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娱乐宫
因特网,爱你恨你不能没有你!
作者:张云 @ 2002-10-20
午夜三点,你是谁
流连在缤纷的真真假假花花世界
手指滑落之间
不会管谁是谁
反正只是在另一个空间里
寻找短暂慰藉
吐丝结网,相互捆绑
未知的迷惘
一不小心就撞上
天罗地网……
是谁在撒网,来回交错好张狂
原来是……潮水涌上的欲望……
因特网——
爱你、恨你,不能没有你 作者:张云
如今,世界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偌大的地球浓缩在一个小村庄,大千世界定格在眼前小小的荧屏上。
不知不觉中,因特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轻易地掳获所有人的好奇。追根溯源,
这张网给每一个普通人究竟带来了什么?是电子商务,是网络新经济,是宽带网和路由器,还是免费的
MP3甚至是电影?也许还不尽然,而那种似真似幻的,以其他任何方式都难以获得的交流和慰藉才是令许
多人流连忘返的根子,换言之,人们最迷恋的正是其中的轻松而又不同往常的谈天说地,正是藏在这张网
的某个终端前的某张神秘的脸……
相逢何必再相识 虚拟世界只爱陌生人
上网聊天的网民,普遍带着猎奇、冒险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找熟人聊天,还不如打个电话来得方便
直接,陌生人才是他们的至爱。
江苏盐城供电局宣传科的杨先生向我讲述他的朋友诗的一个网络故事。诗真是人如其名,不但漂逸脱
俗,颇有才气,还是一个热烈而专著的网民。她早已把网看作了自己精神领域的另一个“家”。
那天,诗在网上随口吟了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一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而秋却随即回了一句:“我又不是李龟年。”自此后,他俩便相识了。他们从先秦的散文谈到两汉的
赋;从南北朝时期的民歌谈到唐诗宋词元散曲和明清的小说;从茅盾、郭沫若谈到池莉、余秋雨;从对方
的身世,谈到工作的环境,以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酸甜苦辣。虽然他们的年纪相仿,都是属于那种男婚女
嫁的年龄,但他们却很少谈及爱。 他们似乎都知道网上和现实是不同的。可是谈多了,相互间便产生了一
种牵挂,都很想看看现实中的他和她究竟是什么样的。
终于有一天,诗出差到了秋所在的城市。他们在电话中约定了会面的时间和地点,她告诉他,她的头
上戴着一只浅蓝色的发夹。那一天图书馆门前的人不多,凭着直觉,她径直向他走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
个他”,她在心里感慨道。虽然,网上他们是好朋友,可是见了面却不知说什么。午餐时,他很高兴,话也
特别多,尤其令她反感的是他总是在吹嘘自己如何如何能干。和在网上一样,他还在活用一些古诗词,比
如“劝进更进一杯酒,出了此城有故人”。可此时,她的感受却不同于网上了,只觉得他在夸夸其谈。饭
后,她便匆匆地婉言告辞了。回到宾馆,他给她来电话。她依然感到声音很熟悉,但是她却再也无法把网
上的他和现实生活中的他连在一起。
从此以后,她便不再上网了。
网内网外,感觉各异。诗的故事恰如其分地描述出网络交往的假定性和虚拟性。在网上聊天的人群
中,有许多人是抱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比如“网恋”。但其结果怎样,有人把“网恋”形容为“见光死”,这种
说法非常形象。因为网络的虚幻往往助长了网民的信口开河,提升了双方的期待值。而过度的期望必然导
致失望的结局。他们要的只是片刻的满足,或者仅仅是“柏拉图”一番。一个心理成熟有的人必须把网内和
网外的世界分别开来。人们总是带着美好的期望来到网上,向他人展示自己闪光的灿烂的一面,而把灰暗
的一面隐藏得很深。这如同一个假面舞会,大家在扮演的同时,也接受了他人的份演。不过也有网友认
为,其实网络并不虚幻,虚幻的是人性。一个真诚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真诚并且真实的,而一个虚伪的人
即使在真实的世界里也会让人觉得难以捉摸。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一个即使你终日面对的人很可
能永远都无法成为你的朋友!谁说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呢?
