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 舒 @ 2000-11-13
谈 阿 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阿英先生建树颇多,早年读他的《晚清小说史》与《晚清文学丛钞》,
很受启发。他改编的历史剧与电影文学剧本,也颇见文采。他写的书评,已结集为《阿英书话》,
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但阿英先生于七十年代逝世,我们对其生平毕竟了解太少。这次读完阿英先生
的儿女钱璎、钱小惠写的《镜湖水———钱杏屯阝纪传》,真是很有感慨。
阿英是安徽人,幼年刻苦读书,在中学时男扮女装演过戏,这些经历为他后来走上文学戏剧道
路,打下了基础。“五四”运动后,阿英踏上革命征途,抗战初在上海办报,他在白色恐怖下走上文
坛。解放后,阿英又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无论多忙,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读书、写文章。作
为一个文化人,他生活简朴,为人正直。书中有许多动人的细节,不是其亲属来写,不可能写得那
么真实。
山西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这套《亲情思忆——中国著名作家纪传》丛书,读来很感动人,也为
现代文学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人在文坛》的作者路莘女士写其丈夫耿庸先生一书,我读了两
个晚上,十分感动。由于这类作品的作者长期与传主生活在一起,对作家的创作、社交十分了解,
更能体现传主的个人气质,因此这套丛书出版后很受欢迎,如王统照的儿子写父亲、靳以的女儿写
父亲、张恨水的女儿写父亲、孙大雨的儿女写父亲,皆为可读之作,是其它人物传记无法相比
的。
米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