”的号召后,我把积攒起来
的零用钱全部交给了老师,为抢救大熊猫献上了一点心意。后来,听说大熊猫得救了,我心里甭提多高
兴。
我爱大熊猫,它在我的小天地里到处可见。我的文具盒里、书皮上、床头、书桌,都贴着大熊猫的画
片。上美术课时,如果老师要求画自由命题的画,我也常画熊猫。这些,可能都是因为我过于偏爱大熊猫
的缘故吧!
小作者紧扣“可爱”二字行文,首先对大熊猫进行肖像描写。他从外形、颜色、神态等方面对大熊猫进
行了刻画,很好地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然后从大熊猫会表演这一角度说明它的可爱。其中突出描写大熊
猫翻跟头,比喻恰贴形象。问题是对后面两段怎么认识,这两段是否离题?我认为没有离题。后两段
写“我”如何爱大熊猫,这是从侧面表现大熊猫的可爱。为什么这样说,很简单,正因为大熊猫可
爱,“我”才这么爱它,而“我”这么爱它,也正因它可爱。
本文的这一优点告诉我们作文必须处处围绕中心落笔。
雨夜
福建宁德县考生 蔡宝芸
“六月天,孩儿脸。”刚才还是万里碧空,夕阳斜照,现在,天就一下子黑下来,好像要把整个大地吞
没。猛地,一道闪电像利剑似地划破了夜空,接着雷公公打起了闷雷,风婆婆呼呼地刮起了大风。不一会
儿,豆大的雨珠落了下来……
正在房间做功课的王小刚,看看窗外,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事,不由叫了起来:“糟糕,学校刚种下的
花一定……”王小刚没有多想,拿起雨伞,摸着黑,向校园跑去,很快地便消失在雨幕中……
他来到学校,飞快地向办公楼门前跑去。只见楼前花坛里的花都被风雨压弯了腰,好像在哭泣:“疼死
了,疼死了,快救救我!”王小刚先把花儿扶正,然后小心翼翼地培上松软的土。为了不让花再遭雨的“鞭
打”,王小刚来到传达室向李伯伯借了块塑料布,又找了些木棍。他把木棍插在花周围的泥地里,把塑料布
绑在木棍上……花儿笑了,好不神气!
风停了,雨小了。王小刚看着亭亭玉立的花,满意地笑了。
《雨夜》根据图中小男孩拿着雨伞正准备出门的画面,想象出王小刚冒雨摸黑到学校保护花的事,表
现了王小刚爱学校的好品质。
雨天
天津塘沽区明星路小学 章蔚嵊
要求:1.仔细观察图,根据图的内容以《雨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为了叙述方便,给小学生起个
名字。3.文章要符合图意,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通过符合实际的想象,对环境和人物
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做恰当的描写。
老天不知遇到了什么悲伤事,一大早就“哭”起来。雨点劈劈啪啪打着地面,地上仿佛挂了一个无比宽
大的水帘。
路上,行人稀少,光明小学的苏东同学正去少年宫参加活动。他,两道黑眉毛,一双大眼睛,既有“男
子汉”刚毅的气魄,又有女孩子热心的特点。这时,苏东正举着伞,穿着雨胶鞋,急步向前走。透过“雨
帘”,他看见有个人影在吃力地行走,脚下直打滑。他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睁大眼睛仔细地看了看,是位
老奶奶。他急忙向前跑,真是无巧不成书!那老奶奶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倒在了地上。苏东的心“咯
噔”一下跳了起来,他恨自己跑慢了几步,赶紧过去扶住那位老奶奶。只见这位老人满头银发,眼角的皱纹
聚在一起,发出低低的呻吟。苏东一边扶老人,一边说:“老奶奶,我扶您起来。”老奶奶吃力地用手撑着
地。苏东一手给老奶奶撑着伞,一手搀扶着老人,把老奶奶扶到路旁的老槐树下。他把伞让给老奶奶遮
雨,自己冒雨去拾滚在路边的伞。雨无情地下着,苏东的衣服早已湿透了,他不禁打了个冷颤。老奶奶望
着眼前这位懂事的孩子,眼里充满着感激的泪花。苏东决定送老人回家。老人一再说:“不用了。”苏东却
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呀!”老奶奶重复着这句话,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多么
高兴啊!
