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屠隆 @ 2002-07-10
《婆罗馆清言》
屠隆
三九大老,紫绶貂冠,得意哉,黄粱公案;
二八佳人,翠眉蝉鬓,销魂也,白骨生涯。
道上红尘,江中白浪,饶他南面百城;
花间明月,松下凉风,输我北窗一枕。
净几明窗,好香苦茗,有时与高衲谈禅;
豆棚菜圃,暖日和风,无事听闲人说鬼。
老去自觉万缘都尽,哪管人是人非;
春来尚有一事关心,只在花开花谢。
无物能牢,何况蠢兹皮囊;
有形皆坏,不闻烂却虚空。
修净土者,自净其心,方寸居然莲界;
学坐禅者,达禅之理,大地尽作蒲团。
角弓玉剑,桃花马上春衫,犹忆少年侠气;
瘿瓢胆瓶,贝叶斋中夜衲,独存老去禅心。
竹风一阵,飘扬茶灶疏烟;
梅月半弯,掩映书窗残雪。
真使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登华子岗,月夜犬声若豹;
游赤壁矶,秋江鹤影如人。
但想前贤,神明开涤。
棺则朽于木,裸则朽于土,土木何劳分别?
沉则化于水,焚则化于火,水火安用商量。
情尘既尽,心镜遂明,外影何如内照?
幻泡一消,性珠自朗,世瑶原是家珍。
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荫;
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
一泓濠上,便同庄周之观;
片石林间,堪下米颠之拜。
白鱼蠹简,食奇字于腹中;
黄鸟度枝,遗好音于世上。
翠微僧至,衲衣全染松云;
斗室残经,石罄半沉蕉雨。
峰峦窈窕,一拳便是名山;
花竹扶疏,半亩何如金谷。
凡情自缚,则抟沙捻土,一身缠为葛藤;
空观一成,则割水吹毛,四大等于枯木。
吃菜而生美好拣择,则吃菜不异吃荤;
作善而求自高胜人,则作善还同作恶。
人若知道,则随境皆安;
人不知道,则蠲途成滞。
人不知道,则居闹市生嚣杂之心,将荡无定止;居深山起枯寂之想,或转忆炎嚣。
人若知道,则履喧而灵台寂若,何有迁流;境寂而真性冲融,不生枯槁。
英雄降服劲敌,未必能降一心;
大将调御诸将,未必能调六气。
故姬亡楚帐,霸主未免情哀;疽发彭城,谋士终以愤死。
来鸣禽于嘉树,音闻两寂;
印朗月于澄波,色相俱空。
雨过天青,会妙用之无碍;
鸟飞云白,得自性之真如。
云长烟火,千载遍于华夏;
坡老姓名,至今口于妇孺。
意气精神,不可消灭如此。
三径竹间,日华澹澹,固野客之良辰;
一编窗下,风雨潇潇,亦幽人之好景。
据床嗒尔,听豪士之谈锋;
把盏酲然,看酒人之醉态。
大臣赫赫,甫丘墓便已就荒;
文士沾沾,问姓名多云不识。
名利至此,使人心灰。
若富贵贫穷,由我力取,则造物为无权;
若毁誉嗔喜,随人脚跟,则谗夫愈得志。
方外偶过僧道,倒双屣,急开竹户迎来;
座中倘及市朝,掩两耳,辄敕松风吹去。
楼窥睥睨,窗中隐隐江帆,家在半村半郭;
山依精庐,松下时时清梵,人称非俗非僧。
华屋朱门,过王侯而掉臂;
黄头历齿,对儿孙而伤神。
高人之轻富贵也易,断恩爱也难。
瞑目跏趺,落花飘而满几;
冥心入定,鼯鼠出而行阶。
龙翔豹隐,大冶之鼓铸由天;
雌伏雄飞,至人之柄权在我。
《续婆罗馆清言》
屠隆
饥乃加餐,菜食美于珍味;
倦然后卧,草荐胜似重茵。
流水相忘游鱼,游鱼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机;
太空不碍浮云,浮云不碍太空,何处别有佛性。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
常防死日,则道念自生。
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
清真寂寞之乡,久居愈增意味。
苦恼世上,意气须温;
嗜欲场中,肝肠要冷。
时来则建勋业于天地,玉食衮衣,是亦丈夫之事;
时失则守穷约于山林,藜羹卉服,是亦豪杰之常。
故子房封侯,不以富贵而骄商皓;
严陵垂钓,不以贫贱而慕云台。
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
稍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昏散者凡夫之病根,
惺寂者对症之良药。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
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弛。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平时只自悠然,遇境未免扰乱。
疾忙今日,转盼已是明日;
才到明朝,今日已成陈迹。
算阎浮之寿,谁登百年;
生呼吸之间,勿作久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