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盐文化公园
著名诗人江苏作协副主席赵恺访谈
作者:张晓惠 @ 2002-06-11
人文救国
——著名诗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赵恺访谈录
张晓惠
春雨淅洌,淅洌春雨弥漫出脉脉诗情,在春雨诗情中,应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邀请来
我市开设讲座的我国著名诗人、省作协副主席赵恺先生激情又诗意地回答了我,也可以说是广
大文学爱好者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文学的光明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张:近年来,读了您不少的作品,无论是诗作还是散文、小说,在为您汪洋姿肆的激情和文
采所折服的同时,更强烈地感受着您作品中洋溢着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在当今文坛上,“
文以载道”在文学的实践中已不被看重甚至受到嘲弄;在社会上,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作为形而
上的一种更被认为属饭后茶余之消遣可有可无。您是怎样看待此类现象以及文学工作者的使命
感和责任感?
赵: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二十世纪是个语意混乱的时代,网络、信息、高科技以及各种观念
的冲击,这是有背景的。改革开放给长期相对单一、封闭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许多
思想上观念上的东西一旦喷发,僵滞的社会态势就会矫枉过正。好似黄河从唐古拉山脉一点一
滴汹涌至壶口,“怦”地如炮弹出膛,石破天惊振聋发馈,很难也不好去规范和规划。从某种
程度上来讲,我国人文的水土流失太严重了,每一天、每一年精神的流失。
当前面临着入世的形势,存在决定意识,“入世”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一体化,意识形
态不能一体化。外国的狼来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与狼共舞”。文学工作者应该有责任感
和自信心。如果文学连这点责任都不肯承担,文学还有什么意义?作家还有什么意义?中华民
族文化的源头上飘扬着自己的美学旗帜,这旗帜上闪动着“诗言志”三个大字。这个“志”是
“士”字下面一颗“心”,是良心、责任;这个“志”是时代之志和文人之志的完美结合。“
文”应载道,这个“道”不是政治不是口号,是大道,是民族人类的命运,这才配得上是“道
”,这是个庄重、神圣的命题。
文学的重要和价值无庸多言,回顾人类文化史,一切民族和国家无一不把文艺家作为自己的
光荣和骄傲,一个民族的人文艺术是一个民族的保障,不重视文学的人不是不懂就是短视。我
出访巴西,巴西人说只知道中国有两个人:李白和杜甫,一位是月亮一位是太阳,月亮与太阳
组成了光明,文学的光明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推动着社会发展史的进程,这光明世世代代
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最终拯救人类的将不是科学而是精神”,这是爱因斯坦的话。
张:读您的小说《钢盔》、诗作《方太阳》、《大雷雨》,都感到您通过心和笔力雕英雄主
义爱国主义,反映民族命运这个大主题,这令我想起殷夫的那句名言:有使命感的诗人是“历
史的长子”。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缺憾,我们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一颗人文的
心。您对文学价值的评定,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文学之途上跋涉的决心。
爱,是人类不老的母亲
张:非常喜欢您语言中的感情色彩。记得那次苏北作家创作会上,您作的开幕词中讲到书法
家尉天池先生、作家赵本夫先生将联袂回到故乡微山湖,相约去挖山芋而宁愿再挨一顿板子的
那种对童年时代向往的那一段话,令许多作家为之动容,可以说您的笔触常挖掘至人们感情的
深处。再如您在《钢盔》中写战争年代一对情人的别离,您选择在雨天:人在伞下流泪,天在
伞上流泪……,可以说您对情感的把握与表达既丰富又真切,很独特甚至浪漫。而现在有的作
品无视情感的表达,甚至认为情感的表达是“矫情”,我倒是认为有情才能动人,审美物质最
重要的不就是情感吗?