路上的行人匆匆走过,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雨点敲打着路面,仿佛向人们讲述着刚才发生的事,又
像是为苏东唱的赞歌。苏东搀扶着老奶奶,举着伞,向前走着,渐渐消失在雨雾中。
这种看图应试作文,主题思想、写作范围,命题者提供的画面是规定了的。能否获得高分,取决于应
试者对画面能否正确理解,能否展开想像构成故事情节。
小作者抓住了画面主体,展开想象,特别注意了环境、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是
一篇极其切题的应试作文。
老鼠上课
湖北武汉市硚口路小学 李冰
一天,一群小老鼠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猫”字,小老鼠都觉得很新鲜,便纷纷议论
起来。有的说猫能飞吧,有的说猫能游泳吧,有的说猫像狗吧,也有的说猫像小鸭吧。老师听了说:“你们
全说错了,猫不像狗,也不像小鸭,猫很厉害。你们以后一听到猫的声音就要赶快逃……”但是,无论老师
怎样讲猫的厉害,小老鼠们也不觉得害怕,反而觉得很新鲜。
这时,老师说:“安静了,大家不是想看看猫吗?我这里有一幅猫的挂图。”它一面说,一面打开了挂
图。小老鼠们一看到猫的挂图,害怕极了,拼命地逃跑。
看着它们狼狈逃跑的样子,老师大吃一惊。过了一会儿,老师也明白了。
小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有趣就有趣在小老鼠并不知道自己的最危险的
敌人的名字叫“猫”。所以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猫”字时,小老鼠议论纷纷,觉得新鲜,但当它们看见猫的
挂图时,这才知道“猫”字所指的对象,所以拼命逃跑。这个童话故事运用对比的写法,情节完整,符合情
理。
小作者告诉我们:借助形象才能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学到的东西才是有用的。
大树和小草
广东深圳市南园小学 李赞
在一条小溪边,长着一棵大树和几棵小草。大树十分寂寞,想找个说话的。它向周围望了一下,发现
有几棵很矮的小草,便漫不经心地问:“喂!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大树哥哥,我,我叫小草。”小草没
想到大树会与自己交谈。
大树打量了小草一番,讽刺地说:“小草?你确实太小。你怎么会长成这副模样?”小草回答说:“大树
哥哥,您魁梧健美,我作为和您朝夕相处的朋友,感到自豪。”大树生气地说:“什么朋友?别忘了,你是
小草,我的身份比你高得多!”小草心平气和地说:“我们同在一块土地上,同样吸着大地母亲的营养,为
什么不能称朋友呢?”大树火了,大声喊:“住口,放肆!我为人类贡献大,小至桌椅,大到矿井、铁路,哪
行少得了我?你只会和我争吃营养,太不像话!”小草解释说:“我也有作用,比如保护土壤、绿化环境、作
牲畜饲料……”大树不耐烦地打断了小草的话说:“行了!尽吹牛,可怜的小不点儿!”小草忍耐不住说:“不
要欺人太甚,你等着瞧!”大树轻蔑地“哼”了一声:“笑话,难道我还怕你不成!”
正巧,一场暴风雨来临了。一阵狂风刮过,接着闪电划破了天空,暴雨倾盆而下,大树身体歪斜了。
又是一阵狂风向大树袭来,“咔嚓”一声,大树重重地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而小草紧挨着大地,安然
无恙。
第二天,风停了,雨住了。经过这次暴风雨的洗礼,小草更加茂盛,更加挺直。而大树横卧在小溪
边,像具死尸,枯干了。小溪目睹着这一切,深有感慨地说:“这叫‘满招损,谦受益’呀!”
小作者根据第一幅图一棵大树的模样,想象了大树和小草的一番对话,体现了大树骄横,看不起小草
的特点。根据第二幅图,想象出在一场暴风雨中,大树被刮倒了,而小草却因紧挨着大地而安然无恙的情
景。文章最后用小溪的感慨说明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怪哉?忧哉?
