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军文化
走!三寸金莲/女性问题反思
作者:浦海涅 @ 2004-07-17
走!三寸金莲
——女性问题反思及其它
浦海涅
文章开头,先从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小说《三寸金莲》说起。
本世纪初,天津卫开当铺的佟家大少爷娶了一户戈姓贫苦人家的女儿戈香莲作媳妇。佟家与戈家结亲,一不
算门当户对,二犯生辰八字的忌讳,戈香莲也并非美得倾国倾城,到底图个啥?原来,这佟家老爷子好小脚,不
仅自己好,还带着一帮家人朋友一起好,而这戈香莲正是有这么一双称得上“灵、瘦、弯、小、软、正、香”的
七绝美足,这就难怪了。家主好小脚,于是这家中的地位也就靠这小脚的打扮来评比。评委?自然是佟老爷子和
他的一帮“莲友”门们了。好景不长,宣统小皇帝倒了台,民国了,新社会了,自然要“咸与维新”,男剃头、
女放脚,很乱了一阵子。这下佟家可上了风口浪尖了,幸好掌家“小脚”戈香莲手腕过人,硬是让她给撑住了门
面,在女子讲习所那帮大脚婆娘面前,在徘徊与放与不放之间的七姑八婆九姨子面前,来了个“游行示威”:她
们穿上最新款的“万象更新”鞋(说起这三寸金莲上鞋的款式那可不得了,绝不亚于眼下高跟鞋的花色),
摆出最妖娆的架势,风风光光地在众人面前走了一道,一下子就把“敌我”双方的优劣势翻了个个,“惹得全城
人对小脚的重新喜爱。心灵手巧的闺女、媳妇们照着那天所见的样子做了鞋,穿出来在大街上显示,跟手有人再
学,立时这鞋成时髦”。这小脚莲足,从李后主那会算起,兴了一千来年了,原以为早已花样作足,不想这时又
放新葩,只可怜了那些先缠后放的丫头小姐们自叹无福了。
说到这,冯先生的文章先打住,开始说说当今的一些时事。妇女解放、女权主义,这些年喊得很响,前些天
过“三八”节,毫无例外,口号又喊了一遍,触了“逆鳞”的个别害群之马(雄性)又被拉出来批了一通。扳起
手指算算,从十九世纪中叶,女权运动在西方掀起第一次高潮至今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中国妇女走了两千年的
夜路,十一的礼炮响后,似乎天空也已放了亮。上次北京开世妇会,不少西方女权运动领袖对中国妇女的现状也
感到惊羡。可是,细久起来,真的一片大好吗?
让我们再翻翻这几十年的“旧帐册”,一方面,自由平等早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似乎
我们的妇女同志们自己找不到位置了。上次在网上看“双学位才女招百万身价金龟婿”,这位小姐琴棋书画无所
不精,而且“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实属难得!可是,又如何呢?还不是找个好男人嫁了,生儿育女,终老。
现在大学女生中也有一种论调:“为什么上本科、考研升博?答:高学历带来好工作,容易找个好丈夫。”好
嘛!学而优则“嫁”!有的甚至连中间的工作一环都省了,直接便成了有钱男人的金丝雀。上世纪四十年代,张
爱玲笔下的那朵红玫瑰嘴里说过的:“我家送我去英国读书,无非是为了嫁人,好挑个好的”,今天继续在我们
的同胞嘴里重复着。呜呼哀哉!
再回到《三寸金莲》,先撇开斗争的双方:新派的大脚婆娘与旧派的小脚媳妇,且说说那些在裹与放之间挣
扎、矛盾的人们。她们该何去何从?脚,是天生用来走路的,可男人们赋予了它美的新意。女人们惟恐失去男人
的垂怜,顺从了,也就慢慢习惯了。可是,当社会发生变革,男人的审美观念发生分歧的时候,她们怎么办?
“娜拉”们遭遇了有一次的尴尬。我们高喊:“三寸金莲,走!”殊不知,这些可怜的脚们自己犯了迷惘:走!
