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3-08-09
诗人与雨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善于用雨来创造意境,给人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审美感受。所谓“枕上诗书
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即是此意。苏轼描写西湖是:“水光潋滟睛方好,山
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睛后雨》)。温庭筠描写在咸阳遇雨时的情景是:“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
蒙隔钓船”(《咸阳值雨》)。还有陈与义《春寒》里的“每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都是用雨
营造出了艺术欣赏的审美距离。晏几道对雨中落花的形象情有独钟,在两阕怀人词中都使用了这一意
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这意象是诗人刻骨铭心思念的外化,即所谓的“移情于境”。就仿佛把独立的人、双飞
的燕、飘洒的雨、凋零的花都融入了时空,化作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