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江苏检验检疫》一周年寄语
作者:浦玉生 @ 2002-01-08
《江苏检验检疫》杂志一周年寄语
浦玉生
《江苏检验检疫》杂志一周年了,一周年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周岁。
这是一份比较精致的刊物,我有幸读过一二期,现就谈一点直观的感觉:该刊内容紧扣
工作中心,且多以通讯等形式出现,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图文并茂,版式设计也是动了一
番脑筋的;文化天地、杂谈随感、知识博览等栏目增添了杂志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出《江苏
检验检疫》杂志一班人有一种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意识,办了一份受行业职
工欢迎的特色期刊。不仅为行业职工提供了一个业务交流的精神家园,也为社会奉献了一份
精彩纷呈的文化食粮。
当期刊面对市场和读者的选择之中,多年前火爆的纯文学刊物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作为
一份行业性的内刊如何面对挑战,办出特色来,这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管是公开发
行还是内部发行的刊物,你办了这份刊物就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读者的定位。只有找准
了读者群落,并把刊物真正办到这个群落中去,成为这个群落的首选刊物,那么,这个刊物
就会站稳脚步跟,越办越好。十年前,我办过地级市的一份党刊,也属工作性内刊。那时我
们刊物的定位力求做到三个板块:一是领导的文章,二是基层的来稿,三是活泼的文字。领
导的讲话、机关的工作思路,对工作有一个导向作用;基层的来稿有的并不总是上乘,我们
开辟“稿海采珠”、“工作新招”等特色栏目,用彩线将散落在群众中的珍珠串起来而成为
一个项链;活泼的文字,如办好刊中报,发表散文随笔、文化小品一类稿件,做到雅俗共
赏。这样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度时期我们的刊物达到3万份的发行量。
一个民族、一个行业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在什么样的高度上给自己的经历打上永恒的印记,
而文化正是这种永恒印记的记录者。事实上,文化暗示的东西比它可以充分传达的东西要多
得多,文化本身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是帮助我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一个
人曾经拥有过的文化情结,曾经阅读过的文化书刊,对其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格构建、
工作方式,都有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中,《读者》、《散文.海外版》、《思
维与智慧》等刊物是独树一帜的,《江苏检验检疫》杂志应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体现多
样性,弘扬检验检疫系统崭新的行业文化。既要让人看到摩天楼阁,也要关注寻常巷陌。
刊物最终要用文本说话,要用作品来面对读者。我们愿《江苏检验检疫》杂志越办越好,
不断茁壮成长、发展壮大。 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