湖北大学附小 叶蓁
提起90年代这个竞争年代里的小学生——苦!参加的培训班多,作业也多,身上还寄托着家长们的期
望,负担不轻。要说家长——更苦!孩子不争气,操心;望着别人孩子成绩上去了,又忙着给自己的孩子报
强化班、学习班,还得操心……如果说超负荷地学是为孩子好,那也罢了,然而目前,又出现一种令人担忧
的怪现象。
且看画上的一对父子,儿子要去学画,手里拿着一罐饮料闲悠自得地喝着,大概是对辛苦学习的补
偿,爸爸对儿子的关心则令人“感动”:怕儿子晒着——打着伞;怕儿子累着——背画板。
面对这种现象,我不想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只想问一问:“再这样下去,中国还有希望吗?”
显然,这是一篇看图作文。读完全文,我们不难知道画面表现的内容。
本文言简意赅,全文不足240字,却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文章先从90年代竞争中的小学生
的“苦”写起,很快转到写小学生负担重、家长更“苦”这一社会普遍现象。透过这一现象,小作者想到的
是“再这样下去,中国还有希望吗?”因小见大,小作者非凡的洞察力令人惊叹。
文章开宗明义,中间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叙议,卒章显志,首尾照应,一气呵成。
骄傲的小毛驴
湖南凤凰县箭道坪小学 彭运涛
小毛驴很能干,可是很骄傲。有一天,小毛驴吃得饱饱的,昂着头,挺着胸脯,大摇大摆地来到一个
山坡上。它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得意洋洋地唱着自己编的歌:“小毛驴,有力气,装得多,要比本领我第
一。”
它走着走着,看见一台电磨机在磨面,心想:电磨机算什么,我小毛驴一下子就磨出好多好多,我和
它比一比准会赢。它快步走上来对电磨机说:“大肚皮的电磨机,咱们比一比磨面好吗?”电磨机说:“小毛
驴,你不要骄傲,骄傲会输的。”小毛驴满不在乎地说:“我才不会输呢!”便磨起面来。只一会儿,电磨机
就磨了60公斤面粉,而它呢,才磨了3公斤,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小毛驴不服气地对电磨机说:“磨面比
不赢你,可我驮东西比你多,说完,便走了。
走着走着,小毛驴看见大卡车在运麦子,心想:这算什么,我比它跑得快,和它比一比准会赢的。于
是,它就对大卡车说:“大脑袋的大卡车,咱们比一比运麦子好吗?”大卡车说:“骄傲的小毛驴,你一骄傲
呀,就会输。”小毛驴又满不在乎地说:“我才不会输呢!”说完,便比起来了。大卡车把好几千公斤麦子放
在车厢里,“嘟”的一声,风驰电掣般地开走了。大卡车运了一次又一次,而小毛驴呢,只驮得起几十公斤
麦子,还不到终点就累得差点倒了。小毛驴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往家里跑去。
小毛驴回到家里,心里想:现在,农村使用机器了,我哪里比得赢电磨机、大卡车呀!从此以后,再也
不能骄傲了。
小作者根据第一幅图上一头小毛驴昂着头,挺着胸脯的神态,判断它很“骄傲”,并描写出它骄傲的样
子。根据第二、三幅图,描写了小毛驴先后与电磨机、大卡车比本领的情景。根据第四幅图,描写了小毛
驴的感叹。文章故事情节生动。不仅指出了盲目骄傲的坏处,还反映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
高。
这个电视节目真好
河南商水县一小 雷娜
“太棒了!”“好球!进了!……”从客厅传出一阵阵喝彩声,原来是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坐在电视机前,
看足球赛呢。场面好激烈呀,我禁不住喊起了“加油,加油!……”
这场足球赛是中国队对美国队。被称作“老球迷”的爷爷,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睛,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
电视屏幕。爷爷在一边说:“你看那外国队员个子多高,咱们能胜吗?”我说:“当然我们能胜!胜败不在个
子高低,而在于技术和智慧。”但爷爷还是有点担心。
绿茵场上,一名美国队员最先跑到足球旁边,正准备飞起一脚的时候,我方一名队员眼疾脚快,抢先
飞起一脚,把球踢到了对方半场。没想到另一名美国队员又截住了球,就在这时候,只见我国的7号队员飞
速上前与他抢球。我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真想上去帮他一把。“噢,夺过来了!”我不由得为我们的7号
队员夺得了球而高兴得叫了起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方队员抢过球的一瞬间,对方的12号队
员用右脚一勾,好不容易得到的球又被他抢去了。我急得直跺脚,爷爷也直叹气:“唉?这么好的球,怎么
又被抢去了呢?”此时,我真想变作孙悟空,上去把球夺回来,可惜我没有那么大的本领。“好,好!”我正
在叹息着,被爷爷的叫好声吓了一大跳。原来我方一名队员趁对方不注意,飞起一脚,对方守门员猝不及
防……“进了,球进了!”“好,踢得好!”我们一家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拍手叫好。赛场的观众席上
也一阵轰动……
经过九十分钟的激烈争夺,中国队终于以1∶0战胜了实力雄厚的美国队。中国队员激动得拥抱在一
起,有的激动得哭了。是啊,他们经过多少次刻苦训练,流下多少汗水,才换来了这次胜利呀!妈妈乐得脸
上像开了一朵牡丹花,我和爸爸、爷爷眼里都噙着激动的泪水。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看到看台上的人们手里都挥动着鲜花,有人挥舞着五星红旗……我心里暗暗下决心,那些大哥哥们为祖
国争得了荣誉,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
今晚的这个电视节目真好啊!
