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花1.5亿元给地球钻个洞
作者:郭强 张卉 @ 2003-08-06
1.5亿元给地球钻个洞
据江南时报消息,中国科学家悄然启动"入地"计划
正当人们为探索宇宙的"和平"号光荣坠落而感叹之时,一个金刚钻头已经对准
中国江苏东海县的地心深处。中国科学家正悄然启动亚洲第一、人类第三号的"入地"
计划---钻探一口5000米的深井,看看脚下深处到底什么样儿。
记者从中国大陆钻探工程中心获悉,这项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
是亚洲最深的超深钻井工程,将于百天后开钻。各种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井址的
基础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热身"工作已经开始,地质学家们已经从钻探
的一个千米深的井中发现了金刚石的影子。
眼睛送到地球深部
了解地球、研究地球一直是人们生存的迫切需要。人类的目光总是试图望向极远
极深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张伟告诉记者,如今,可以直接把
作为"眼睛"的仪器送到地下5000米的深处,声色不动地观察和直接获取第一手地下
数据和信息。新的科学钻探方法克服了以前方法的间接性和假想性,获得的数据都是
最直接最强有力的事实材料。
因为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更古老,它的深处不仅蕴藏着更丰富的宝藏,而且有更
多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地下深层的岩石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星球走过的沧海桑田的变化,
埋藏着大地运动、生命起源、深部资源的全部秘密,让这些沉默的石头自己开口说话,
是一代代地质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而惟一的直接手段就是直接
观测地壳的"大陆科学钻探"。"通过对岩石圈的直接观察,可以使人们了解和认识
到大洋和大陆的板块运动,地壳应力和地震、火山过程、生命演化、气候多样性等一
系列的基础的地球科学问题。"
教科书将会被重写
据专家介绍,由于"望远镜"可以看到地下深处的东西,它在将来的地质研究中
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以前从地表获得的信息,将重新接受深层钻探研究的检验。
在地球内部放个眼睛,它已经成功地证明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球板块学说。
在前苏联的科拉超深施工之前,地质学界有个共识:上地壳和下地壳之间的七八
公里处有一个不连续的面---"康德拉氏面",而当把"眼睛"放入到地下后,人
们发现那个一直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面"并不存在。
如果陨石坑的科学钻探证明了天体相撞导致恐龙灭绝的假说成立,也许多年以后
小学中学的地理课本中将这样写道:"6500万年前宁静的一个夜晚,恐龙们正在月光
如水的树林里休息,一颗天外的不速来客突然飞向墨西哥湾,在与地球的剧烈相撞中
产生大量遮天蔽日的粉尘,经年不去的粉尘毁掉了恐龙的食物……"
前苏联科学家在南极3500米的冰层下发现了具有生命形式的细菌、酵母、菌类。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生物圈只能到达地下面很浅的一层。现在题目将变成"究竟多深
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呢?"
乌克兰钻井已经发现,21世纪的能源和资源有可能在更深层找到,在那里,已经
证实具备生成石油的条件……
当岩石不再能阻挡人们的目光,如果"望远镜"下的岩石中的流体和生物变得触
手可及,人们必将对地质史另有一番新的解读。
专家:它是地下航天
投资1.5个亿,花1000天,钻一口直径156毫米,深5000米的钻探井,这只"地眼"
是不是贵了点?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伟说,花这么多钱,打造这只"地眼"
可不只是为了显示人类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是一口科研井,就像"和平"号,不仅是
一个宇航飞船,还是一个空间试验站。钻探成功后,这口井将用钢套管来保护,并要
在此基础上建立实验室,地学家们将及时获得地下情况变化的宝贵信息。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志琴院士认为:"入地"研究在人类认识自
然、探索未知领域方面的重要意义不逊于载人航天。
采用中国特色技术
据介绍,早在20年前,中国的地学家和钻探工程专家就提出应采用科学钻探的方
法进行地学研究,并开始进行前期的资料搜集和信息研究工作。1997年6月被列为"九
五"国家重大科学项目。1999年国家计委批准了"中国大陆钻探"立项建议书。
为了打造好这口意义非凡的"地眼",地学家和钻探专家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忙碌
着。如今,钻探的招标工作已经结束,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承担钻井任务,测井的重
任则落在胜利油田钻井队的肩上。
在坚硬的岩石上钻出5000米的深井绝非易事,必须用特殊的钻探设备,少数关键
部件如钻杆等尚需进口,但主要的器具、设备是国产的。为降低风险,将采用"组合
工程钻探技术"和"双孔方案"。在施工难度较大的5000米深钻之前先钻一个2000米
的先导孔。设计中还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液动锤钻进技术,既能提高硬岩钻进效率,
又有利于减轻孔斜。
地眼将成亚洲第一
据了解,目前正在运作之中的中国大陆钻探工程将创造一系列第一。
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毛北的这口钻探井除了是亚洲国家的第一口科学深钻外,也是
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钻井完成后,那里还将建成亚洲第一个深部
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数据信息库、
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实验室,使我国超高压变带和地幔物质
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等一系列殊荣都将降临到这口深井的头上。
专家选址颇费周折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为何选在江苏省东海县?张伟介绍说,选址工作颇费
了些周折。最后选定在东海县境内,因为这里地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部。超
高压变质作用的研究是当前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而大别-苏鲁地区被认
为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全世界最好的地点。
另外在这里科学家们已经多次发现金刚石、蓝晶石矿、镁铝榴石矿及水晶矿,深
钻的实施将为矿产资源开发及超高变质带的成矿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另外,这里离郯
庐地震带很近。据记载,1686年,郯城曾发生了中国东部最强烈的一次地震,震级达
到8.5级。利用可抵达多震层上部的深钻孔进行地震及地应力长期观测,将可为地震
预报提供物理基础。
据悉,此地计划建成亚洲第一个深层地质作用长期观测试验的基地。作为钻探技
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计划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的钻探技术水平,也代
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经济实力。"这钱花得值!"张伟这样说。(郭强 张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