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关锦囊
创名牌: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之一
作者:浦玉生 @ 2000-11-14
创名牌:我市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之一
──对盐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谋划
浦玉生
站在新旧五年规划的转折点上,前不久,我们与市计经委的同志对创名牌工作进行了专题调
查,调查报告已呈上,我对创名牌工作言犹未尽,故利用工余时间,对创名牌工作再作建议,权作
是对盐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谋划。如果说我在盐城市创名牌企业培训班上两次主讲创名牌的PR
(公共关系)策划、CI(企业形象识别)策划是从微观上“游说”的话,现在是从中观上向各位领
导“进谏”。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就盐城市来说,抓经济工作的新思路是什么?我感到:
名牌和名牌战略是我市经济工作中的“牛鼻子”之一。
在盐城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双重任务。而名牌
恰恰正是改革和发展的结合部,抓住名牌必将有力地促进这两个转变。质量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一定要升华为名牌意识,因为质量只有“牌子运作”中才能获得它实现的途径和动力;技改和名
牌结合,才可能是有效益的技改。有效益的技改才能使企业走出“不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的怪
圈;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再加上高知名度,才是长远的效益。近几年我国企业发展的实践看
得比较清楚,“质量──名牌──管理──集约──效益──质量”,这一循环,既是理论的逻辑,又是实践
的逻辑。
从微观上看,企业要搞名牌,实际上必然要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并积累这个主体的有形
和无形资产,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实力和信誉。企业要搞名牌,必然把市场、质量、技改、效益放在
最重要的地位。这就逼迫企业从外延扩张型转换到质量效益型,从粗放经营转变集约经营。
从宏观上看,名牌企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因而大
大提高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变增长方式的问题,提了多少年,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
因,除体制问题外,没有找到一个稳妥有效的途径是一个重要因素。
从中观上看,名牌战略对于地方经济、文化的意义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名牌作为地方的龙头产品和龙头企业,有利于调整地方企业组织产业结构,并形成经营
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示范效应,优化整个地方经济。现在一些地方以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为龙头,组
合资产、配置资源,已经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出现了所谓“一个或几个名牌带动一方经济”的情
况。例如河北省玉田县出了个豪门集团,全县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省原来是“苏锡常”,现
在成了“苏锡扬”。在区域规划上,原来是宁镇杨,现在有人从发展速度看,戏说是“杨振(镇)
宁”了。近几年扬州的经济总量连续在全省名列第三(原来是第六位)。扬州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
了几个大企业集团的带动。他先后在全国创出了“春兰”空调器、“仪征”汽车、“黎明”客车、“通
运”集装箱、“虹雨”化妆品、“少女之春”美容霜、“亲亲”八宝粥等名牌产品。拿它的泰州市春兰集
团来说,1991年产值是1亿元,1994年就迅速达到52亿元,1995年可望达到80亿
元。一个县有这样一个“大家伙”,一个市有几个这样的“大家伙”,整个面貌就变了。扬州现象可以
简化为一个公式:高新技术──名牌产品──聚合、裂变──企业集团(外引内联)──规模经济──区域
发展
第二,名牌使地方经济变封闭为开放,带动地方经济加入全国和世界经济的循环。如“燕舞”跨
入全国最大经营企业500强行列,多年来全国同行业销量第一,在国内音响市场上包括国外日本
索尼在内的,燕舞音响名列知名度第一。许多外地人都说“先知道燕舞,后知道盐城”。
第三,名牌以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行为方式,为地方经济、文化适应市场经济提供价值样
板。名牌企业一般具有“技术进步先人一步,经营管理优人一筹,市场竞争超人一着,后劲积蓄高
人一等”的特点,反映一个城市的工业水平,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
第四,名牌事业推动地方政府经济工作的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中观调控能力。眼下
政府领导不得不化大量的精力去过问特困企业、亏损企业,各种措施从实践来看并不十分理想,与
其被动地管企业,不如主动引导企业创名牌,通过“改造、改制、改革”,让企业走出困境。
名牌战略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战略和策略之一。发达国家对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有它的“三部曲”。第一步是输出产品;第二部是输出资本;第三部是输出牌
