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灌木 @ 2002-05-23
透明的“小金库”
灌木
西谚说,不问小姐的年龄,不问先生的收入。我以为是说在待人接物中对一些个人的隐私要注意尊
重,不能干预人家。朋友之间相处到了相当熟悉的程度,就会问一些很私人的问题。人与人在社会上相处
是很难的,涉及到私人的问题,说多了会“失言”,言多必失是也,但该说的不说会“失人”,你胸有城府,
不信任人家,人家也会不相信你。
某日,同事A问我:“你有小金库吗?”我答:“有,而且还不少呢!五位数。”我反问:“你呢?”答
曰:“也有,没有你多。”
不知是谁发明了“小金库”的词语,堂堂的《辞海》还未收入这个“条目”。一般情况下,男人拥有“小
金库”、“私房钱”是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的“财经截留”行为。作为夫人是防止“男人有钱就变坏”,不得
不防着男人“小金库”的私设、乱支。
中年人是人生最常受伤也最需要一声不哼的毅忍精神的年龄阶段。我拥有小金库主要是用于捐资、应
酬、买书。我不嗜烟酒,但买书每月有几百元。所以每月拿了工资,4位数上交家庭“财政部长”,3位数留
着自用。“小金库”的来源还有我的稿费收入。有了钱就存起来,除买书外很少其他支出。当然有时候要用
时主要是出版学术著作,当自己心理痒痒的要出书而出版社认为不赚钱将它打入“冷宫”时,有资金实力就
自费出版,这是以文养文,我出版的书籍中四分之一是走的这条路。
家是最可靠的“合资单位”,双方的投资包括各自的情感、责任感、对子女和老人的义务。“家”的古
字,是屋顶之下有一口猪。猪是我们的祖先最早饲养的畜类,是最早的财富的象征。现在的财富形式多以
货币来表现了。
当然,“小金库”的支出有时是因为家里购买一个大件家具之类,“财政部长”告之“国库空虚”,或者财
政难以“自求平衡”时,要实行“股份制”,这时“小金库”要“放血”了。
“钱”这东西,孔方兄,身外之物,人会天天与它打交道,但人不是它的奴隶。“小康之家”,够吃够用
就心满意足了,钱多钱少我不太关心。有人问我工资是多少,我竟说不准,因为工资一直在涨,确实说不
清。 至于小金库多少,反正存在那儿,妻也知道我的存折放在何处。妻常开玩笑说,“小金库”由“财政部
长”统一管理吧!有时急用钱资金调度困难时老说要动用“小金库”,说归说,“小金库”的密码还是我拥
有。自从购买新房并装潢后,妻嘀咕“国库”已经告罄,“小金库”超过了“国库”,“财政部长”手中没钱
哪!
妻子也说,男人应该有个“小金库”,特别像我这样的读书人,“偷鸡摸狗”的事不做,烟不抽酒不喝,
爱好买点书,就这一个爱好,也怪可怜的。虽然她怨“万册图书”占用了住房面积,但有时出差北京、上
海、南京等地也要帮我代购一点“精神食粮”。就这样我的“小金库”是合理合法、大明大摆地存在着。
至于“小金库”有多少钱,连我自己也记不清,反正是5位数。一天,妻子告诉我,我的“小金库”是多
少多少,我问:你怎么摸得这么清楚的。“小金库”主人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银两”,倒是“局外人”如数
家珍,不禁我俩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透明的“小金库”,真开心! 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