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惠 @ 2002-08-21
感受在戏外
——在保利大剧院看戏
张晓惠
火车误点,从南京到北京一天一夜晚6时才到。小妹即说是去保利大剧院看舞剧,实在提不起神来,拗
不过劝说,换了衣服打了车去。
乳白色的建筑远远看去犹如夜色里绽放的巨大的花或是华贵的伞,璀灿的灯光似给这花或是伞镶起道
道亮丽炫止的花边。这就到了,保利大剧院。
保利大剧院的旋转门前铺着深红色的地毯,服务生替你拉门,一声“您好”再为您接过存放的包。宽大
的门厅正对着两侧的墙壁上是巨大的浮雕,很抽象的,线条细腻构图却狂放,属那种你想象成什么就可以
是什么的现代派作品。
大厅的右侧是茶座,小妹说时间还早去坐坐,我说用不着喝茶的。用不着喝茶也是可以去坐的,小妹
说。仔细看看,的确有不少人仅仅是坐坐的,不似在我们这儿,许多公共场所什么地方的茶座好像是要树
起一个牌牌说明是消费区的。大厅左侧则是一个小小的书吧,同样是可以免费翻阅的。一组组精致的棱型
旋转书架,陈列的既有现今最时尚的流行读物如《三重门》、《蛋白质女孩》也有中、外的经典小说,有
《红楼梦》、《警世通言》还有《呼啸山庄》、《简爱》等,人们三三两两散落在书架前。巨大的枝型吊
灯洒下满目的柔和,这大厅中少说也有百十号人吧,让我感慨的是没有一点喧哗,翻书的不说,就是茶座
区的人们说话也好似在商谈什么机密,只是微笑着,声音低低的。
一种优雅、宁静甚至自然洁净的气息使剧院的大厅的空气得到了过滤,在这份难得的纯然洁然的氯围
中徜佯,一身的疲惫得到了消解。
一阵铃声轻轻地响起,该进场了。人们轻轻地离座,相互谦让着走进剧场。孩子手中拿的可乐被工作
人员放在了检票处右手的橙黄色的台子上,上面已放了一些矿泉水、酸奶之类的饮品。工作人员对孩子
说:想喝的时候就出来,禁止带食品进去的。有点疑惑:饮料不会弄错?那男青年笑了:怎么会?
是青岛歌舞团的大型舞剧,演出倒也一般,让我惊异并再生感慨的仍然是剧院的气氛和观众表现出来良好
的文明素养。两个小时的演出,基本看不到人进进出出,偶尔有人走动,也是猫着腰一脸的歉意。没有手
机此起彼伏的鸣叫自然也就没了令人心烦的接话声,一场完毕,是不算热烈但却有礼貌的掌声,更没有吞
云吐雾的吸烟者和喝倒彩的唿哨声了。
剧终,人们并不争先恐后地离去。一直待演员谢幕后才从容地离座。走过安全门,仍然是谦让着,孩
子才走到捡票口,那男青年就取出了孩子喝了一半的可乐瓶。从存衣处取回包包和衣服,人们三三两两优
雅、安祥地离开了剧院。可以说,从进这剧院到离开剧院这近三个小时里,没听到一声喧哗和嘈杂,没见
着一片纸屑与废弃物。
离那次去北京保利大剧院已有一个多,回忆中仍然是那柔和的灯光,安宁静谧的茶座书吧,微笑着的
轻声曼语,还有绅士般的温良恭俭让和举手投足优雅得体的女士和小姐。是保利大剧院环境的文明使进去
的人们受到影响和制约,还是高素质的人群使剧院呈现出犹如外交场合的彬彬有礼?也许是兼而有之,也
许是互为影响和烘托。在保利大剧院,我是那么真切和深切地感受着文明,感受着文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