子。其中以第三部为最“厉害”。外国人出牌子,主要是利用中国人的人力和资源,生产并非高技术
的洋货,主要是在中国市场上卖给中国人,外国的企业赚大钱。
多年来,“雀巢”咖啡、奶粉畅销中国,天真的人们以为自己日常喝的“雀巢”都是进口的“洋
货”,殊不知,它的产地恰恰就是在中国,奶粉是在黑龙江双城生产的,咖啡出自广东的东莞,“雀
巢”公司没有养一头牛,没种一棵咖啡,没耕一亩田,可是“雀巢”牌奶粉、咖啡以及各类食品、饮
料遍布世界各地,1993年获得的纯利润达28.8亿瑞士法郎,为什么呢?因为“雀巢”商标是
世界十大名牌之一。类似的耐克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都是靠的牌子的魅力。
在规划“九五”发展战略中,江西全省“九五”名牌战略 实施目标,是培植100个江西名牌产
品,并在些基础上,创一批全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发展一批有优势的名牌企业集团。安徽省目前推
出了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创牌、扶优、造舰”的发展战略,以保证在今后五年中优势产品、优势行
业在全国进入前五位,使安徽成为全国工业化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上海把名牌战略作为“重振雄
风”的主要战略之一,眼下,从百年老厂江南造船厂,到现代化特大型企业宝钢、金山石化,从改
革转制的排头兵中纺机、工缝公司,到经营管理的明星空化公司、三维制药,乃至解困扭亏第一线
的纺织、仪表、轻工行业,纷纷寻找自己形象的最佳定位。抓紧国际化、市场化、立体化的企
业“形象包装”正潮涌上海滩。
一、扩大宣传。舆论开路、软件起步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工作经验,也应借鉴为创名牌的经验。
要扩大宣传,让全世界都了解你这个地方。我们很多优势自己看不到,即使看到了也像桃花园中
人,认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市场经济不识无名英雄,这种观念不符合市场经济,更于名牌发展有
害无益。要加强名牌战略的宣传,使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要加强名牌意识的教育,使企业的领
导和职工都具有强烈的名牌意识。可以结合组建盐城现代新四军,充分发挥公关专家等软科学咨询
队伍的作用,对代表我市形象和实力的名牌产品进行公关策划,对我市已获全国和省“单打冠军”的
35个产品,建议从国际名牌的要求出发,走向国际市场,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鸣锣开道,呐
喊助威,保驾护航。
二、重点培育。名牌是凝聚人才的旗帜,任何名牌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结合
实施千名企业家工程,着力启用和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名牌意识和开创能力的现代企业家。“有非常
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培养和造就一批“舰队司令”,充分发挥
企业家的带动作用,是创名牌的先导。可以说,没有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勇于开拓进取
的企业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就没有名牌产品、规模企业。
三、政策导向。运用政府调手段,调动社会资源向名牌企业倾斜,包括财政支持、信贷支持、
战略指导,领导工作的着力点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本市的市情结合起来,集中人力、物力、财
力,以压倒优势培植、发展、壮大名牌产品、规模经济。要摒弃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杨柳水大
家洒”,追求“门类齐全”等传统观念,重在“聚合”和“裂变”:聚合,就是围绕重点骨干企业的发
展,通过租赁、联合、兼并、控股等形式,进行存量资产调整,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的高速增长,产生放大效应。裂变,就是通过一些老厂的合理分解,或以单个车间、单个产品嫁
接“新枝”,或单独成立一个新企业,培育新的生长点,一厂变多厂,“小产品,大市场”,以专业化
生产促进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鼓励名牌企业采用市场手段开展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
利于名牌企业的良性发展。
奖励名牌创造者,让干事业的人有位置,让有功劳的人得金奖,对于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假冒名牌
的行为要狠狠打击,严格料施质量的监督认证制。现在燕舞单响在受到包括市内的一些小厂和个人
的假冒侵害,工商、计量等执法部门要加大惩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不给假冒伪劣者以可乘之
机。惩治假伪劣者,创造一方净土,还我一个干净的市场
四、强化领导。名牌兴市,人人有责。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
府出面调动各行各业的力量,大家都来尽心尽力。正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需要有一个综合计划、
统一协调,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经济工作的力度。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