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区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孙延海 @ 2002-05-20
企业发展战略
孙延海
一、 企业发展战略本质
“战略”这个概念最初只存在于军事领域。战争讲究谋略,谋略有大有小,大谋略叫“战略
”,小谋略叫“战术”。战略与战术的具体区别是:战略针对全局,战术针对局部;战略针对
长远,战术针对当前;战略比较原则,战术比较具体。
1965年,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企业战略论》。从此以后,“战略
”这个概念就进入了企业领域。军队从事战争,企业从事竞争,两者虽然本质不同,但都有一
个“争”字。企业既然要参与竞争,就要在竞争中讲究谋略。企业谋略也有大小之分,大谋略
就是企业战略。企业的小谋略是企业战术,如企业营销术、公关术。人们往往直接称呼企业的
这些具体战术,而不说企业也有战术,这只是语言习惯问题,影响不了企业战术的客观存在。
“企业战略”是企业中各种战略的总称。根据一定标准或角度,企业战略可分为企业发展战
略、企业营销战略、企业技术开发战略等。
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谋略。企业发展是企业的成长、壮大,其中既包括量的增加
,也包括质的变化。企业发展也需要谋略,这方面的谋略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有
四个特性:一是整体性,二是长远性,三是基本性,四是智慧性。在这四个特性中,前三个是
由企业发展的特性决定的,后一个是由谋略的特性决定的。各个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必须同时
具备这四个特点,缺少一个就名不符实了。
企业发展战略不是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更不是企业年度计划。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中
长期计划的灵魂与纲领。前者指导与后者。前者是纲,纲举目张。
二、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技术对企业发展而言是重要的。企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各种术,如推销术、营销术
、管理术、公关术。生机勃勃的企业是“术”的世界,只有依靠术,才会推陈出新,才会事半
功倍,才会跨越式发展。企业发展战略也是“术”,它是企业中的大术,是统帅其它术的术。
国内外先进企业都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因为他们知道对术不能重小轻大,还知道我们已进入战
略制胜时代。
谋划企业整体发展很重要。企业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横向、纵向部门构成的整体。局部
有局部的问题,整体有整体的问题,整体问题不是局部问题之和,与局部问题具有本质上的不
同。谋划好整体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时刻把握整个企业的发展。“泰坦尼克号”撞
上冰川,全部轮仓都进水,所有乘客都遭难。
谋划企业长远发展很重要。企业是一个有机体,存在着寿命。投资、经营者都应该树立“长
寿公司”意识,不能对企业的未来漠不关心。为了吃桃子,三年前就要种桃树;为了防老,年
轻时就要生孩子。企业不但面临当前问题,也面临未来问题。对未来问题不但要提前想到,而
且要提前动手解决,因为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一个过程。预测未来是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
。谁也想象不到未来的偶然事件,但总可以把握各类事物的发展趋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重视企业长远发展,只知道火烧眉毛顾眼前,就等于拿企业的寿命开玩笑。
在对企业进行整体性、长远性谋划时把握基本问题很重要。树叶长在树枝上,树枝长在树干
上,树干长在树根上。要是树根烂了,任凭你怎么摆弄,树叶也不会再绿。企业面对的枝节性
问题有成千上万,对这些问题当然要认真对待。但是,在解决这些枝节性问题的时候,更要深
入思考决定这些问题的基本问题。假如企业在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目标、基本措施等方面有
错误,那么即使再发动员工努力奋斗也不会出现奇迹。
在谋划企业发展时运用智慧很重要。谋略是智慧结晶,而不是经验搬家和知识堆砌。智慧之
中包含着经验和知识,但经验和知识并不是智慧,智慧是对经验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对信
息的迅速、正确反应。只有靠智慧才能产生谋略,只有靠谋略才能使企业快速发展。
三、 企业发展战略内容
企业发展战略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知而异、因智而异,它没有固
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结构。然而,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还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
企业发展战略应涉及企业中长期干什么、靠什么和怎么干等三大方面的问题。
谋划企业中长期干什么,就是要定好位。企业要发展,定位很重要。市场已发生很大变化,
连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大而全”、“小而全”的时期已过,什么都搞,什么也搞不好。也不
要象空中的风筝随风飘摆,没有远见、决心、魄力和毅力干不成大事业。应该运用智慧选好经
营目标,持之以恒地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定位是为了解决核心业务问题。有些企业开展多项业
务,但核心业务不能多。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但不可以搞多核心化经营。用核心业务带动其它