远隔天边近在眼前 亲情友情一线相牵
电脑已成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忙碌之余,点击网络,进入“信息高速公路”,通
过人机对话实现亲身交流。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交流方式节约了时间,省去了费用,免去了电话的烦燥,
更使远隔天边的亲人朋友近在眼前,亲情友情只需一线相牵。
琴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二年前儿子大学毕业后到美国读书。仅有初中文化的琴,本来并不喜欢电
脑,但现在儿子在出国前留下的那台“奔腾”却成了她与儿子沟通的重要工具。开始她还费力地用手写板输
入文字,给儿子发电子邮件,可她终究不太习惯这种方式,不得不时常打越洋电话。今年春节前儿子回国
度假,给她装上了最新版的msn messenger,并装上了耳麦,调试了声卡。现在儿子只要一上网,她的
桌面上就会跳出一个小方格通知她儿子已经登录,这时,她只要点击交谈按扭,母子二人便可以方便地进
行语音交流了。话音虽稍有延迟,但习惯了也觉得效果不错,毕竟是免费的。她说:以前儿子在大学读书
时,也不过三、五个月才回来一次,现在,只要她愿意,每天都可以听到儿子的声音。
君是一集团董事长,繁杂的工作和沉重的担子本已使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身在集团所处的特
殊位置,使他深感缺乏真心诚意、舒放身心的人际交往,经常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感。但自从从一位小朋
友那学会了上网聊天、发信息,君的生活空间里平添了一抹亮色。传输工作材料、查找所需资料,君不仅
学会充分利用网络为工作提供方便,紧张忙碌的工作间隙,他还学会利用网络加强自已与朋友的交往。由
于打字速度慢,他会别具匠心地给朋友发出一张张漂亮而意义深长的电子贺卡。君说,生活需要七彩阳
光,每每在选贺卡时,他自己就已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有了美好的心情,君的工作当然会更有激情。
相信,收到君电子贺卡的朋友们,也一定会有同样美丽的贺卡心情。
“羊啦肚子手由呦三道道蓝,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呀沟,咱们拉不
上那话儿呀招一招呦手,瞭见那村村呦瞭不见呀人,我泪格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林”这是一首陕北民歌。质
朴、哀怨的歌声喊出了我们的先民从这山望着那沟,相互见了面却因相距遥远,“拉不上话话”的无奈。这
就是我们的前辈曾经有过的人际交往方式。感谢电脑,感谢网络,使我们居然可以不用见面而尽情“拉
话”。时代真的变了,人们竟然拥有着一种与前辈完全相反的交往方式。
爱你、恨你,不能没有你
光华眩目的因特网是一个让人尽情畅游的超然世界,但也有人说它是一个充满了邪恶、恐怖与诅咒
的“潘多拉魔盒”。因特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却又可能形成人与人交流的新屏
障。它虚拟又真实,它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或许,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还要看到,我们
是这个世界的陌生人,我们要睁大眼睛看清这里的山与沟,了触这里的经纬,然后学会在这里走路。
射阳县信用合作联社的张先生在学科技、用科技大潮中也学会了上网。本想自己先到网上试试,以后
教孩子先进科技的他第一次在网上“冲浪”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网上信息的确太丰富了:想
查的资料,想看的新闻应有尽有;但是,也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以科学、保健为名,掺进许多色情的东
西登堂入室。一些BBS上的话露骨得更是让人不堪入目,比满街都骂“他妈的”还令人难受。一些禁书在
上面堂而皇之与名著列在一起。特别是一些所谓的“酷” 站,从名子上就可以判断其内容。什么“**
梅”(让人想起一部含有淫秽文字的古典 小说),什么“小淫妇”,什么“**少女”,还有的注明“未婚
者不得进入”、“十 八岁以下不得进入”等等,这究竟是警告还是诱惑,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里面除了一
些 所谓的性知识、性体验外,就是一些裸体、半裸体照片,有的链接本身就是作着色情动 作引诱人进去
的动画。
张先生坦言,网上的“花花世界”,的确有挡不住的诱惑,他还是忍不住心跳耳热地“浏览”了一番。不过静
下心来,张先生不禁心有余悸,作为一名成熟的人,他当然不会因此而犯什么错误。但对于即将在上高中
的儿子,这样的青春盟动、处于人生“危险期”的青少年来说,只怕很难经受如此诱惑。
现在,不得已,张先生下决心作出家庭决策:不让孩子上网,还是让他安安静静地学习,不让“信息高
速公路”上的那么多东西来冲撞他。至于什么时候让孩子上网,他说等到网上“干净”了或是孩子“十八
岁”以后再说吧。
张先生的忧虑不无道理,这种观点在当前许多家长中为数不少。但笔者认为,对孩子上网的问题也要
区别对待。对于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追求刺激而又缺乏分辩和自控能力的青少年如果沉溺于网上游戏、
聊天和黄色内容,就会落入陷阱,但只要他们跨过这道“坎儿”,将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健康成长、成
才,许多事实可以证明:青少年时代的游戏能大大有助于成长。至于正常的聊天,并不可怕,人和人之间
不就是需要沟通吗。应该说,网络的正面作用比负面作用要大,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学习、娱乐、交流
不是很好吗,当然任何事情都会有负面影响,更何况是在网络发展的初始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
免的,不要因为存在着污秽就谈“网”色变,因噎废食。关键是如何管理和疏导,如何去芜存精,给因特网
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纯净蓝天。要知道,我们要铲除的只是毒草,而不是欣欣草原。
智慧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