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锦囊 智多星 浦玉生
作者:浦玉生 @ 2002-06-16
锦囊 智多星 浦玉生
浦玉生
写下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汗颜”,厚着脸皮将自己的名字与“锦囊”、“智多星”排列在一起。
但近来有一件事,让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早几年,我写过公关策划方面的文章一组,曾收入
《公关策划》一书,在互联网上首发于智慧城网站,然而某日我发现有五篇文章被列为三个名字出现在一
家网站的留言版上。
这五篇文章有两篇是“浦玉生”的署名,即《创名牌与公关策划》、《名牌的一半是文化》;有一篇是
署的“锦囊”,题名是:《创名牌的PR策划》;还有两篇署的是“智多星”,即《拥抱CI》《创名牌的CI策
划》。因为我叫浦玉生,江苏人,我知道不是我自己所为。另外发现安徽也有一个浦玉生,我想他也不会
将我这位江苏浦玉生的文章导入那个网站上,看来只有那家网站知道了,因为注册网名后,会留下IP地址
的。
尽管我欣赏智多星,也常想拥有锦囊妙计,但因此我就自称智多星就未免有点荒唐了,甚至有点荒诞
了。查《辞海》,还未收入“智多星”条,倒是《现代汉语词典》有解释:《水浒》中吴用的绰号,泛指计
谋多的人。有一年春节我也曾自撰一个门联“智胜诸葛,慧超刘基”贴在大门上,但你让我自称“智多星”,
那就有点大言不惭了。毕竟那个摇着羽毛扇的军师是吴学究,吴用先生也,非本文作者也。
再看看“锦囊”,《辞海》解释为: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应该说我们在遇
到困难之时,多么想得到锦囊妙计,像《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此三个锦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就行
了。我也经常被一些人请去拍脑袋,出谋划策。但也不至于自已说自己就是锦囊,此时的锦囊不是人而是
物了。呜呼哀哉!
人有时是需要用笔名发表文章的,这些笔名是有点出处的,像我也曾用多个笔名发表文章,特别是在
网络时代的发贴子更是方便得多,但将自己说成智多星、锦囊,不免让人看了笑话。我也是有一定知名度
的人。有人说过在美国不知道华盛顿是国痴,在某某圈子里不知道浦玉生是圈呆。如今有人硬是塞给了一
个智多星、锦囊的名字,似乎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自己硬说自己是智多星,那就实在不是智者,而是一
个傻瓜,是笨蛋,抑或是个呆子,痴子。
说了这么多,我是说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网站,都要有一点版权意识,重视知识
产权。“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其实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交涉,将锦囊、智多星删节,将我的真名写
上。只是写上这篇文章在这儿作一点说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