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柔若水荷 @ 2003-09-27
题记:也许,远方是每一个人共同的家园,人的渴望想要去远方,就像鸟儿渴望飞翔。
(一)
忙碌了一天,送走了作客的亲友,女儿说,妈妈,我们出去走走吧。应了女儿的请求,牵起她纤细的
小手,信步走出家门。
已是傍晚时分,四月的天气清爽高洁,有风阵阵传来,一点点吹去心里的疲惫。夕阳蒙着一层薄纱朦
朦地挂在遥远的西方,那种红如同四月新娘的嫁衣,充满了瑰色的遐思,浸染了脑中近乎麻木的神经。有
孩子在楼旁的草坪上放风筝,阵阵的童言欢笑系在了一根根风筝线上放飞到天空,凝结在远方某个时点,
女儿拉了拉我的手,雀跃着一路跑了过去。远方就是在这时候,又一次在我心头浮现。
多年以来,远方以一种诱惑的姿态,衍成一卷卷遐想的图画,魂里梦里萦绕着我。我不知道远方有多
远,也不知道远方的确切地址,只是觉得远方充满了神秘,那里是我灵魂落息的地方,浸透了对遥远的某
个集点的我的渴望。然而,我始终没有能够去远方,先是守候着父母,而后守护着丈夫、女儿,在社会现
实中承担起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角色。去远方只能是一个瑰色的盼望,支撑了没有出走的日子。
我在这个清朗的下午,浮想了很多关于远方的传说。然后,我想,远方的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也许
会有人象我一样,默默向往着他的远方。 ——花气袭人
(二)
每每走过自己的狭窄处,与自己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我回想起那个夏天的傍晚;
很久以前了,太久远了。那个时候我跟我奶奶在公社所在地,那地方有个庙,很有名气,据说是康熙
西征的时候建的。虽然在文革中拆毁的不成样子了,但是,庙周围的榆树依然在,很大,郁郁葱葱。每当
夏天的傍晚,我们就坐在榆树下面,老人们聊天,而我们这些小孩,一人拿着一根柳条,玩大战的游戏。
记得那天很晚了。奶奶已经睡了。我听见有人在吹口哨。就在门前的那棵榆树下,我悄悄出去,看见
坐着一个人,轻轻的吹着口哨,我问他你是谁?他说我是我。说话很凶的样子。你从哪里来?他说,很远
的地方。有多远?天边,太阳落下去的那个地方。那你去哪里?他说他到远方去。那你是回家么?回到太
阳落下的地方么?他说:不,孩子,我要到太阳生长的地方。。。
后来才发现那天晚,我并没有看清楚那人的模样,可是,每当看见落日的时候我就会清晰的记得他。
或许他那句没头没尾话,给我一种启迪。远方,那是什么地方呢?
太阳落下去的地方,或许有你
太阳生长的地方,依然有你,远方。。。
——黑山老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