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文妹 @ 2002-03-12
智城书斋四记
书
我有万册藏书,主要分布在“前殿”与“后宫”,在40平方米中有14个顶天立地的书橱。
主要有三类书:一是文艺类,如各种传记、散文集等书籍,读此类书以养灵气;二是专业类,如经济管
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读此类书以养才气;三是哲理类,如哲学、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读这类书以养
大气。
我的稿费收入绝大部份用于买书,每天至少读10万字的书。拥有智慧城网站后,也从网上下载有关书
籍,尽管我的书斋里没有一本金庸的小说,但查良庸的全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
部置入智慧城的精品书屋。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此我深有同感:一天不读书就会感到气虚,两天
不读书就会感到气滞,三天不读书差不多气数已尽。
笔
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班,用过的笔太多太多,铅笔、圆珠笔、钢笔、毛笔。
现在已经出版了20多本书,发表文章3000篇,60余篇文章在全国、省级获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奖,其中《试论经理的创新能力》在全国青年企业管理征文获第一名,《中国青年报》、《企业管理》
杂志曾作报道,这些文章绝大多数是用的碳素墨水钢笔写的。
从1993年开始拥有386个人电脑,后来在美国的弟弟送我笔记本电脑,所以用电脑这神奇之笔写作也
有十年历史了。10年后386淘汰了,又组装一台17英寸纯平显示屏的多媒体,坐在电脑前创作的感觉特别
好。
今后不管电脑如何普及,用钢笔写字自有其情趣,每个字都记录着主人的信息,不像电脑打印出来的
那样统一规范。
纸
初学写作,我最讲究纸,买来不少64开本的工作笔记,认认真真地记手记、札记。但一旦文思泉涌,
笔记本就无法容纳我的思绪了。后来写书多用500格的稿纸最省力,可以在旁边涂涂改改,又便于计算字
数,更便于编辑修改。
作为个人心迹记录的日记还是以32开本的笔记簿为好,便于携带,便于保存。都在向无纸化迈进,一
部份电脑写作的存入了A盘,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其实,文章好不好,并不与纸的精美不精美挂钩。
写字台
我有三张写字台:一张是单位的老板桌,两张在家里的书斋中。其中“前殿”的桌朝南临窗,是“7”字
型,有4-5米长,“后宫”的桌是四方面桌。
办公室的老板桌上,堆满了各类信息稿件,有些稿件如同鸡肋,弃之可惜,它毕竟提供了一点情况,
需要我来综合处理才能凸显它的价值。老板桌是“责任田”,在这上面制造“文山会海”,遵命文字。
书斋的写字台才是我最亲近的一块乐土、“自留地”,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写字台本来应该整
洁、漂亮,然而,由于我创作与研究的领域几乎是全方位的,所以一个个专题的书籍挤占了空间是必然
的。研究古典文学必要参考书籍,摊着的时候是归纳整理、激发灵感的过程。
写字台上的电脑联着互联网。所写文字通过网站向全世界发布,每天信箱内至少10封信,常常有专家
教授e-mail我与我鸿雁往来,切磋学问,北京、上海、台湾的,英国、美国、日本的。写字台总是印着主
人忙碌的痕迹。
写字台呵,是读书人生活的缩影!
薛文妹 智慧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