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20年后纳米全面介入普通人生活
作者:张晓莉 @ 2001-09-18
白春礼预言
20年后纳米全面介入普通人生活
■人民大会堂里做科普
“在座的有谁听说过纳米这个概念?”“呵,还真不少!”“那有谁知道纳米的定义?”“不错,还有人举
手。”这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不久前在科学家新世纪论坛演讲的开场白。接下来他说,“那我今天就
给大家做科普,讲讲纳米。”
在此之前,白春礼在多个场合讲纳米,最著名的一次是在中南海讲给朱镕基总理听。而这一次,由于
面对的听众既非政要又非专业科研人员,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普。白春礼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纳
米最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我还想到大学校园里去讲,那里肯定会座无虚席。
■警惕纳米泡沫
德国科学技术部早在1996年就对纳米技术市场做了预测,估计到2010年能达到14400亿
美元。美国《商业周刊》将纳米科技列为21世纪可能取得重要突破的3个领域之一。由此,纳米科技陡
然升温。
记者在一份材料中看到,目前国内涉及纳米科技的企业已有102家,可前一段媒体上出现了有关广
州出现假纳米水事件的报道。记者的疑问是,纳米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了人们的生活呢?对此,白春礼
告诉记者,纳米已经成为继IT、基因之后的第三大热点。但现在纳米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有许多
重大的基础问题还未解答,其全面走向应用尚需时日。因此,对“纳米热”应给予正确引导,防止将纳米科
技概念庸俗化。他大做科普的目的,就是让普通人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纳米,同时白副院长也呼吁国家尽
快建立纳米技术标准。
“尽管纳米技术已经走入百姓的生活,但是纳米科技要像信息技术一样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那将是
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白副院长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诸多名目的纳米产品,普通人该如何鉴别呢?白副院长对此的解答是,一要看
这种材料是否在纳米尺度内,即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二是看这种材料是否具有宏观材料不具备的特
性。说到此,白副院长指着自己的领带说,“我这条是真纳米领带,不沾油不沾水。去年冬天家人给我买了
一套纳米保暖内衣,现在我也没搞清楚它的科学原理。”
■中国“纳米”世界领先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为纳米材料和技术领域的研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
究也取得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成果。但白春礼指出,我国纳米科技的研发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这
主要表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不够、缺乏重要的实验设施、基础研究薄弱、信息交流少。因此他强调坚
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强项——纳米材料的研究。白副院长自信地告诉记者,在
纳米材料研究方面我们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在接受完记者专访后,白春礼走上了讲台,向听众提出本文开头的两个问题。该场演讲无疑是成功
的,会后的提问十分踊跃,从二八少年到耄耋老者。(北京晨报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