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云 @ 2002-05-09
朋友,一路好走
张 云
晚上刚到家,就听到电话铃声。拿起听筒,一个熟悉的男中音传入耳鼓。“你好,近来可忙?”不用考
虑,是戈。虽已有很长时间没见过面也不曾通过电话,但这远在省城的老友的声音听起来依然是那么亲
切。那句早已烂熟于心的平和而又特别的问候,此时象一块磁石,一下子把我们相隔几百公里的空间贴近
了,也让我在这寂寥的寒夜里温暖了许多。
“我是向你道别的,小凡的工作调动手续已全部办妥,明天一早我们全家就要搬到省城去住。”这突来
的消息一下子使我怔住了,电话里一阵沉默。小凡是戈的爱人,一直在小城工作,独自在省城一所名牌大
学教书的戈为她的工作调动已奔波了五年,真可谓身心交瘁。作为他们全家的好友,真的希望他们尽快结
束牛郎织女分居两地的苦闷。可现在,当许久没有消息的戈在带给我惊喜和突然的同时,也增添了我心中
的失落和无奈:怎么说走就走了!
戈的全家上路了,我在心里默送着他们。尽管戈在电话里不停地劝慰:现在交通发达了,省城离这也
不过就四个小时的路程,朋友相聚的机会还很多。但我知道,小城和省城在地理上看似很近,可只相距四
小时路程的两头却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很是遥远。省城发展空间广阔,富有新意,这些年身边不就有许多
才华出众、个性分明的好友,纷纷前往繁华的省城实现未完的梦想。一次次的为朋友送行,也一次比一次
经受更为彻底的心灵洗礼。
为朋友送行,小城几个好友无论多忙都会不约而同地准时赶来。宴席不一定丰盛,但必不可少的是
酒,且比往日里增加许多。酒逢知己千杯少。席间,在小城壮志未酬即将出行的朋友自然是感慨万千,豪
气冲天,大有终见天日,“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势。酒过三杯,话匣大开,那往日里最深不可测的忧伤和最
漫无边际的苦闷,此时便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平日里谈诗论画的文弱书生们此时也深受其感染,成了大
杯喝酒、大碗吃肉、不醉不罢休的热血男儿。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知己们互相倾吐心声的畅快。大家都
在借酒消愁,借酒兴将官场不得志、情场失意、生活不如意等诸多的烦恼一吐为快,朋友们被压抑着的率
真本性象泄了闸的洪水,肆意流淌,无需提防隔墙有耳,影响提拔,无需惧怕被人耻笑,有失风度。不胜
酒力的我当然不会以杯中之酒来抒发离愁别恨和心中积郁,但那狂热而悲悯的氛围整个儿笼罩着我,敝挤
在心底,难以疏散。
朋友们虽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但都朴实真诚。他们是我人生路途上雾霭中的一盏盏明灯,是黎明前夜
空里的一抹霞光,在困惑、迷茫时给我以启迪和引导。以前行走在小城,朋友们经常在街头巷尾遇见,倒
也觉得平常。现在他们相继地远走了,身边可以说得上话的人越来越少。寂寞之中,更感觉友情难得,让
人珍惜留恋,回味深长。星期天,一个人骑着单车穿行于行色匆匆的人流,看着冬日里满街飘零的落叶,
飞得已很遥远的那颗心,愈发的飘忽和苍凉起来。眼前生我养我的小城不知何时已变得陌生起来,心高气
傲的我竟与小城如此格格不入。
朋友们背井离乡白手起家,事业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不过,少了许多小城陈规陋习的束缚,才华和
实力成为他们在这条不归路上飞翔的羽翼,倒也真成就了这些敢闯敢试的人。小城的朋友圈里不时传出某
君终于找到了自我、某君只恨出来得太迟。也有衣锦还乡的做起我的思想工作的。研究生毕业后曾在小城
某机关做过几载官样文章的戈,就以自己的所思所感多次劝我,“不要在完全由别人把握命运的无望望的等
待中,耗费了青春年华。”朋友们都是过来人,言辞忠恳,情深意切,让在机关以文字谋食做小小办事员的
我心动不已,不止一次和先生一起狠狠地下定决心,破斧沉舟,豁出去闯荡一番。可当在真的要跨出家门
回首家园的那一霎那,蓦然感受,小城留有我太多的牵挂。青春渐在流逝的我,肩上的行囊已不轻松,脚
步不再轻盈。在别人对我沉稳、理智的赞誉声中,我更看到了自己个性中愈发明显的瞻前顾后和优柔寡
断。斩不断的恋家情,挥不去的异乡梦,错综交杂。直到现在,我依然睁着迷惘的眼睛,日复一日地穿行
于小城。
越是这样,越是从心底里钦佩异乡圆梦的朋友们,他们哪怕在他乡碰得头破血流,也还是人生旅程中
真正的胜者。
苍天不负有心人。远方的朋友,一路好走。 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