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有学问的老头与半瓶醋的年轻人
作者:吴人言 @ 2001-09-20
三个有学问的老头和一个半瓶子醋的中年人
吴人言
满瓶酱油不响,半瓶子醋儿晃荡。记得当年小学老师常用这句话来告诫我们,要我们做真有学问的
人。
于是,当后来自己有了点钱的时候,就买书,读书。在买书读书方面,最佩服大学时的同学王君。他
也喜欢节衣缩食买书,书一到手就读,如果上午买得来,就极少留隔夜书。我总是做不到,书买得比他
多,读得比他慢,买十本,大约只有三成是一口气看完的,其余的隔三叉五翻翻,有的一年多还没看掉五
六分之一。
近些年书价大涨,买的少了,看的比例也同步下降。其实没钱多没书可以理解,看得少却主要还是主
观原因。时间没有吗?中午有一点,晚上比较多一点,不值班的时候晚上最多能挤出三个小时,即使在出
差路上也是有时间的。从我们这个城市到省会南京目前汽车要走4个小时,路很平坦,按理说看个二百页书
没问题,这样来回一趟一本书也就看掉了。可实际并非如此,我也带了书,翻了几十页头就发胀,宁愿凝
神窗外,看着背道而驰的树木、花草、房屋、人们,渐渐进入幻境,一会儿海阔天空,一会儿想入非非,
然后迷迷糊糊打个瞌睡,回过! 神来再听几首歌,老的有张明敏的《一剪梅》、齐豫的《橄榄树》,新的
好像有周惠的《约定》,接着四个小时过去,车到南京,一事无成。
书读得少,学问自然有限。已读了的又记不住,而且抓不住精髓,这就势必显得浅薄。一些老祖宗的
经典,读的时候是认真的,《论语》读了一遍半,其中抄写近一遍,《孟子》一遍差一点,《老子》读两
遍,一遍是任继愈先生的注译本,一遍是台湾陈鼓应先生的注译本。问题是三五年七八年十几年一过,秋
风飒飒,寒雪飘飘,暮日彤云,碧水绿茶,该记的记不住,真谛忘了,某些不敬的念头却常盘留心头,自
己想想也发笑,不用说上帝了。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夫子不愧为大师,胸有万象,做人做官做事都讲道理,说话文绉绉
的,负责记录整理的学生文字功夫也十分了得,几句话几个词就把孔夫子和弟子们的音容笑貌写了出来。
像:“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2-2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可
也。’”(《论语》5-20 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
了。”);“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
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官职俸
禄就在里面了。还有一段话大家都听说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论语》2-4)这段话我反复读之,总觉得有卖乖之
嫌,从前面顺下来的话语看,老夫子的意思是我到了七十岁,已炉火纯青,随便怎么做都不会离谱了。而
社会现实是,不管你修炼到何种程度,都不能无边无际地实现自己的欲望,总有个“规矩”要套住你的,不
是你随心所欲不会越轨,而是有规矩在,你不?
孟子是个辩论家,文章气势足,也机警,负面因素是太逼人。孟子擅长设套子,最著名的如“王顾左
右而言他”。这是一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2-6)。孟子对齐宣王说:“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
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儿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应该怎
么办呢?”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该怎么办呢?”王
说:“撤掉他!”孟子说:“假如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王语塞,回过来东张西望,
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让不可一世的君王上当被套,读来大呼痛快,但对学生也劈头盖脑训斥,就有些不
近情理了。 孟子与陈相对话 ,批驳许行的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思想,在以凌厉不可阻挡之势连提九个
问题后,又发表长篇大论,不仅痛骂许行这个“南蛮”,还严厉斥责陈相这些学生背叛老师,越变越坏,这
未免过分了,至少是方法有问题。
老子充满智慧,骨子里有平民意识。他没做过大官,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看得比较清楚。他说:“治大国
若烹小鲜? ” (《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有许多精辟的东西,例如,“大道废,有仁
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知人者智,自知
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大方无隅(最方正,反没有棱角),大器晚
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
一、四十五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信言不美(真话不漂亮),美言不
信(漂亮非真话)”(《老子》第八十一章)。老子也有许多不好的思想,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著名的
有:“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宣传一种落后封闭意识。“我有三
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前二宝是对的,最后一宝
不对。
综上所述,去掉好的不说,把对圣人的负面印象概括起来,竟然是这样几句话:孔子圆滑,孟子张
狂,老子无赖。由此足可以看出我这个半瓶子醋的问题的严重性,之所以还敢在这里放肆,主要是为了后
来者不蹈我覆辙。窗外已一片漆黑,风不见了,鸟归宿了,我肚了饿了,赶快下班,回家。
200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