业务,用其它业务促进核心业务,这是先进企业的成功之道。企业定位有阶段性,不同的战略
阶段有不同的定位。定位的方法很多,定位无定势。
谋划企业中长期靠什么,就是要全面发掘资源。“集四面各种资源,成八方受益事业”是企
业的使命。不善用资源,再好的定位也没用。要树立大资源观。不但要发掘物质资源,也要发
掘人力资源;不仅要发掘现实资源,也要发掘潜在资源;不仅要发掘直接资源,也要发掘间接
资源;不仅要发掘空间资源,也要发掘时间资源;不仅要发掘智力资源,也要发掘情感资源,
不仅要发掘可见资源,也要发掘无形资源。
谋划企业中长期怎么干,就是要制定好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实现定位的保证,是善用资源
的体现,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关键、生动的部分。从哪里入手、向哪里开刀、施什么政策、用什
么策略、保哪些重点、舍哪些包袱、怎么策划、如何运作等等,这些都是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
。战略措施要符合规律、紧靠实际、超凡脱俗、提纲挈领。战略措施也要可操作,但这种可操
作是战略上的可操作,与战术的可操作具有很大的不同。
四、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固定顺序。一般而言,它要经过意识、调研、草案、咨询、决策等五
个阶段。
企业发展战略始于意识,只有首先感觉或理解到发展战略有必要,才会下功夫研究它。认识
到发展战略有必要并不容易,因为企业领导人往往想不到企业发展还面临整体性和长远性问题
,也想不到现有发展思路还不太高明或存在重大毛病。为了拥有好的发展战略,企业领导人必
须首先挑战自己的“想不到”。
一旦认识到(哪怕是初步的)企业发展需要战略,就要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研必须视野开
阔、思维灵活。社会的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竞争的现实对手及潜在对手,可用的现实资源及
潜在资源,自身的核心优势及潜在优势,都应该得到周密观察与思考。思考这些问题必须冲破
现有观念、应用相关知识、尊重自我发现,否则,只能是一次走过场。
在调研基础上要形成一个企业发展战略草案。企业发展战略草案不需要很具体、很系统、很
严谨,但需要捉住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核心对策。提出企业发展
战略草案对有关人员是一次重大考验。它要求说者富有责任心和事业感,富有智慧和勇气;要
求听者虚怀若谷、深思熟虑,不要排新妒异、反驳为快。
为防止发展战略失误、提高发展战略水平,企业在确定发展战略之前,应该就非保密问题征
求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企业战略专家意见。鉴于自身能力有限,有些企业采取委外办法研究企
业发展战略。即使采取这种办法,在战略咨询服务机构提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后,除了内部
充分讨论,也要再适当征求外部有关方面的意见。
确定发展战略对企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战略决策要“公”字当先,不
唯书本,不唯经验,不唯上级指示,也不唯职务权力,只讲究实事求是。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要
充分发扬民主、依靠集体智慧,也要事先征求有关员工意见。
五、企业发展战略创新
象技术、管理、营销等需要不断创新一样,战略也需要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就是研
究制定企业发展新战略。企业发展战略要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是为了应对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任何企业发展战略都是针对
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制定的。当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毫无疑问就应该调整或
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速度空前加快的时代,中国入世又使中国企业融入
了变化多端的国际市场,这就使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显得格外重要。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条
件发生原来意想不到的重大变化也是常有的事,如果发生了这种变化也要调整或更新原有的发
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也是为了提高战略水平。企业各项工作都要上水平,战略更要上水平
。企业发展战略之间存在水平差异,这种差异往往还特别大。智慧有多少,战略有高低。企业
发展战略创新是为了拥有更加高明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取决于企业领导观念转变。企业普遍需要发展战略创新,有的需要重新定
位,有的需要重新整合资源,有的需要重新制定政策和策略,等等。可是,由于企业领导或多
或少存在企业发展的旧观念,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往往提不到重要议事日程。要想获得更好的发
展战略,企业领导应该首先向自己的旧观念挑战。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也源于企业领导的动力、魄力和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发展战略创
新是企业再造工程,是一项具有很大风险、困难和阻力的系统工程。企业领导如果没有强烈的
事业心、责任感,没有排除各种困难和阻力的魄力,没有坚韧不跋的毅力,实施这样的工程,
只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