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木 @ 2002-01-31
读写之乐
在机关工作久了,很想出去跑跑,参观、访问、调研,吃进一点新鲜的“负离子”。亲
近自然是一件美事,能用一些时间读点书、写点书,确实也是一件乐事,这是读写之乐。
一、《人民文学》自然是要读的。艾煊有散文《书宴之乐》,读后,我对南通有了新的
了解和认识,南通有城河,叫濠,从整体上看,南通城濠,有方圆规整之美,更有写意幻化
之美。我去南通游濠河,坐在游轮上,眼望濠河中的朦胧烟雨,思绪总是想到张謇的辉煌事
业,他留下的业绩从文化到实业上的,与这座城市已经融为一体了。
人的一生最终的归宿总是走向死亡,死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在江海的交汇处,使
人想得更多的是,人的一生就好像是一条河,向前流淌,逐渐平静地汇入大海,毫无痛苦地
失去它单独的存在。一滴水最终化入了大海,这是多么好的结局。
二、麻将是尘世间一种取乐的形式,我说的不是以赌博为目的的取乐。人们的“和”牌
往往是别人的一张废牌,为了得到一张牌,人们往往不停地抓牌,不停的排列、组合它们。
麻将为了取乐,有人在癌症晚期,就是让人陪着他打牌,直至含笑倒毙在麻将桌前,它掩饰
了人生的痛苦,浪漫而乐观。
三、读与写是连在一起的,读书读到共鸣处,就产生了碰撞的灵感火花,写是自然而然
的流露。这就有了随笔、散文、日记体的文字,随意轻松,信手拈来。白云苍狗,镜花水
月,天南海北,大千世界。现代小说,正在面临着纪实与虚构、现实与想像的双重考验。散
文之类,则更需要作者正视现实的勇气和需要心灵的清澈。不是纯现实主义的,需要在现实
的基础上,有独特的思考余地和想像空间,刻上纪实的轨迹,染上生活质感强烈的色彩。
四、《钟山》杂志主编赵本夫,在该刊创刊20周年时有一篇《名山寂寞》的文章,使
我对钟山产生联想,钟山也叫紫金山,那上面有一个天文台很有名,科学家们平静地耐心地
通过一个个夜晚的等待和搜寻,直至有一天忽然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又发现了一颗新星,又
发现一片神秘的天域。写书也是这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多少个日日夜夜以圣洁之心以虔
诚之心以惶恐之心以寂寞之心,一步步地逼向一本书,一套书。
五、清代龚自珍诗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在封建时代往往著书是
要获罪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和尚,他兴起的文字狱令人防不胜防。凡是与“僧”、
与“猪”相连,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不行,像斗牛场上的牛看到红布一样,马上暴跳如
雷,一拍御案,推出午朝门就斩。平心而论,旧时文人,吃了豹子胆,忽律(二字均是犬
旁)心,跟皇帝叫板的毕竟是少数,由于不通时务,不晓世事,行文之疏,笔下之失,是会
倒霉的。如今写书不会是那样文字狱的,当然要有根有据,不然就要吃官司、被告上法庭
的。乐极生悲。
乔木于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