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萤窗 @ 2003-08-19
心灵的四季
中国人对于四季似乎特别敏感,绘画要讲究四时,说是“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
睡”。连唐诗也有分成四季的说法。
在台湾四季不够鲜明,但是四季除了是时间的变迁,也是心灵的一种感受,随着我们心情的起伏,即
使在一天当中,不也可能有四季的变换吗?
适时而动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我想各位都读过了,其中有一段描写桃花源的文。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前面都是静态,到最后才表现动态,还加上了声音,使
得文章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写作是这样,为人不也如此吗?静然后动,适时而动,更有效果!
在中国文学作品当中,像这样的例子相当多,而最早也最精彩的应该算是《诗经·卫风》中的《硕人》
篇了,其中第二章描写庄姜的美:“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
目盼兮。”
形容的次序极为巧妙,由于到皮肤到颈到牙齿到额眉,渐次而上,前面都是静态,最后则以“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的动态,点化全体,一下子生动了起来。无怪乎姚际恒说: “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
为绝唱。”
色彩的生活
近年来国内建筑发达,室内设计也愈来愈讲究,而室内设计中色彩是最重要的了。随着色彩的差异,
能造成寒、暖、进、退等不同的效果,更能影响我们的情绪。
红色的奔放,蓝色的沉静,黄色的明快,靛色的深沉,如果我们能随时改变周遭的色调,生活也就更
多彩多姿了。,
宁适的完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著名的诗句,也是千年来人们所向往的境界。这句诗的美不
在于写景,而是心境闲适的完满感。
身处在这个忙碌的社会,我们的“充实”是以许多事物“填塞”而成;其实在忙碌之后让身心都宁静下
来,往往会有一种更完满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