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军文化
独生子女的成长之路
作者:早报 @ 2001-09-08
独生子女的成长之路
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缺乏同龄兄弟姐妹一起成长的经验,对他们有什
么影响?
跌倒、打破杯子都有父亲呵护的独生女邬长虹,以及考到好成绩,父母也不打赏的独生子陈千业,告
诉我们“独自成长”的故事。
独生女邬长虹
如果有弟弟家谱可延续
同为独生子女,邬长虹(左)发现在成长过程比较依赖父母,缺少独立性。陈千业则发现他并没有“要
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特权。
大学毕业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邬长虹(21岁)的兴奋里却搀杂着因成长而带来的些许顾
虑。
目前在大学荣誉班就读的邬长虹是独生女,也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到外国闯一闯,工作或读书都好,
这是邬长虹的愿望,妈妈也曾鼓励她到外国念书,但邬长虹说:“出国的话,两三年不成问题,如果要去久
一点,我就会担心父母怎么办?因为我想他们需要我的陪伴,就像我需要他们一样,我们是彼此的精神支
柱,特别是他们步入老年后,我不能想像当别人的父母都在享受含饴弄孙之乐时,我的爸妈却只能两老相
依为命的情景。”
或许邬长虹想得太远了,但那确实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从小到大,同学和朋友都很羡慕邬长虹,说她很幸福,不必跟兄弟姐妹分享她所拥有的一切。小时候
她也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生活无忧无虑,什么也不缺。但近几年感觉却跟以前有点不一样。或许是因为
长大了,想得比过去多的缘故吧?
没有想像中独立
有人说,独生子女,因缺乏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待人处世时会显露出自私、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等
性格上的缺点,此外,他们的沟通技巧也可能较差劲。邬长虹不晓得自己有没有犯上这些缺点,但她担心
她的个性存在着这些不足。
邬长虹说,她的个性没有人们想像的独立,情形就跟她在一本心理书上看过的一样:独生子女表面都
很独立,其实依赖性很强。一些小事,比如打电话了解某个演出的售票情况或者订票,她都习惯叫父亲代
劳;当碰到一些无法解决但又不是关系重大的问题时,她也习惯以不理会或逃避的态度应对。
邬长虹是在双亲的关爱下长大的,爸爸对她更是呵护备至,看她跌倒了,爸爸会马上向前搀扶她;她
不小心打破了杯子,爸爸会叫她别动!邬长虹很感激父亲对她的照顾,使她免受伤害。
除了依赖性强,邬长虹发现自己做一些难度较大的决定时也比较犹疑。她不知道这是否父母全心全意
爱她的“负面效应”,不过,她认为:“爱不必太多,有就够了。”
邬长虹说,也许多一个弟妹会好些,至于原因她一时却说不上来,不过以后她结婚则希望有两个孩
子,一男一女最理想。
邬长虹还说:“如果我有一个弟弟就好了。”
为什么?
她回答:“有弟弟的话,他将来成家生子,我们的邬姓家谱便可以延续下去,没有则有点遗憾,因为家
谱就只能写到我这一代了。”
独生子陈千业
找份好工作奉养父母
24岁的陈千业,今年刚踏出大学门槛,因碰上经济放缓,他决定先放个假才找工作,他的决定也获得
父母的支持。从毕业到现在算起来他已做了好几个月的“无业游民”了。
或许有人说,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好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陈千业却不同意。他觉得父母从来就
没有这样宠他,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一点一滴慢慢累积的。
陈爸爸说,为灌输儿子正确的价值观,儿子自小提出任何要求时,不管是玩具或零用钱,他都会仔细
衡量后才决定,所以不是每次都能让儿子得偿所愿,儿子长大了也一样。比如不久前儿子要求陈爸爸资助
他去纽西兰旅行,陈爸爸只资助他部分旅费,其余的就要儿子自掏腰包了。
承担责任是磨练
陈爸爸说:“人生道路不是永远都那么平坦,让他承担部分责任,对他也是一种磨练。”陈爸爸没让儿
子要什么有什么,儿子陈千业也没因为是父母全部希望的寄托而承受着重大的压力。
相信这跟陈爸爸对儿子的要求有关。陈爸爸说,小五以前,陈千业的学业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见儿
子已尽了力,陈爸爸也就没给他太大压力。陈爸爸认为,读书虽然重要,但儿子认真做人,健康、快乐地
成长比读书更重要。同样的当陈千业考到好成绩时,陈爸爸也从不奖赏他,因为他认为用功读书是每个学
生应尽的责任,不必特别打赏。
虽然不能要什么有什么,但陈千业还是觉得自己相当幸福,所以很感激父母的安排,也不觉得身为独
子有什么遗憾,只是好奇想知道,到底有兄弟姐妹,生活又会怎样。
随着大学毕业,陈千业意识到无忧无虑的生活将成为过去,开始感受到为人独子的责任感。
陈千业认为,身为独子,他有责任奉养双亲,而且不应让父母为他操心。“所以我得去找一份好工作,
并努力攀登事业的高峰。”因此,他也不准备冒大风险,比如自创网络公司,但他不会为了父母放弃出国的
机会,他相信父母也会支持他出国。
虽然已感觉因责任感所带来的压力,陈千业说,他已做好心理准备,要把负担化为鞭策自己前进的推
动力。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