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盐文化公园
泰州、盐城人方言中的"上苏州"
作者:施国青 @ 2002-07-15
泰州俗语“上苏州”
施国青
在扬泰一带有句俗语叫“上苏州”,指称“睡觉”。但为何有如此说法,很多现今的泰州人也不能十分准
确地说清楚。其实,这里面暗含着一段凄惨的历史故事。
元朝末年,统治腐败,民怨沸腾。各地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方国珍、
张士诚为著名。张士诚,泰州人,以贩盐为业,聚盐丁起义,占泰州,次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后张士
诚的势力渐渐扩大,1363年,自称吴王。
朱元璋野心勃勃,而对他威胁最大的是陈友谅和张士诚。1365年10月,朱发动了对张士诚的战争。
至次年四月,全部攻占了张士诚在苏北及淮水流域的城池,接着又挥师南下,先后攻占了湖州、杭州、绍
兴、嘉兴各地,完成了对张士诚在平江据点的包围。1366年9月,城破,深受苏州民众拥护的张士诚被
俘,送至应天杖死。
洪武初年,朱元璋以“农为国本”、“本固邦宁”为核心实行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这对于一
向以工商业著称的苏州来说,无疑雪上加霜。朱元璋对最富于活力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残酷打击,为的是削
弱这一地区的力量。大批地方富豪或被抄没家产,或被迫迁徙。大批曾经在张士诚统治下的苏、杭、嘉、
湖等地的民众被赶往江北,开垦泰州东、西、南园。这就是后来常被人提起的“洪武赶散”。
然而劫后的苏州并未在此后一蹶不振,正是这座明初受打击最严重的城市,很快就恢复了往昔的繁荣,
而且成为东南一带的经济中心。但由于政治和交通方面的原因,被赶往泰州一带的苏州人,再也没能回到
故地。他们无法排遣对故乡的思念。然而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故土,只能成为梦里的水乡了。
那批苏州人的后裔在江北企盼着、企盼着。企盼了近七百年。 (苏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