这篇文章详细地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如:“我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真想上去帮他一把。”“我
真想变作孙悟空,上去把球夺回来,可惜我没有那么大的本领。”“我心里暗暗下决心,那些大哥哥们为祖
国争得了荣誉,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表现了小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决心为祖国争光的强
烈愿望。
小猴学飞
山东牟平县宁海镇中心小学 刘鹏
一只小猴子爬上一棵枣树,贪婪地闻着枣树花发出的阵阵清香。忽然,一只老鹰从它的头顶飞过。老
鹰扑打着那对大翅膀,敏捷地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猴子看着,可眼馋啦!它多么羡慕空中飞翔的老鹰,多
么想自己也能飞起来啊!
于是,它爬上了那座临着大河的高崖。它想到蔚蓝的天空里快活地飞翔,让清清的河水摄下它那优美
的姿势。想到这儿,它便张开了双臂,左脚一抬,右脚一蹬,“飕”地离开了山崖 。小猴感到像腾云驾雾,
但不是腾空而起,而是“咕噜咕噜”顺着山崖一个劲地往下滚。尽管它拼命摆动着自己的双臂,想使自己飞
起来,可它的身子却像石头一样沉,胳膊像棍子一样硬,怎么也飞不起来。可怜的小猴一直滚到山崖下,
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险些丢了小命。它摸着疼痛的屁股,呜呜地大哭起来。
聪明的小猴停止了哭声,它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没有翅膀,又没长羽毛,要想飞是办不到的。从
此,它老老实实地在深山老林里,在高高的山岗上,学着自己该学的本领。
几年过去了,这只聪明的小猴子,成了又有本领又受大家欢迎的猴王呢!
小作者根据画面,把小猴学飞的原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详写了学飞的经过。文章对小猴
学飞的动作和“飞”时的感觉描写得很逼真。如:“它便张开了双臂,左脚一抬,右脚一蹬。”“可它的身子
却像石头一样沉,胳膊像棍子一样硬,怎么也飞不起来。”文章结尾,写小猴“老老实实地在深山老林里学
自己该学的本领,后来成了又有本领又受大家欢迎的猴王”,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放风筝
重庆市沙坪坝育英小学 邹佳
星期六的下午,天气晴朗。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太阳把它那金色的光芒洒满了大地。
我们二年级的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河边放风筝。
到了河边,同学们像一群落在沙滩上的小鸟,奔跑跳跃。我们放起了风筝,阵阵微风把一只只风筝送
上了蓝天。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有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这些风筝当中,最好的还是一个同学做的“王”字风筝。你看它神气极了,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好像在
告诉其他的风筝:“你们看,我飞得多高呀。”
我做的风筝像只燕子。它不像别的风筝那样艳丽,上面写着“热爱科学”四个大字。
我看着越飞越高的风筝,高兴极了。啊!我的理想也跟着风筝越飞越高了……
《放风筝》一文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小作者首先用短短的几句话写出景色的特征,然后用
一个形象生动的比拟写出同学们的高兴劲儿,并想象出风筝的各种艳丽的色彩,这就把静态的画面写活
了,也为“单调”的画面涂上了美丽的色彩,有一定的层次感。在所有的风筝中,小作者重点描绘一
个“王”字风筝,运用拟人手法突出它的“神气”。结尾以“我”的风筝的形状特征,寄托出“我”的理想和志
