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 舒 @ 2000-11-13
精读与写作
收到不少相同的来信,都是说自己如何迷恋读书,如何酷爱写作,但读书多年,进步甚微。我
想借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美文精读与写作》(分中国古代卷、中国现代卷二册),来谈谈
自己的看法。
读书有两种:一种是随意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是书,拿来便读,纯粹是消遣的;另
一种是有意识的选择,选的是美文、好书,阅读是“创造性的阅读”(爱默生语)。我不妨以该
书“中国古代卷”为例,该书所选的美文,皆是孟子、司马迁、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轼、方
苞、袁枚、张岱等人的代表作,作者赵昌平分别以引言、解读要领、谈美初阶、作文启示四个方面
来阐述阅读美文的方法。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是脍炙人口之作。作者首先在引言中介绍
了湖南人濂溪先生周敦颐的生平与他的哲学观,这对于理解《爱莲说》的寓意是相当重要的。
在“谈美初阶”一节中,作者不谈大家已经注意的问题,即用雍容富贵的牡丹来反衬莲花,作者笔锋
一转写道:“那末菊与莲,又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不少熟悉《爱莲说》的读者也只是模糊地
想过,赵昌平则指出:莲菊之别正是理解莲花之美的关键。我以为他的看法很值得寻味。因为莲为
君子,菊为隐士,这都是古代知识分子推崇的对象。但在周敦颐的观念中,无疑“君子”有特别的定
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益清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便是周敦颐心中的君
子形象,也是他宣扬的“中庸”的形象注解。从陶渊明的爱菊,到周敦颐爱莲,也反映了时代变化的
特征。我以为这样的精读,更有利于理解与思考,也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