往哪走?一面是新派的大脚,一面是同样可以很时髦的三寸金莲,是走向大脚,还是走回小脚?她们不知道。于
是,就在这社会的风气中裹了放,放了裹,如是而已。而时下我们的女同胞们也正是面临这样的尴尬:妇女解
放、男女平等,远远的看,无限美好;走近一瞧,问题不少。
当然,我们也看到不少女权斗士,反抗男性社会的女强人。“男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很好!她们意气
风发,大声疾呼,为这个沉闷的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是,我们也该看到,当这些先锋在前面筚路蓝缕、披荆
斩棘的时候,她们的后续部队却迟迟不到——不领情;我们更该看到,男女平等、向男人看齐,绝不等于男人抽
烟喝酒,女人也要喝酒吸烟,男人包二奶、找乐子,女人也要养面首、高性开放——当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成为
我们中的某些人放纵自己的挡箭牌的时候,这两个词将多么的悲哀!
有人说女性是感性的生物,这也许是真的。相对于男人而言,我们发现,我们的女同胞们似乎更容易被大众
舆论牵着鼻子走:今天说卷发迷人,三尺青丝铰成一卷一卷;明天喊直发飘逸,阴、阳离子又拉成了一色直;再
后来又听说改发梢直、发根卷时髦了。真难为了这颗脑袋!有时还要开染坊,“赤橙黄绿”齐上阵,倒膜上油一
个也不能少。其实,这也不能怪她们,她们中的一些是要回去取悦男人的,另一些是要突出个性,标榜与前者截
然相反的,中间的更广大的那些则是迷惘在裹与放之间,不知如何是好的人们。
其实,做人中庸点没什么不好,能进能退,可有时就是这能进能退才麻烦:死了心裹小脚的和已经放了大脚
裹不回去的女人们都不会有这样的困惑——真的可以有绝对的男女平等吗?难道就不会是一个乌托邦、太阳城,
或是一条无限接近终点却又永远无法到达的曲线?人生只有这短短的几十年,在追太阳的路上已经倒下去了不少
人,我一定要做下一个吗?平平凡凡地走完一生也没什么不好,那些东西,让别人去争取吧,我?就这样挺好!
于是,她们也就坦然了。我们承认,这世界存在许多的男女不平等,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女同胞们,大多数
女同胞们,并没有打破这些不平等的主观需要,只是在舆论高喊解放、平等的时候,她们也会闷闷地附和而已,
而当舆论转向的时候,她们又会学会新的习惯。所谓“女性生命普遍比男人长”,大概就是有这种习惯的功力
吧?几千年来,我们都学会了习惯,只剩下不习惯的人还在争取,习惯了的人,日子就这样过着,不会有什么
闪失,不习惯的人要么终将习惯,要么一直不习惯,也不会觉得没事做,于是,皆大欢喜,天下太平。
就在这一团和气里,我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即男女平等的双重标准问题。打个小比方,一家公司,员工
自然有男有女,拿工资时,本着男女平等的原则,同工同酬,蛮好;可是,赶上搬家、打扫、出苦力的时候,照
例女同胞们是走先的,而遇到好处的时候,lady还是要first的。一句“你是男人!”就可以将各位男同胞心中
莫大的委屈打掉。看到这,您可能觉得我小题大做:“这本来就是你们男人应该的啊!”对!这是应该的!这是
男人的本分!做男人就是要这样子!还有,你是男人,你就应该身体强健像运动员,长相既帅且酷像名演员,懂
浪漫会交际像公关员,口齿伶俐像电视评论员。末了,还要花钱大方,能满足女人的种种虚荣心,这时,索性就
像一叠不知几位数的美元吧!“达不到?是你男人做得不成功。”女人们就有了发难、复辟、不安于室的口实。
可是,这样的成功男人何其少也?(就算有也是比熊猫还少的宝,轮得到你?)于是,说现在男人不像男人的言
论多了起来,“不合格”的男人多了起来,低头走路的男人多了起来,原来如此!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男人和女人,几千几万年生活下来了,倘若完全不能平衡,早就鸡飞蛋打,各占一片
山头,自己吃自己了。今天,男女之所以还能生存在同一片蓝天下,这说明,这种平衡还是一直存在的,而人们
真正要做的,只是适应而已。可能真到了绝对平等的那一天,什么都上纲上线要平等的时候,没准谁也落不着
好。
于是,我们说,先学会适应吧,不管世界怎样变化!