赵:情感的实质是“爱”,爱,是人类的母亲,永远不老的母亲。这是个科研命题,甚至是
个自然科学的命题。情感也即是爱,可以划分为六个层次:一是本能的爱,孩子的手补划破了
,母亲心疼的那一种;二是亲人之爱;三是家庭之爱;四是种族之爱,保卫民族;五是祖国之
爱,爱我中华;六是人类之爱,这就是博爱,大爱,大气之爱。我们的作品应该表现“爱”这
个永恒主题,应该表现真挚美好的情感。人类是凭着爱意和人道才能活下来的,才能使自己生
活的这个世界真正变成人的世界。而文学正是为人类提供这种伟大启示和精神支援的,所以,
伟大的文学可以表现民族情怀,但不能狭隘,而应该有更博大的人道情怀。还有一点是该强调
的是文如其人。作家与作家比的是思想功力,比的是品质的高低。有的人一辈子写不出好的作
品,一辈子都不知道这种较量亡在哪里,很可悲。
张:是的,心中有笔下才有,心中无美看不见姹紫嫣红,胸中无爱作品不能惊天地泣鬼神。
从您的作品中。我看到了您为苦难所锻打的人生,看到了随真情而喷发的诗才,感受到一种动
人心魄的“大匠之风”,更常想起诗人艾青的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噙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结构是美,美是上帝
张:人们常讲“艺术气质”,一种是诗人气质,往往是忧郁型的,另一种是演员气质,奔放
激情型的。听过您的讲课、朗诵和演讲,是两者俱备。台湾文坛有“右手写诗歌,左手写散文
”的余光中之说,,大陆文坛如您则是诗歌、小说、散文均涉且成就蜚然,是怎样的笔力和功
底令您在这几种不同的文体中如此纵横自如?
赵:盐城有一个风景点,九龙口。九九归一,诗歌品质、灵魂品格有着衍载的能力。大作家
、小作家、写诗作文,重要的是这种能力,诗歌和散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散文来得相对宽松
一点,好的小说首先必须具备诗歌品质。小说诗歌散文都得讲究结构之美,美是上帝!你去看
中山陵,层层级级,极富结构之美;你看南师大校园,也是结构。不管是那种文学形式,很重
要的是结构。你是写散文的,应更注意结构的严密完整。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样的一幅画面,再读下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和景的关系,心灵的调度,一
下子从景跳到人、思想,王之涣的潜台词何其丰富。“起承转合”。老祖宗4个字,一个“转
”字以后还要合,再说盐城的九龙口,九条河汇合到龙珠岛,这就是结构;再比如三峡,千溪
万河,冲过去就是浩瀚的长江大海。人生有如三峡,写作有如三峡。文章要跌宕,要有明晰的
结构,要强化。最难写的是千字文。你看那《岳阳楼记》,宏观又精到。再如雨果的《九三年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结构的典范。为文者,十八般武艺能操运自如,诗歌
是灵魂,源于“结构”延伸,则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大作品小作品均如此。但难呐!
张:您的结构之说,启发很大,即兴式、随感式的写作,同样得注重结构,否则,只能是文
字而不是文章,不成为其作品。
热爱生活 惜墨如血
张:您在工学院、师范学院为大学生的讲授,引发了轰动效应,许多教师和同学都说很常时
间没有听到如此精彩的讲座了。盐城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积淀丰厚,有着一支为
数不少的文学创作队伍,您对我们盐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爱好者有什么要说的?
赵:盐城是块神奇的土地,在共和国版图的最东边。推开窗户就是大海,开放的视野雄浑的
胸襟。“盐城”这城市名称的本身就具有文学内涵:西谚说:生命是面包和盐。那么,盐城的
本身是生活的一半,盐是咸的,战士的血是咸的,母亲的泪是咸的,儿子的汗是咸的,一个“
盐”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潜台词。盐城濒临黄海,黄海是爱国主义的海,不断地将我们的版图
延伸,还有美丽神奇的丹顶鹤、麋鹿。从地理结构到城市的声音,从生态环境到历史特征,盐
城该是出文学出人才的地方。七十年代出了不少作家、作品,近年来文学创作势头不错,如姜
桦、孙昕晨的诗、张安生的杂文、张晓惠的散文等。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常规意义上讲,首
先要读书。尤其是盐城、我们淮阴这样相对闭塞的土地,一定要读书,思想上要跑得出去。阅
读是基本功,从唐诗三百首到《古文观止》,楚辞、汉赋再来一本《红楼梦》。冰心说:年青
的时候/能写一点东西的都是诗人/是不是真正的诗人/要看他到年老的时候。读书是当务之急
重中之重,在阅读中提高对知识的敏感度,要读经典著作。二是要惜墨如血。文学不能轻慢,
不能“玩”,漫漫中国文学史,有几位文学家是玩出来的?人生亦如此。
张:谢谢赵恺老师,谢谢对我们文学爱好者的导引与点拨。(访谈期间,工学院艺术教育系
的老师请赵恺为学院题词,赵老师欣然题下:人文救国。故以“人文救国”为此次访谈之题。
) 智慧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