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女 @ 2002-09-19
“有话则短,无话则无”
吕女
中国是个会议大国。代表会、工作会、办公会、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现场会、表彰会、务虚
会……即使是商业活动,往往也冠以会议的名称,如定货会、洽谈会、签约会……尽管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的转轨,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式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文山会海的状况虽有所转变,但并未有实质
性改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忙着“赶场子”、“调频道”、定调子、念稿子,即使想有所改变,也往往有一
种惯性下的无奈。
今年是党中央确定的作风建设年、调查研究年。会风反映党风。会风不转,各级领导的调查研究就会
因陷于文山会海而无暇抽身、而蜻蜓点水、而变味变质。
“有话则短,无话则无”,就是浦东新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岳勇同志在年初浦东郊区党建工作会议上
三分钟讲话中精简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的一句名言。
“有话则短,无话则无”,就是不讲惯性讲创新。不讲惯性,就是突破“会议思维”,可以不开的会坚决
不开。讲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利用电视电话,甚至网络等先进手段能达到开会目的的,就大胆创新,减
少下级奔波之苦,节约各种会务开支。
“有话则短,无话则无”,就是不讲面子讲实效。不讲面子,就是要破除不请领导就是对领导不尊重、
领导不到场就是不重视,领导到场不请领导讲话就是对领导不尊敬、领导到场不讲话就是不重要的“面子
观”和“老思维”。坚决做到,以会议实效为唯一标准,可以不请的领导不请,可以不坐主席台的不坐。会
议必须,一定得请,一定得坐主席台的,可以不讲话的不讲话。不要因为感情、碍于面子,而人为地开长
会。
“有话则短,无话则无”,就是不讲“包装”讲“干货”。有一次朱总理参加人代会代表小组讨论,很风趣
地说:“我看就不要穿靴戴帽了,直接捞底下的干货”。“不要穿靴戴帽”,就是不要让商品过分包装的不
良做法侵袭会议,不在会上讲空话、大话、客套话、寒暄话、不着边际的闲话、无关要旨的废话。讲话,
就要切中要害、解决问题,也就是要“直接捞底下的干货”。
开会本身,就是一次传播思想作风的过程。特别是上级机关、领导干部开会,从内容到形式,我们希
望都要多想想“有话则短,无话则无”这句话,做出样子,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