向,升华主题。可见,要想写好看图作文,就要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邮递员
上海市安亭师范附小 蒋紫嫣
今天是星期日,我做完功课准备出门,可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风啊!阵风夹着豌豆大的雨点,打在
屋檐下的雨篷上“啪啪啪啪”直响。门前的一棵樟树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我吓得赶紧把门紧紧关上。
正在这时,我隐约听见门外有“丁零零”的自行车铃声,随后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个熟
悉的身影站在门外,原来是邮递员王伯伯送报纸来了。只见王伯伯全身上下湿淋淋的,两条裤腿像泡在水
里一样。头上戴的大盖帽上雨水顺着帽沿流下来,落在两鬓已经花白的脸上。那双眼睛仍旧是那么炯炯有
神,透过眼镜对我微笑着,显得更加和蔼可亲。我很过意不去,一边接过王伯伯手中的《人民日报》和
《小朋友》杂志,一边把王伯伯往家里拉:“王伯伯,外面雨很大,到屋里躲躲雨吧。”王伯伯笑了笑
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我还要去送报。如果别人收不到报纸,会着急的啊!”话音刚
落,王伯伯已骑上自行车向大雨中冲去了。
这时,我心里不由升起了一股敬意,多辛苦的邮递员啊!望着王伯伯远去的身影,我觉得他越来越高大
了。
作者根据图意,在第一自然段描写一个风大雨大的特定环境,渲染了气氛。第二自然段,描写王伯
伯“全身上下湿淋淋的,……两条裤腿像泡在水里一样”,突出了邮递员王伯伯送信风雨无阻、工作认真负
责、待人和蔼可亲的好品质。结尾意味深长。
接妈妈
浙江杭州市天长小学 郑杰
夏天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家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忽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不一会儿,原来还明亮
的玻璃,变得模模糊糊了。我连忙打开窗户,一阵风夹着雨迎面扑来,吹得我鼻子痒痒的,直想打喷嚏。
我看着那鞭子似地抽打着屋脊的大雨,想起了妈妈。妈妈今天上班没带雨具,她从汽车上下来,还要
走好长一段路呢!怎么回来呢?望着窗外这茫茫大雨,我又想:“我在上学的时候,每次下雨时,就急得想
哭,可是看见站在校门口的妈妈那慈祥的面孔时,就放心了。这次,妈妈没有雨伞和套鞋,一定像我那么
急,我要到车站去接妈妈。”
想着,我便拿了一双套鞋和一把雨伞,穿上雨衣,急冲冲地走向公共汽车站。雨越下越大,天地间像
挂上了一面宽大的雨帘。路边公园里的树木像很疲劳似的,被雨打得摇摇晃晃。雨水打在地上,地上的热
气都升了起来,远远看去,如烟、如雾、如尘。
不一会儿,我便到了车站。望着马路转弯处,我盼望着出现那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那上面就会有我
的妈妈呀!地上的水越积越多,像一面清亮的镜子,能照出人影来。忽然,一辆红白两色的汽车出现在转弯
处。我兴奋地叫起来:“妈妈——”汽车进站了,“咔嚓”一声,门开了,我留意着下车的人。咦,我的妈妈
呢?她怎么……大概是留在厂里了?不会的,只要我在家,她一定不会留在厂里的,我还是等等吧。
马路上空荡荡的,车站上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但我一点都不怕,我一定要接到妈妈。总算又
来了一辆公共汽车,我焦急地看着。车子停下来,门开了,里面的人一个一个地下来了。最后一个,熟悉
的身影出现了,她高高的个子,齐耳短发,穿着一套合身的西装。这,就是我的妈妈。“妈妈——”我兴奋地
扑向妈妈怀里。
《接妈妈》一文,小作者根据三幅图的意思,用了五个自然段写了“我”接妈妈的经过。对第一、三两
幅图各写了二个自然段,对为什么要去接妈妈交代得很清楚。“我”在车站等妈妈时的急切心情写得十分具
体,表现了“我”由兴奋到焦急,又由焦急到兴奋的变化过程,突出了“我”对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